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1日消息,杭州市江干区一处共享单车暂停点如今成为“单车坟场”,上万车辆堆砌成山,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引发本端持续关注。
共享单车的热潮始自2016年,同时迅速催热了自行车配件行业。浙江慈溪胜山镇是我国三大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之一,2017年5月,共享单车鼎盛时期,这个小镇没有夜晚,工人日夜赶工,工资都翻倍涨。然而不到两年时间,热潮褪去,近一半的工厂又回归了原本的状态,甚至有的还因此背上了负债。
单车厂工人:员工走了一半 剩下的“做一休一”
八月酷暑,烈日当头。然而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在慈溪市胜山镇工业大道上,却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景象早已不再,随意走进一家工厂生产车间,偌大的厂房里只有二三位工人正在实施生产。“上个月我只拿了2000元工资,那和去年不能比啊,去年每个月5000元打底。”工人小芳告诉记者,和去年同时期相比,收入相差悬殊:“去年老板都是求着我们加班,每个人也都愿意去加班,因为工资高。今年呢,做一天休一天,我这个月都有十天没工作了。”
不远处,另一家专做单车刹车器的厂房,生产线几乎全停了,只有一位工人小徐在作业:“这个是山地车的单子,不是共享单车的,共享单车的单子好久没有来过了。跟我几个要好的工友都走了,找别的工作去了,我反正暑假要带孩子,就在这做一天算一天,一天能做个一百多块钱吧。”
赛鑫车业有限公司做的都是出口产品,厂房里堆着发往国外的零配件。当日值班班长老黄告诉记者:“镇上有两三家同规模的小厂倒了,我们厂已经走了将近一半的员工,现在剩下四五十号人吧。”
共享单车的“东风”:猛烈且短暂
慈溪市胜山镇有工商注册自行车配件生产企业100余家,刹车器、闸把、花鼓、变速器等配件一应俱全,产能占全国七成以上。正是因为胜山镇具有如此之大的产业优势,许多整车公司都选择来到这里,可以一次性把所有零部件的订单都配齐。“2016年年底,慈溪市胜山镇的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开始悄然升温。2017年4月开始,共享单车红利的这阵风像是春雨润物一般,让本来比较低迷的自行车产业有了一口喘息的机会,每个企业都想参一脚,都想从中获利,全镇同行大多搭上了共享单车的‘东风’。当时可以说是有多少货,共享单车的公司就要多少货,大家都是拼了命在生产,这样的好时光持续了半年。”该镇某企业销售负责人向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透露,这么火爆的生意,以前从没见过:“相比原来几千几万件订单,共享单车平台动辄就给出百万件的承诺,对很多企业来说,订单量是‘爆炸性的’。”
2017年5月,胜山镇副镇长沈红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抢占共享单车机遇激活了胜山自行车业,给胜山带来了令人鼓舞的红利。同年该镇自行车业零部件产值可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50%,新增利润达30%。”
共享单车的“东风”能持续多久?当时,这也成了当地企业家热议的话题。保守的业内人士认为只能持续到2017年年底,乐观的则认为能持续到2018至2019年。没想到,转变来的这么快:
2017年6月,悟空单车倒闭。
2017年7月,町町单车传出退押金难。
2017年8月,小鸣单车、小蓝单车,先后传出押金难退的情况。
2017年9月,酷骑单车CEO被罢免,公司面临倒闭边缘。
……
渐渐地,共享单车企业纷纷破产的蝴蝶效应,影响到了胜山镇生产订单的执行。
“现在已经没有共享单车的订单了。” 在当地挖到第一桶“共享金”的博力车业销售负责人孙先生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转变仍然发生的很突然。“有多突然呢?打个比方,就是上个月还在正常供货的,下个月就突然说不要了,一下子工厂里几百万的货就停掉了,后来这批货我们也是折价处理掉了。”
孙先生所在的博力车业是胜山镇较大的自行车配件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自行车机械碟刹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自2016年下半年即与摩拜开展合作,曾一口气接到了500万套订单,能日产刹车器2万套,前后共有20余家共享单车公司上门与之要求合作。“总体来说,我们公司从共享单车上赚了七八百万吧,但这也得益于我们是镇上最早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并且囤的货不多,只有四到五天的量,所以共享单车公司突然釜底抽薪,对我们而言影响不是很大。”
而拥有博力车业这样“运气”的企业并不多。据知情人士透露,镇上真正从共享单车订单上赚到甜头的企业占30%,亏损的占50%:“因为款项没结清,有些公司一下子就喘不上气了,甚至有一家规模算大的,做飞轮的工厂,也因资金等各种问题破产了。”
不再盲目跟风,自行车生产企业急需转型
比起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企业损失更大。“共享单车好的时候,我们的零部件大多都是发去天津的,那边整车企业多。” 赛鑫车业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因单车企业拖款、毁约、倒闭而拖垮供应商,在天津"单车小镇"——王庆坨镇早已不是新闻,“他们收不到共享单车的尾款,同时又被我们这些零部件供应商追着要钱,所以共享单车垮了对他们的打击是最大的。”
杭州久亿车业有限公司为此留了一手。“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出口的,共享单车占比不到10%,并且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不大敢接共享单车的单子了。”久亿车业是负责共享单车最后整装的,在天津和浙江德清都有生产基地,年销量达200万辆,属于浙江省内顶尖几家自行车企业之一。销售负责人张先生向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透露,虽然对他们公司来说只是少了部分订单,而对于部分以共享单车为主的中小企业而言,共享单车订单骤降确实意味着毁灭,“主要还是看公司定位吧,有些公司为了承接几万单利润更高的共享单车,停掉了原先所有的生产线,并重新购买了设备、租用厂房、扩招工人,一下投资了几百万,这样一来就受影响比较大了。”
“从长远来看,共享单车对整个自行车行业来说,可能都不是一件好事。” 博力车业销售负责人孙先生预测,行业想从这个跟头上缓过来,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至少从内销上来说,已经少了30%。国内随时随地都可以租到共享单车,没有人会再去买车。街上卖自行车的店,本来就不多,现在更少了。”
对于如今的自行车生产行业而言,改变仍然是必需的。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自行车生产企业还是应该积极找寻自己的特点,避免同质化竞争,脚踏实地发展,这样或许未来依然能够有所作为。
原标题:共享单车“坟场”屡现的背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