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夜读 | 杭州这片抖音上抖红的花海竟成了这样! | 小学国庆作业“写出家族有哪些名人功绩”
上游新闻综合2018-10-14 21:15

【痛心】

杭州这片抖音上抖红的花海,今天竟成了这样!

都市快报微信公号消息,今天中午,有读者给快报官微报料,杭州滨江江边粉黛已经被踩完了,太可惜了!!

据该名网友称,杭州滨江江边公园里,种着一大片“粉黛”,因为这种草最近频繁出现在抖音里,人气很旺,所以这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人都赶来拍照。

今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到达了靠近网红花田的闻涛路上,发现周边人行道上全部停满了车,一眼望不到头。甚至就连周边的商业楼的停车场,也都停满了。保安说,这里从来没有这么多人过,好像都是过来拍照的。

记者随后来到花田一看,这里挤满了人。人气最旺的地方,就属粉黛乱子草区域了,两大片草堆中,密密麻麻全都是人,除了普通市民外,还有摄影师专门带着模特赶过来的。

记者注意到,为了找个好的角度拍张美美的照片,现场的人基本都是无视花田周围的围栏,直接踩进或者躺进粉黛草当中进行拍摄的。

记者看到,有位爸爸想给儿子在粉黛草中拍照,但嫌它长得太高把儿子的镜头挡住了,于是爸爸跳进花田,用自己的体重把粉黛草压实了……之后,更多的人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先给拍照场所“造窝”,再拍照!

记者在现场询问了不少人,是否知道不能跨越围栏进入花田中拍照,大多数人都表示,“不好意思,拍一张就走。”也有少部分人假装没听到,或者答复了一句:“关你什么事?”

来自千岛湖的郑阿姨,管理这片花田已经5年了。今天下午,她坐在不远处的小木屋里,欲哭无泪。

郑阿姨说,这片花田大概占地10亩,原本是一家婚庆公司的拍摄基地,她在这里种了五六种花以及小树林等等。这片粉黛草是G20期间种上的,澳大利亚进口来的,种植的时候非常小心,因为它们一压就倒,而且极易长虫,于是这几年,她和老伴两个人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它们长大。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糟蹋了,她觉得非常心疼,她说:“你们拍照片的人,拍出来的照片很美,可是你们的行为却很难看。”

郑阿姨说,粉黛草的盛开期,是国庆期间开始的,当时场面非常漂亮。但之后不知道谁把这里的照片发到了网上,结果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过来拍照。

刚开始,她还和老伴一人管着一块粉黛草,看见有人就喊他们出来,可星期四开始,人越来越多,他们这边喊完让拍照的人不要踩进去,转头别人已经躺在了草堆中。今天一早,过来拍照的人就像“蝗虫涌入”一般,他们已经完全顾不过来了。

在和郑阿姨交流的时候,记者发现她的喉咙都已经哑了。

郑阿姨说,今天中午她已经去医院看过了,医生说声带发炎了,希望她不要再说话,要静养。而她的老伴,则在前两天劝阻他人踩花的过程中,遭辱骂,一气之下病倒了!

种了3年的粉黛草,仅3天时间,就全被毁了!阿姨说着说着哭了,“我的孩子被人欺负,但我无能为力啊……”

下午4点半,记者准备离开时看到,还有人源源不断地赶来拍照……

临走前郑阿姨告诉我们,这两天从白天到黑夜,这里全都是拍照的人,他们根本没办法对受损的粉黛草进行“施救”,“如果明天还是这么多人的话,它们一定会全死光的……”

我们从滨江绿化部门了解到,这块花田之前属于某婚庆公司,原计划10月底前将移交给相关部门,然后改造成开放式公园,目前双方正在做交接工作。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以后公园建成后,将集中管理,杜绝发生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看着这一幕幕,

你的心会不会感觉到有点痛?

别让我们的素养,

配不上我们晒出来的美景!

【又现奇葩作业】

小学国庆作业“写出家族有哪些名人功绩”,家长质疑

新华社微信公号消息,写出家族四代具体职业、出现过的名人或重大贡献——上海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两项国庆作业在家长群中引发热议,有人说这是学校在“查户口”,有人说这会导致学生对出身的变相攀比。为此,不少家长让孩子选择“放弃”。

本文图片 摄影张佳琪

对此,静安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解释是,该作业是学校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开展的一次德育主题活动,学生可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及内容,也可自愿选择做或者不做。

小学作业网上引起争议

今年国庆假期,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一道作业内容被发到了微博上。该道作业以“继承弘扬”为主题,前言中提到希望通过作业了解家庭历史,感受时代变迁的缩影。

该道作业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用树状图的形式写清家族成员并注明职业,还标注至少四代,第二部分则要求写出“家族中曾经有过哪些名人、功绩?谁为社会或家庭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某一行业内的一把好手?”

然而,微博的发布者却对作业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该道作业有调查学生家庭背景的嫌疑,在作业内容上用红笔标注出其认为不恰当的部分,并配文字称“这样做真的好吗?”

在此条微博下面也引发了一部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认为,学校的做法欠妥,称“莫名其妙,现在的家庭作业一个比一个奇葩。”但也有网友认为家庭作业布置得并无问题,“这个是生涯教育,家庭树,影响孩子做决定的三个要素之一就是环境,而家庭环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学校落实得非常好。”

一些家长“应付式”完成

10月9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此时正值学生放学接送的高峰时段,校门口围着不少家长。当记者就此道作业向家长求证时,家长均表示“确有此事”,不少家长更是对于这道作业有“想法”。

郑女士的儿子今年就读闸北第二中心小学三年级,国庆的时候带着这道作业向郑女士询问自己的“家族史”,郑女士一听说作业不仅要求画家族成员树状图,还要标明每个人的具体职业,她便觉得不太舒服,于是便让孩子把这道作业先放到一边。“我一开始没做,觉得没必要。”但后来儿子的老师却要求这道作业一定要做,郑女士无奈只得“应付式”帮助孩子完成了作业,“写三代都是农民”。

在郑女士看来,布置这道作业实在是没有必要,甚至感觉学校在“窥探”自家的隐私。“这真的有点‘查户口’的感觉,不过最主要是完全没必要啊,小孩知道自己的长辈是干部又怎样呢?知道自己的祖辈是农民又怎样呢?小孩还小,完全没有概念的呀!”

树状图尚且可以应付完成,对于作业第二部分要求写出“家族中曾经有过的名人、功绩”,很多家长则觉得“实在太为苛刻了!”“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出身,哪里会有名人、功绩。”所以很多家长也就选择让孩子“放弃”这部分作业了。

相较于其他家长在老师的要求下都“应付式”地完成了作业,陈先生则选择让自己孩子不完成作业。“老师也跟我说过让我帮助小孩完成这道作业,但我跟他说了没有做的必要,后来作业没做,老师也没有追究。”在陈先生看来,自家孩子才刚上三年级,对于这道作业的内容一点概念都没有,完成这道作业并没有意义,这道作业对于这个年龄段实在有些“超过”,学校希望通过这道作业让小孩学到的东西,小孩的水平还不够。“就算要做也是我写上去,小孩子对着抄一遍,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对于“作业是否涉及隐私”问题,陈先生则表示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不去完成,只是单纯觉得这道作业本身有些“超龄”而已。

有家长表示理解和支持

虽然这道作业引发了不少反对声音,但也有家长表示支持和理解的。李女士的小孩今年就读二年级,她就认为这种新形式的作业恰恰是帮助小朋友了解家庭构成的好机会,“小朋友以前就只知道爷爷奶奶这一辈,通过这道作业可以把再上一辈的经历告诉孩子,小朋友自己也觉得这道作业很有意思,完成得很认真。”

而孩子已经上四年级的王先生则说,自己看到这道作业的时候并没有往“窥探隐私”的方面想,当他听说这道作业的时候,很自然是往“爱国主义”、“家族意识”的方向考虑的,也认为学校的出发点应是如此。作为孩子的家长,王先生觉得学校其实应该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从前的故事”。在国庆长假期间,他和女儿共同完成了这道作业,“家长和孩子其实都有收获。”

不过王先生也反映,当初老师在群里布置这道作业的时候,就跟平时一样,在群里提醒一下有这道作业,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完成。“当时也确实是有反对的声音,但就我个人而言,我真的没往‘侵犯隐私’那个方向去想,可以理解有的人会‘多想’,但我更愿意相信学校的初衷是好的。”

也有家长认为这不过是一道普通的作业,和其他作业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没有必要给作业本身加上“特殊含义”。“可能家庭特殊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吧,我们普通家庭就觉得挺正常的。”一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

学校称是常规德育活动

10日傍晚,静安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在争议微博下回复了调查情况。

调查情况指出,经查,这是学校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开展的一次德育主题活动,学生可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及内容,可自愿选择做或者不做。学校将加强班主任培训,做好此项作业的沟通与解释工作,并在今后的德育活动中会改进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11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向校方了解情况,学校德育处的马老师告诉记者,这道作业是面向全校同学的,但是同学可以自愿选择做或不做,针对家长反映的老师在微信群要求完成作业的说法,马老师解释道:“老师只是告诉家长有这道作业,肯定不会硬性要求的,有可能是沟通上造成了一些误差,造成了家长的不理解。”

同时马老师强调,这只是一次常规性的德育活动,学校几乎每个月都会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类似的“族谱家谱”活动以前也有开展过。“我们的德育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所有工作当中,比如说到了中秋节,我们会开展一些民俗活动,到了清明节,我们开展祭英烈的活动,还有很多的德育活动还会和学科相结合,比如爱心义卖会之类的。”马老师说:“以后学校的活动也会更加完善,包括各种方式方法等,尽可能地做得更细致一些。”

评论

七郎

近日,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在家长中引发了争议。这份以“继承弘扬”为主题的作业,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用树状图的形式写清家族成员并注明职业,还标注至少四代。而第二部分的作业则要求写出 “家族中曾经有过哪些名人、功绩或者是谁为社会或家庭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某一行业内的一把好手”。

一个小学生究竟需不需要知道自己的祖辈、曾祖辈乃至家族的来源,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但现实是,如果随机进行一项调查,可能能够准确说出祖辈、曾祖辈的姓名的人数比例并不乐观,甚至对于现在的很多成年人而言,“我从哪里来”也可能是一个经不起追问的难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不仅是西方的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人类每一分子对生命意义的共同追问。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尊重,这和传承有关,更是人类发展的文明需求。

正如这份作业的主题 “继承弘扬”一样,学校此举的初衷应该也是希望同学们通过了解家庭历史,感受时代变迁的缩影,而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家谱文化的教育,是课外的德育教育应有的题中之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所以家谱不仅是一脉家族传承的证明和记录,也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修家谱这种文化传统在如今在形式上已经有些没落了,比如按字辈起名字的做法已经被很多人抛弃。但形式上的删减或改良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传统文化,乃至“数典忘祖”的理由和借口。所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形式和方法如何,铭记家族的传承,不仅仅是个人寻根念祖的需求,也是整个民族齐家治国,传承历史的需求。

的确,如果作为家谱文化教育的一项举措,学校的这份家庭作业无可厚非,但不少家长之所以对此有“想法”,恐怕还是因为在这份作业里的一些要求,比如“职业”,比如所谓的“名人”。抛开这当中可能涉及的个人隐私不论,刻意突出先辈中的“职业属性”和“名人效应”不仅会让家长们难免对学校的动机产生疑问,其实也和家谱文化传统的价值观背道而驰——难道没有名人,非富非贵就没有家族传承的意义?

其实,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上海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一部移民史。所以,无论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往上数三代恐怕都有外地人的血脉。对于如今生活在这座繁华都市的人而言,尤其是对已经在享受着优质的生活、教育资源的“下一代”而言,上海人可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身份,但是怎么成为上海人的经历和过程也许才更值得他们铭记和传承,无论当年的先辈是农民还是富商。

【煲鸡汤】

有一种修养,叫“言不及私”

1

一次,身为仓库文员的我,与公司财务总监徐姐陪客户吃饭。席间,几个客户就我们公司及老板的一些情况对徐姐轮番发问。但我注意到,徐姐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不是有问必答,而是采取选择性的回复。

比如,有三个客户分别问徐姐我们公司有多少员工?有多少条流水线?工资在每月的什么时候发放?徐姐都如实回答。但有一个财神级的客户王总,问了我们公司的财务情况及老板的一些个人问题,徐姐始终避而不谈。

看到徐姐绕开王总的问题与大伙交流,我很是担心王总会闹些小情绪,然后就会产生坏的结果,以至于会给我们公司带来损失。

事后,我讨教徐姐:“王总可是我们公司的重要客户,为什么她的问题,你没有正面回答呢?难道你就不怕她会生气,会终止与我们的合作关系?”

徐姐笑着对我说:“当时,你也看到了,整个一场饭局下来,王总压根就没有生气的迹象。你也知道的,现在,她还保持着与我们公司的合作关系呢。”

徐姐又说:“人际交往里,不是每个人的每一个问题,你都有必要、都有义务给出答案。尤其是那天那种场合,涉及公司与老板的私密问题,我就有责任拒绝回答。”

听完徐姐的话,我不得不在内心对她竖起大拇指。身居要职的她,有着良好的个人修养,能在不那么严肃的饭局中把紧口风,言不及私。

2

与徐姐不同,我有一个交往了五年的朋友小赵,却是与别人交浅而言深的人。

小赵原来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业务员,由于工作原因,他有机会与各行各业打交道。工作上有交往,难免就会相互留下联系方式。但除了偶尔谈工作之事外,大多时候他是拿着人家的联系方式当成炫耀的资本。

我们一帮生活中的朋友,隔三岔五吃吃饭、聚聚会,只要有小赵在场,他张口闭口不是说与某局的李领导是好朋友,前天刚在某个饭店同桌吃过饭;就是说与某公司的张总有好交情,昨天刚一起共池泡过澡。

他还喜欢谈论他人的私生活,谁最近夫妻间闹起了矛盾,谁最近离了婚,谁的公司出现了困境……只要他知道的,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小赵最终被老板炒了鱿鱼。老板的理由是:小赵这种人,虽说工作能力很强,但个人修养不太好,动不动就在大众场合提及他人的私事。

3

知道小赵的嘴像棉裤腰一样容易松弛,我们一帮朋友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私事与知心话向小赵倾诉。很多时候,我们的聚会也不再通知他。

时间一长,小赵就成了喧闹中的孤独者。也由此可见,人际交往里,爱言谈及私的人,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交友的路,短了;交友的面,窄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处”与“软肋”,也即是缺点、坏习惯、坏毛病及不必让外人所知的隐私。这些痛处与软肋是不愿被他人碰触的,更不愿被更多人围观与知晓。而为人处世,不去碰触他人的痛处与软肋,不在公共场合议论他人的隐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读过一段文字:“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

生活中,人们也常说,人有三不交,饭有三不吃,话有三不说,其中的“一不说”就是指:不言及他人隐私。

一个懂得谨言慎行的人,不会动不动就把别人的私事放在嘴边。有修养的人一定知道,知人不必言尽,知私不必言私;开口先三思,话语把握好分寸,才能被他人视为至交。

责编牟慧兰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