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保护白海豚花了3.4亿,实现“零伤亡不搬家”
澎湃新闻消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将于10月24日上午正式通车。澎湃新闻10月21日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了解到,在大桥修建过程中,为保护中华白海豚,耗资约3.4亿元。
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水域的海洋环境极为敏感。为实现白海豚“不搬家”目标,研究人员300多次出海跟踪,拍了30万张照片,对千余头白海豚进行标识;举办白海豚保护知识培训29次,共2544人次参加;缩短施工工期,调整施工方案,如将工可阶段318个桥墩减少至施工阶段的224个桥墩......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作人员提供给澎湃新闻的文字材料显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做到了人与工程、环境和谐相处,实现了海上“三零”(零死亡、零污染、零事故),实现了白海豚“零伤亡”的目标。
为保护白海豚,优化施工方案
港珠澳大桥将于10月24日上午正式通车,这意味着粤珠澳三地进入“1小时生活圈”。
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穿越伶仃洋,这片水域航运繁忙,台风多发。港珠澳大桥施工水域每天有超过4000艘各类船舶航行,每年台风、大雾、强对流天气致使有效作业时间只有200天左右。
同时,这片水域也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用肺进行呼吸,呼吸孔在头顶端,呼吸时需露出水面。这种可爱动物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粤、闽、港、台、澳的渔民以海上女神妈祖的名号,誉称它为“妈祖鱼”。1988年,白海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面积为460平方公里,港珠澳大桥穿越了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9公里、缓冲区约5.5公里,共涉及保护区海域约为29平方公里。为对抗敏感的海洋环境、保护白海豚,港珠澳大桥只能优化建设方案,采用化水上施工为陆域加工、化工地现浇为工厂制作,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和作业范围。
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提供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为了保护白海豚,在大桥的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工程管理、技术研究等方面均做出调整,如缩短工期,优化施工方案,尽量避免在4-8月白海豚繁殖高峰期进行大规模疏浚、开挖等容易产生大量悬浮物的作业等。
早期,研究人员300多次出海跟踪,拍了30万张照片,对当时保护区内千余头白海豚进行标识;在项目可研阶段,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中华白海豚保护、海洋倾倒区选划、防洪评价等环境保护专题研究,严格按照《港珠澳大桥工程中华白海豚生态补偿协议书》的约定,落实白海豚生态补偿款;据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要求办理施工许可备案,定期上报白海豚专项保护方案,办理保护区船舶审批准入手续。
同时,在大桥施工方案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元素,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海上施工时间。如实施沉管隧道、桥梁承台、墩身、钢箱梁岸上工厂化预制、海上拼装和装配化安装目标,提高作业效率,有效缩短了海上施工时间;通过隧道人工岛长度、形状、位置的优化,选用大型钢圆筒快速成岛施工工艺,海底沉管隧道纵横断面设计优化,调整桥位主线与海流流向的夹角,减少疏浚物开挖倾倒量,降低工程对海洋水文动力和生物资源的不利影响。
为保护白海豚,部分施工方案也优化调整了。
如大圆筒快速成岛方案及沉管隧道基槽设计优化减少了挖泥量,人工岛挖深由初步设计阶段挖深标高-31米提高至-16~-18米,沉管基槽开挖边坡由1:7优化至1:5,疏浚总量从工可阶段的约4300万m³减少至施工阶段的约2800万m³。通过增大非通航孔桥跨径,将工可阶段的318个桥墩减少至施工阶段的224个桥墩;通过埋置式承台优化设计,将非通航孔桥墩承台全部埋入海床;基础采用钢围堰+钢管复合桩工艺,打桩船施打、液压锤沉桩,减少占用海域面积,降低阻水率,减少施工噪声。
此外,还建立健全环保监管机制,将监管统一纳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中;建立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主导,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的三级联防机制;成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香港路政署及双方环保顾问和监理施工单位“港珠澳大桥环境保护跨境联合联络工作小组”,加强跨境环境保护交流。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表示,在今后的营运阶段,将对人工岛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为海鸟提供栖息的场所,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改善珠江口生态系统和保护中华白海豚的科研项目,并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为科研工作者和社会群众提供观测伶仃洋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场地。
实现白海豚“零伤亡”、“不搬家”目标
公开报道显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参建单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白海豚保护知识上岗教育培训和考核,2011年1月至今举办了白海豚保护知识培训29次,共2544人次参加。
去年7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曾对外公布一组数据:自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自建设以来,约3.4亿元花在白海豚保护上,其中白海豚生态补偿费用8000万元,用于施工中相关的监测费用4137万元,环保顾问费用900万元,渔业资源生态损失补偿约1.88亿元,有关环保课题研究约1000万元,其他约800万元。
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向澎湃新闻表示,去年7月,大桥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上述资金的使用情况变化不大,估计还是3.4亿元左右。
2018年6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目击中华白海豚380群次,共2180头次。公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珠江口水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在数据库新增234头,累计已识别海豚2367头。
与施工之初识别到的千余头白海豚相比,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被识别到的白海豚数量增加了。港珠澳大桥管理表示,大桥建设实现了海洋环境“零污染”和白海豚“零伤亡”的目标。
据新华社今年8月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涛表示,研究表明,中华白海豚在珠江口的迁徙受到饵料生物、河口冲淡水季节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影响。尽管“识别数目持续增多”还不能直接推导出“白海豚数量增多”这一结论,但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总体数量相对稳定、部分中华白海豚个体的活动水域发生了变化,已经成为国内多数研究人员的共识。
“从我们监测的情况看,归属于广东管辖的、与香港毗邻的伶仃洋水域里,近四五年来一直稳定地活跃着950头到1000头中华白海豚。我们也在广东水域内识别到了一些原来活动在香港水域的白海豚,和大桥建设前相比,它们的活动水域有所变化,但它们的确还在。”陈涛说。
原标题:港珠澳大桥:保护白海豚花了3.4亿,实现“零伤亡不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