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据团微信公号消息,川菜可能是被国人误解最多的菜系。
比如:
川菜由古代四川人发明;
最正宗的川菜一定要去四川吃;
川菜就是辣,不辣不正宗。
而事实是这样的:
现代意义上的“川菜”发源于清末民初,是由四川的外来移民结合本地食材创造;
川菜是个“大杂烩”,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宫廷菜、淮扬菜等多种菜系影响;
民国时期的川菜有竹髓汤、鸡蓉鲍片、蟹黄海参等,若将这些视为“正宗”,那“正宗”的川菜几乎都不辣;
至于耳熟能详的水煮鱼、辣子鸡、干锅牛蛙等,很多是被外出打工的四川人带到全国的“新型”大众川菜。
所谓“正宗川菜”,既重视原材料的新鲜风味,又强调技法的高超繁复。如今,“正宗川菜”有的做法失传,有的只能在高档餐厅里吃到,还有的因不够“又红又辣”并不被人当作“川菜”……
不要急着扼腕叹息,“正宗川菜”的一些菜品虽然“没落”了,但它“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风格得到了传承,这就是“精致川菜”。
何谓“精致川菜”?
首先是贵,提供这些菜的餐馆人均消费,约为其他正餐门店的三倍以上。其次要好,如果满分10分,口味、环境、服务这三项,至少得有一项是8分以上。
所以根据美团点评的“精致餐饮行业报告”,我们在“大众川菜”和“精致川菜”中各选取100道代表菜,对这些菜的颜色和口味进行了分析。
先看颜色:
一般来说,川菜中的“红色”多为辣椒、红油,“棕色”是肉类食材,“白色”多为汤、粉,“绿色”是蔬菜瓜果,“黄色”多为蛋、羹等清淡食物。
在“大众川菜”里,“辣椒红”的比例高达32%,这个数字不仅使它稳坐第一,甚至还超过了作为主食的“肉食棕”。想一想辣子鸡和水煮肉,这个结果似乎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而在“精致川菜”中,红的比例只有23%,黄色系和绿色系的比例则翻了数倍。这意味着,比起“简单粗暴”的使用辣椒,精致川菜更强调食材的本色本味。
再品味道:
川菜有24种主要味型,我们的100道“大众川菜”推荐菜共涵盖了14种味型。其中,麻辣、酸辣、糊辣、红油等组成的“辣字天团”川菜超过70%,比如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大众川菜又红又辣,名副其实。
在“精致川菜”中,虽然辣仍保有一席之地,但无论是上榜道数最多的菜、还是推荐度最高的菜,都属于“咸鲜”和“甜香”味型,二者总比例接近45%,比如蒜泥白肉、银杏虾饺皇等。
所以,如果你还认为川菜就是辣,那大概是因为你吃得不够精致。
除了颜色丰富口味多元,川菜的做法更是博采众长,花样百出。作为一个数据工作者,我们今天不谈“炒煎炖”,而来聊聊“加减乘”。
川菜中的加法:牛佛烘肘
牛佛烘肘作为“小河帮川菜”代表之一,以“怪异”著称。这道菜的做法乍看之下非常复杂:
涉及的食材包括猪肘、红枣、银耳、黑豆等数种;
涉及的器具包括铁笊篱、锅垫、特形刀具等数种;
涉及的技法包括燎、烤、煮、焯、蒸等数种。
如果我们把它的做法梳理一下,会发现这无非就是最基本的“加法”:不同的料各自备好、一步一步“混”在一起。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复杂”川菜都可以通过“加法”完成。
川菜中的减法:开水白菜
红楼梦中有一道菜叫做“茄鲞”,刘姥姥评价说:“一个茄子,到得十来只鸡来配它!”而在川菜中也有这样一道有趣的菜,就是“开水白菜”。
这道菜看上去非常“简陋”,1块钱就能搞定。但作为国宴菜,岂会如此儿戏?
为了做一碗“开水”,需要母鸡、排骨、火腿、干贝、枸杞等多种食材,而这些只是为了熬汤的配料,待到汤成就会被舍去。最后端上桌的,不过清汤一碗、菜芯几片而已。
“去其形留其味”,开水白菜将川菜的减法做到了极致。
川菜中的乘法:回锅肉
正如一个“永”字包含八种书法笔画,一道回锅肉也蕴含川菜大部分的烹饪技巧。回锅肉的经典做法如下:
在这个经典的流程中,包含着诸多变化,例如汤料的成分(如是否加入料酒、是否加入生抽、混合比例)、先炒肉片还是先炒配料、配料配菜分几次加入等。流程问题实在太复杂了,本文不做探讨。
即使只看主要食材和口味,回锅肉也分为很多种。
回锅肉的经典做法是五花肉+蒜苗+郫县豆瓣,但现今已发展出多种“替代方案”。我们统计了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做法,根据主要的食材、配菜和酱料的不同,回锅肉可以至少被细分为4×6×3=72种。
而如果综合考虑各种主流非主流的食材选取和烹饪流程的话,回锅肉的做法将多达数百种之多!
川菜的精髓之一,就在于求新求变,如此方能经久不衰。
那么,去哪里才能吃到这些“精致川菜”呢?
川菜早已不是四川人的川菜,而是地球人的川菜。如果你在纽约,可以考虑 Hao Noodle、Decoy Bar;如果你在东京,虎峰、赤坂四川飯店也不能错过。当然,首选肯定是成都的“黑珍珠餐厅”啦,比如廊桥、玉芝兰、松云泽、马旺子……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食,只是缺少发现美食的眼睛和嘴巴,快去发现你身边的精致川菜吧!
原标题:“正宗川菜”是个伪命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