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26岁的女性没有不孤独的,没有
06-11 08:52:12 来源:新周刊

东京,地铁上的男女显露疲态。/ Liam Burnett-Blue

据日本的一份调查,26岁的年轻女性是最孤独的人。站在26岁的转折点,选择事业还是家庭,选择自由还是孩子,是女性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们总是无法抗拒日剧女主角的魅力。

《非正常死亡》中执着敬业的三澄美琴;《我,到点下班》中精明干练的东山结衣;《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里善良勤奋的深海晶……

日剧就像预言家,总能把握住我们下阶段的生活关键词。

除了国民老婆们在线营业的美貌加持,她们的人设简直是完美女性的模板:聪明能干,妆容与工作技能一样满分,大部分时间里元气满满,既能冲锋陷阵也能温柔撒娇,人格魅力辐射到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被征服。

她们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人——朋友、恋人、同事、追求者,毕竟,谁不想跟这样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生做朋友?

谁能抵抗深海晶的魅力。

日语“大和抚子(やまとなでしこ)” ,是对日本女子的赞美,形容大和的女性就如瞿麦(なでしこ)一样,纯洁大方,亭亭玉立。

日本女性是所有男人的理想伴侣,她们勤劳、恭顺、贤惠、善解人意。连林语堂都曾经说过,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然而,在大和抚子们近乎完美的言行和优雅矜持的笑容里,却埋藏着外人无法理解的心酸。

心酸几人知?

2018年,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对1.5万名女性和1.8万男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6岁的年轻女性是日本社会最孤独的人。

调查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26岁的女性,年轻貌美,充满活力,在以“无缘社会”和“全民孤独”等语言为象征的日本,空巢老人、蛰居宅男等人群都带着深刻的孤独烙印,要有多少辛酸,才能成功超越他们,成为最孤独的那一类人?

单身还是结婚?

你不会永远25岁,但永远有人25岁。

在女生25岁之前,询问对方年纪还不至于招致太大的反感,但是如果你对着一个26岁或以上的女生询问年龄,可就要小心翼翼,顺便做好被殴打的准备。

在年龄问题上,女生永远比男生要来得敏感。

日本某新闻媒体做过一个调查,询问受访者眼中“大姐姐”和“阿姨”的分界线是什么年龄,多数日本男性选择了40岁,而大部分的日本女性选择了30岁。

少女团AKB48,扑面而来的胶原蛋白。

同样的问题,男女的看法却有10岁的鸿沟。在化妆和爱豆都追求少女感、幼龄化的日本,女性对于变老有更深的恐惧。

“女人一旦过了25岁,皮肤就开始失去光泽。”一位30岁的日本女性说。

在80年代后期,日本社会出现了“恋爱至上主义”,根据调查资料,当时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六七成都处于恋爱关系,而放到现在的“低欲望社会”的语境下,谈恋爱对于日本女生来说变得更难。

国家对于少子化的趋势和草食男女的佛系关系忧心忡忡,社会和媒体都在替家长们催促鼓励年轻人们多多挂心自己的终身大事,然而收效甚微。

和中国相类似,婚嫁和家庭曾一直是日本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话题。/ 电影《秋刀鱼之味》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18岁至34岁女性中有39%还是处女,有一半的人没有男朋友。

日本女性初婚最集中的年龄段是二十六七岁。

假设你到了26岁的结婚年龄而依旧单身,焦虑和孤独感就无声蔓延开来。在日本,25岁以上的未婚女青年有“圣诞蛋糕”的说法,因为圣诞节在25号,所以圣诞蛋糕“过了25就不再新鲜”。

当周围的同事朋友相继结婚,开始谈论配偶家庭,单身女性就会涌上被落单的孤独感,感到自己被周围人话题所孤立。

孤独的来由或许是想象的,但是孤独感却是真实的。

虽然单身女性有“被剩下”的孤单,但是花了大力气把自己嫁出去的女生也不意味从此高枕无忧,相反,二十六七岁初婚初育的日本女性可能会踏入“丧偶式孤独”。

一位27岁的新婚女性说:“老公一个人在外地工作,我每天回家就对着空无一人的家,度日如年。想去找他又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那些有了小孩的妈妈也不好过,一位受访的26岁全职太太抱怨道:“刚生了小孩,老公完全不管孩子,我说点什么都被嫌烦。有点什么事,都不知道该找谁商量,孤独,太孤独了。” 

野原美伢是全职太太。

成人的世界都不容易。

据统计,日本男人的工作压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加班是常态,下班之后也会在居酒屋酒足饭饱再回家,留给妻子家人的时间有限。初婚初育的情况下,夫妇双方的家庭经验和育儿经验都尚未成熟,疲于工作不常在家的丈夫更容易让妻子感到不安和寂寞。

有首歌叫《孤独的人都是可耻的》。对于26岁的日本女性来说,孤独不一定是可耻,而是辛酸和无奈。单身的希望自己找到归属,结婚的渴望在家庭中找到温存,社会对她们的怜悯也只是嘴炮级别的关心,进退两难的孤独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事业还是家庭?

2016年开播的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中,女主森山实粟是高材生,虽然研究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因此与男主签订契约,以主妇作为自己的职业。

日本女性受到职场歧视是不争的现实。自江户时代开始直到现在,日本社会对于女人的定位仍是“贤妻良母”,只看重女性生育和抚养后代、服侍丈夫、操持家务的“义务”,而忽视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价值。

”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日本NHK的纪录片《女性贫困》揭示了职场女性深陷的“非正式雇佣”困境。日本社会出于对于女性的偏见,认为女性终究要回归家庭,不愿给予正式社员的职位,日本全老连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职员中正式社员的比例只有43.3%,远低于男性的78.2%。

大量的女性只能作为合同工、兼职工存在,与正式社员相比,她们工作内容一样,但是工资却低得可怜,并且大多没有社会福利保障,这致使日本女性的平均薪资仅为日本男性的44%。

即使幸运地成为正式员工,职场女性还要面临晋升的天花板。

与男性相比,她们机会更少,不被上司重视,常被委派不重要的任务和端茶倒水的低级工作,因此需要付出数倍努力才能换来与男性同等的上升空间。

对于26岁的日本女性来说,工作几年之后的她们已经不是新人,但是职位不高不低,资历不深不浅,在职场不受重视又无人诉说,理所当然会感到迷茫和孤单。

回家去就是一个好选择吗?

“日本社会长久以来存在物化女性的观念,日本男性依然认为女性在婚后是从属于男性和家庭。”牛津大学原路透社新闻学院负责人帕迪•库特说。

日本女性婚后必须随夫姓,一旦成为家庭主妇,生活就要以丈夫和孩子为中心,医疗、养老等保险挂靠在丈夫名下,一旦离婚或丧偶,很容易陷入“赤贫”状态。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在所得税法制定上,一直推行“配偶减税”政策,如果妻子年收入在100万日元以下(日本贫困线标准为200万日元),丈夫能减掉一部分税金,从公司得到补助,因此很多女性权衡之下选择放弃工作成为主妇。

站在26岁的转折点,选择事业还是家庭,选择自由还是孩子,是日本女性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不论选择什么,都意味着要牺牲一部分已经拥有的权利,来成全社会或者家族的期待。

现实终究没那么洒脱。/ upsplash

在摄影师濑户正人的地铁纪实摄影《Slient Mode》中,我们看到了日本女性孤独的一面。

在地铁里独自一个人面对陌生人时,她们收起了治愈系的笑容和闪闪发亮的眼睛,神情里带着疲惫、憔悴、茫然,与日剧和杂志里那些可盐可甜、光鲜亮丽的形象相差甚远,而这大概更接近日本女性的真实写照。

做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女人,难。

熟女?大龄剩女?

当#日本26岁女性最孤独#成为微博热搜时,好多中国女生却表示自己躺枪了。

新周刊公众号发布过一篇文章《我今年26岁,慌得一批》,其中提到:不管是哪一代人都会在他们26岁到来的时候,顿悟这世界不大明亮的底色,而自己才是那串不太圆润的珠子,生活动不动就说“嗬,好家伙,盘他”。

荧屏上曾经的少女,一转眼就变成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了。/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在中国,25岁以下的女性还可以光明正大宣扬自己的年轻,一旦过了25岁,马上会被划入另一个阵营——熟女。化妆品广告、杂志、电视剧,都在提醒刚刚过了25岁的女性,她们已经“初老”,如果不好好保养,很快就会被更加年轻的小妹妹们碾压。

2016年,娱乐圈的“四小花旦”是当年19岁的关晓彤、24岁的周冬雨和杨紫、25岁的郑爽——没有一个超过26岁。

到了2019年,除了关晓彤,其他三个花旦已经易主,上一届最小的关晓彤,到了这一届也才22岁,却已经是年纪最大的花旦,剩下的三个人分别是同样22岁的张雪迎、18岁的张子枫和16岁的文淇。

 老了老了。

人们永远追逐年轻。在众人眼里,26岁的女性,已经被拍在青春的沙滩上,远离了小鲜肉小鲜花时期的众人拥趸,孤独感如潮水袭来。

26岁,大学毕业三四年,换过一两份工作,不再是新人,也算不上资深,处于职位不高不低的尴尬期。有人问自己26岁该不该转行,有人说自己26岁很迷茫,还有人问26岁学另一门技能算不算晚。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选择工作时,不得不面对职位申请表上“是否已婚、是否打算在近期怀孕”的勾选项。

女性的初婚年龄正在逐年提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的初婚年龄为25.7岁,平均初育年龄为26.8岁。同日本女性类似,26岁的中国女性,也处在初婚和初育的高峰期,面临着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抑或是家庭的选择。

假如女性过了25岁仍然单身,就会被三姑六婆们贴上“大龄剩女”的标签,毕竟婚恋交友网站上的男性,不论是20、30还是40岁,都只迷恋18至25岁的年轻姑娘,26岁以上的女性在他们眼中就是季末尾单,只能降价出售。

然而对于26岁的女生来说,与其为了排遣孤独,仓促地找一个人凑合磕磕绊绊的余生,还不如放慢脚步,仔细甄选,享受被家庭捆绑前难得的片刻自由。

程又青也是三十岁才找到大仁哥。

假如你身边有一个26岁的女生,请对她好一点。

在鼓励她们更加积极地工作或者更加积极地关心终身大事之前,也许更重要的是,为她们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减少加班工时、人性化的产假婚假、停止催婚和催生、倾听她们的需要,让处在十字路口的她们感到,26岁,其实没那么孤独。

参考资料:

日中资本市《日本社会日本歧视女性成国际形象“硬伤”联合国机构多次警告》

刘潇潇《日本的女性26岁最孤独》

Transcats《大和抚子的忧伤——谈谈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Evie Nyan《Is a woman “middle-aged” at 30? 40? 50? Japanese men and women give different answers in poll》

✎作者 | 夏言

原标题:26岁的女性没有不孤独的,没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