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军政部后方医院旧址
国民政府军政部后方医院旧址位于江北区唐家沱东风2村420号。医院于1939年随军政部机构内迁重庆,选址江北区,为抗战时期医治伤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旧址现存建筑3栋,分别为化验部、手术部、门诊住院部。化验部为一栋砖木结构建筑,地上一层,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采用对称式设计,平面呈“T”字形,悬山顶,机制大瓦覆顶,清水墙面。手术部为一栋砖木结构建筑,地上一层,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对称式设计,平面呈“山”字形,悬山顶,机制大瓦覆顶,清水墙面,墙围以砂石围砌。门诊住院部为一栋组合式建筑,砖木混合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L”字形,建筑主体是一栋平面正方形的二层小楼,西式四面坡顶,机制大瓦覆顶,建筑四个立面有较为简洁的装饰,立面超过屋檐,小楼东侧接一排“L”字形平房,为原医院病房。
△龙章造纸厂旧址
龙章造纸厂旧址位于江北区猫儿石造纸1村2号。龙章造纸厂原为上海龙章造纸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内迁江北区猫儿石,1941年被国民政府财政部合并,改称中央造纸厂,1948年更名为中央印刷厂重庆造纸厂。造纸厂现存办公楼1栋,始建于1938年,坐北朝南,为一栋砖木结构二层小楼,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悬山顶,小青瓦覆顶,面阔10.5米,进深10.5米,建筑面积138.425平方米。
△绿川英子、刘仁旧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
绿川英子、刘仁旧居暨《反攻》杂志社旧址位于江北区建新西路28号、32-1号,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处是日本进步友人绿川英子和中国抗日青年刘仁在抗日战争期间主办反法西斯侵略的抗日杂志《反攻》时,居住、工作的地方。绿川英子(1912—1947),1932年便开始参与日本国内的反战活动,被日本政府以反政府名义逮捕。1936年,与中国留日进步学生刘仁结为夫妇。1937年,绿川英子追随丈夫来到中国。
刘仁(1909—1947),1933年留学日本,1936年秋与绿川英子结婚,1937年回国,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对敌宣传工作。1945年,应邀出任东北抗日救亡总会机关刊物《反攻》杂志社主编。他的妻子绿川英子也在编辑部当编辑,并为《反攻》杂志撰写文章。
旧址现存建筑2栋,分别为原《反攻》杂志的编辑部与印刷车间。编辑部为一栋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歇山顶,小青瓦覆顶。印刷车间为一栋穿逗结构传统民居建筑,四合天井样式院落,歇山顶,夹壁墙。
△王伯群墓
王伯群墓位于江北区建新西路猫儿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王伯群(1885—1944),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长,是何应钦妻子的弟弟。该墓建于1945年,坐北朝南,为一座土坑石砌墓,墓地占地面积30余平方米。
△三民印刷所旧址
三民印刷所旧址位于江北区唐家沱东风3村9号。此处在抗战时期被作为秘密印刷基地,印刷国民党的法定货币——法币。旧址现存建筑7栋,建筑规格皆相同,分布在长江边的二级台地上。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小楼,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呈“L”字形,砖砌立柱框架,夹壁墙,外墙饰以黄色,组合式悬山顶,小青瓦覆顶。
△柏溪于学忠将军旧居
柏溪于学忠将军旧居位于渝北区礼嘉镇柏溪村三社山坡上,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于学忠,山东蓬莱人,东北军著名将领,抗战时期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苏鲁战区司令长官、山东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等职。1964年逝于北京。
该建筑坐东向西,原为三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现存正厅、右厢房、碉楼、左厢房和戏楼,两道朝门均已毁。正厅原为5间,现4间,每间面阔3.8米,通面阔15.2米,进深5米,前檐为挑檐。正厅前为6级石阶踏步,高1.2米。院庭石板铺面,从庭院下宽阔的石阶踏道直通朝门,朝门原正对戏楼。碉楼位于院子的西北角,为四层楼的西洋式建筑,砖木结构。窗户为拱形腰窗样式,排水管层间有花雕装饰,楼内有木构板楼的楼梯,两侧各雕刻“地利”、“人和”。
△兵工署第二十五兵工厂弹药库旧址
兵工署第二十五兵工厂弹药库旧址位于渝北区大竹林街道黑沟村。抗战时期,位于沙坪坝区井口的第二十五兵工厂为防止日本飞机轰炸,在嘉陵江对岸的岩壁上开凿洞窟3个,用以存放弹药。洞窟为人工开凿,洞口高约7米,宽约6米,深约20米。
△大竹林弹药库旧址
大竹林弹药库旧址位于渝北区大竹林街道,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抗战时期曾征用作为临时弹药库,用以贮备军用物资及弹药。
弹药库为一排临街店铺二层建筑,砖木结构实用式建筑,采用坡屋顶,小青瓦覆顶。临街开间8间,单间面阔4.2米,进深8米,总面阔33.6米,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
△杜家炼铁高炉
杜家炼铁高炉位于渝北区兴隆镇杜家村10社堆子院子。此高炉为当地富商所建,1938年建成,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工业设施。抗战结束后,因国民政府将矿产资源收归国有,企业停业,高炉停止使用。
高炉为冷风式冶炼高炉,炉体用厚35厘米、宽35厘米、长90厘米的条石平砌而成。底平面呈正方形,长6.6米,宽6.6米,高约20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炉体自下而上逐渐内收,中空,顶上有高4米的圆形烟囱。底部四周有出铁口,为圆拱形门,拱门宽1.9米、高2.2米。
△汉渝公路
汉渝公路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起于重庆沙坪坝三角碑,止于陕西汉中,全长587千米。汉渝公路在抗战时期为沟通重庆与西北交通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1938年2月,为沟通大西北国际运输线陇海铁路,接运西北物资直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交通部速建汉渝路。1943年春全线工程完成。
公路初为碎石路基,路面宽7米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对该路段进行修缮,现已经建成为国家二级公路。现重庆市渝北区境内保存有原路基路段约40千米,贯穿双凤桥、木耳、兴隆、茨竹等镇。
△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
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位于渝北区礼嘉镇柏溪村三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大学由南京迁往重庆,寄寓于重庆大学校内,同时于柏溪设分校部,蒋介石曾兼任校长。1946年夏,学校迁回南京。
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原有教学楼、附属小学、宿舍楼、食堂大楼等,现仅存收发室。收发室为一栋穿逗结构传统民居建筑。三开间,悬山顶,小青瓦覆顶。面阔12.5米,进深6.5米,通高5.6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重庆中华职业学校旧址
重庆中华职业学校旧址暨于学忠将军旧居位于渝北区回兴街道回兴初级中学校内,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战初期,中华职业学校由上海迁入重庆,曾一度以该建筑为校舍,江竹筠等烈士曾在此期间于该校就读或工作,并以此为革命活动据点。在抗战后期,于学忠将军举家迁于此,直至新中国成立。
旧址建成于民国初期,为一实用式建筑风格院落,占地面积5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 200平方米。院落采用四合天井样式,堂屋与左右两厢相夹处各设一竖天井,房屋皆为两层,底有内回廊,二层设外廊。院落一侧设有独立的山门,穿逗式构架,砖砌立面,前设如意阶梯。
原标题:刘仁与绿川英子,抗战洪流中的异国伉俪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