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漆器工艺的“断代”之痛:曾获国际大奖,如今传承者不到10人
△王宗秀展示自己制作的漆器
“如果没有退休工资和自己开的小餐馆‘央’起,我可能也不得做漆器了。赚不到钱,实在太恼火。”11日,重庆漆艺第四代市级传承人王宗秀一边徒手沾取生漆拍上木胎,一边半开玩笑地向上游新闻记者说着她和漆器的故事。她手下的一件普通漆艺作品已经制作了近一个月,还将继续制作一个月的时间,第六代传承人陈芷月静立一旁,默默为师傅王宗秀挑选碾碎的贝壳。
36岁的陈芷月,是重庆传统大漆工艺最年轻的传承人。加上她和师傅王宗秀,目前,重庆这项曾蜚声中外、荣膺中国“四大漆器”之一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总数已经不足10人。
王宗秀在歇台子的工作室,星罗棋布她和徒弟陈芷月的重庆传统漆艺作品。身处精致美观的艺术品其间,两位非遗传承人的眼神里却有一丝焦愁:“现在我们收学徒不收一分钱,但愿意来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即使倒贴钱,我们也想把这项工艺传承下去。”
△陈芷月小心翼翼地将贝壳片镶嵌在鸟的眼睛上
数月制作作品经二十道工序
重庆研磨彩绘漆器风格独树一帜
王宗秀的家,与其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座漆器的宝库——进门是《花开富贵》工艺盘组件,三个暗黑底色的大漆盘,盘面上用银粉勾勒出线条,再经着色、上漆、研磨、分光,三个盘面各具特色,分别展现出立体堆漆、民间色彩对比、银粉闪光的效果,这些漆盘都是传统天然大漆制作,盘身也是用荣昌夏布脱胎制作的;客厅一隅挂放老件作品《天安门》,贴上的金箔在画面中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温润、柔和,夕阳的层次也极绚丽,这是一层一层上漆、经历二十多道工序的效果,按照王宗秀来说,四十年“收藏级别的漆,能跟你对话”;王宗秀专门拿了一间屋子摆放漆器作品,不到十平方的室内,四壁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漆器,每一件漆器,王宗秀都能讲出它背后的故事。
△王宗秀将银粉轻轻的撒在漆器上
室内一件巨幅作品——沙漠之中的莲花,吸引了上游新闻记者的目光:茫茫龟裂的沙漠之中,有两朵莲花在干涸的大地上绚丽绽放,这是王宗秀为2008年奥运会创作的作品。“为了纪念2006年重庆大旱,我创作了这幅作品并代表重庆市民间工艺协会送至奥运会展览,后来被中国农林博物馆收藏。”王宗秀介绍,她之所以创作这样的题材,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铭记,重庆人民即使面临大旱,也能在国家的帮助和扶持下,在困难之中找到生命的活力。这一件作品,从找木胎、刮灰、上漆、打磨,到拓稿、堆漆,再到崁鸡蛋壳到画面中,一共花了王宗秀两个多月时间,“鸡蛋壳崁多了,我现在去菜市场买菜,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鸡蛋壳的厚度是差不多的。”
△王宗秀(左)和 陈芷月一起研究设计稿
王宗秀一件一件地讲述她的作品,一边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重庆漆器的特点——福州漆器以脱胎著名,北京漆器以雕刻见长,扬州漆器则是镶嵌工艺闻名。“漆上的层数越多,由内而外给你呈现出来的层次感就越强。上了漆之后需要研磨,浅色的地方磨得重,深色的地方磨得轻,反复地‘研磨’就是重庆漆器相异于其他地区漆器的最大特色。”
△王宗秀的抽屉里装满了各种用于制作漆器的材料和工具
曾为重庆斩获建国以来第一块国际工艺美术大奖
荣耀和使命感令她坚持至今
重庆漆器历史最远可追溯至商、周时代,因为山城多阴天、湿度大,因此树木多,产大漆。
在上世纪,重庆与北京、扬州、福州并称为中国四大“漆都”,重庆漆器一时闻名于世,还为重庆斩获建国以来第一块国际工艺美术大奖
1955年,年仅27岁的漆器手艺人查文生以一幅“金鱼漆盘”作品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竞赛三等奖,这是建国以来重庆获得的首个国际大奖。由于技艺精湛,1988年,查文生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也是当时重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工艺大师。
重庆漆器繁荣时的荣耀和辉煌,一直镌刻在王宗秀心中,上一代大师查文生的工匠精神,也激励着王宗秀坚持传统漆器工艺制作40余年。
△为了让做好的漆器保持温度和湿度,家里的卫生间成了漆器的保温房。
王宗秀在工作室内,仔细观赏着房间内每一样作品,娓娓道来她与漆器40多年的渊源:早年供职于重庆漆器厂,17岁就到了厂里开始做漆艺。“重庆漆艺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原料,以手工制作为主,漆艺的研习者不但需要悟性高,还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传统文化底蕴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完整传承整个工艺体系,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灵活掌握重庆漆艺的特点,非精心学习十年不可。”
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庆漆器厂的产品经常用于外贸出口。后来,大漆受到化学漆等冲击,重庆漆器厂倒闭,厂里的师傅散落各地,有的转了行,有的仍在坚守这门濒临绝迹的技艺。
如今传统大漆技艺传承人甚少。王宗秀扳起手指一个一个地向记者数,一双手还没用完,重庆还在坚持传统漆器制作的手艺人就数完了。“重庆目前我了解的,加上我只有四个老师傅,每个人的工艺、手法、艺术风格都不一样,我们一看就知道是谁做的。我们这一代加上陈芷月等人学徒这一代,不到十个人还在坚持,其中还有九十几岁的老师傅,他现在已经做不动了。”
因为漆器晾干需要特定的湿度和温度,上游新闻记者看到,在王宗秀的家中,厕所也当起了工作室的一部分——晾干室,上了漆的漆器,就放在厕所中晾干。
“养不活人的!如果不是有小餐馆的收入和退休工资,我也不做了。”王宗秀谈起目前的境况,迫于无奈,但她还在坚守,“我也六十几岁了,不晓得身体还允许我做几年……未来,只有看他们这些年轻人的了。”
△陈芷月小心翼翼地打磨漆器
最年轻传承人与漆器一见如故
想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时尚
王宗秀的徒弟陈芷月,是重庆漆器第六代传承人,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一位。初次见她,一身花色旗袍勾勒出她古典、娴静的气质,耳垂、手腕上的漆器首饰皆出自她自己之手。
16年前,西南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陈芷月本是来王宗秀当初和人合伙创立的漆器公司(后因效益不好,三年就倒闭)招聘的工艺美术师,她无意之中看到王宗秀用蛋壳和贝壳制作漆器艺术品,古朴、厚重的艺术魅力一下子便吸引了她,“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漆器,但我有美术功底。我当时就想,贝壳、蛋壳居然能制作出这么美的作品,我一定要和王老师学漆器!”因为有美术功底,而且王宗秀看得出来陈芷月的坚韧劲儿,遂收她为徒,陈芷月这一学就是16年。
△王宗秀(左)和陈芷月师徒两人正在讨论漆器首饰的制作问题
为了照顾小孩和家庭,加上确实赚不到什么钱,陈芷月也曾想过放弃,甚至还将漆器搁置了三年——找了一份幼师的工作。后来她想:“如果在幼师行业奋斗十年,我什么都不是;如果在漆器行业奋斗十年,我就不一样了。”陈芷月的孩子上小学后,她就又回到漆器行业扎根,和师傅王宗秀一起研习漆器的工艺。
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陈芷月开了一家漆器工作室,主攻小件实用品,如文房四宝、首饰器具产品。每天下午,她还要去儿童托管中心,用工作来支撑自己的梦想。“如果不是托管中心的工资,或许我也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谈到之后的打算,陈芷月想走一条文创的道路,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创新,“以后我想设计多种不同款式、价位不高的产品,走一条亲民、接地气儿的,实用品和艺术品相结合的道路。我计划和木雕行业、银饰行业、瓷器行业的艺术家合作,传统漆器必须要和实用性相结合,才能有新的生机。如果只有观赏性,受众的购买欲望并不会特别强。”
△陈芷月设计和制作的漆器耳环
手艺人坚持文化自信 收徒最看重人品
“年轻人诚心来学,我免费传授所有技艺”
“现在重庆漆器的境况,难。”王宗秀和陈芷月说到漆器的传承,不假思索、不约而同地,便说出这一个字,语气中尽显无奈。“但是我相信,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重庆的传统大漆工艺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关键是要树立一种文化自信。”
王宗秀现在已经60多岁,眼睛逐渐在走下坡路,加上漆器制作又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她打心底里希望有传承者来接自己的班,把重庆这项延续千年的手艺传承下去。
现在,王宗秀在一些学校中为学生上课普及重庆传统大漆的知识,每年6000块钱工资,这些钱全部用于买制作漆器的材料,但也是杯水车薪。“我不图名利,真心希望给学生讲这门重庆的工艺,希望他们了解。一万个学生中有一个人愿意来做就不得了了。”
今天,王宗秀和陈芷月通过上游新闻呼吁年轻人重视重庆漆器,有兴趣、有恒心的爱好者想拜师,她们十分欢迎,“我招徒弟不收任何费用,而且也不用收材料费,有时候我还要倒贴材料的钱。但是你必须要坚持,人品一定要好,要有绘画基础。俗话说得好,先做人再做事。”
△用在作品上的鸡蛋壳是选用的鸡蛋比较坚硬的部分,不所以所有的鸡蛋壳都能用。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摄影 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