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人自掏腰包建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 历时十年绘出老地图
刘映升老师教小学生编草把龙
在重庆,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凭一己之力,打造了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大到织布机、水车,小到水烟斗、私章,但凡巴渝大地上有过的生产生活器具,几乎在这里都能找到。
手绘《蔡家场(农耕)地图》
他用脚步丈量老“北碚”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一条条老街,一个个老店,一间间老茶馆,在他的手绘地图上,变得鲜活起来,还原当年的繁华。
他,就是刘映升老人。今年3月,在“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整理农具时,刘映生老人突然倒在了地上,后经西南医院确诊为“肝衰竭”……而直到住院前,他仍担任陈列馆义务讲解员,即使躺在病床上,最牵挂的,还是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或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乡愁! 因为故乡的流逝,希望找回传统的一种深深的渴望!
半生守护
病床上,仍记挂农耕文化
病床上的刘映升老人
今年75岁的刘映升,是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的一位退休乡村教师。从1986年起,他开始收集巴渝传统农耕生活与生产器具,2006年,刘映升拿出了退休的所有积蓄,卖掉了家里上千只鸡鸭牛,在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的一处农家院落里,建起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
女儿刘宏将城里的房产做了抵押,支持父亲收集农具文物、布置展馆和整修环境。
“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 收集农耕器物上千件,至今已接待中外参观者数万人次。身为语文老师的刘映升,更是熬更守夜,为那些饱经沧桑的老物件用巴渝方言配上了逾千首生动形象的诗歌。
“父亲住院前,还担任陈列馆的义务讲解员,10多年来不曾间断。”刘映升的儿子刘刚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今年3月,父亲在陈列馆整理农具时,突然大汗淋漓,瘫倒在地,幸好母亲过去叫他吃饭才发现,当时喝了葡萄糖水后慢慢平稳下来。
每天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刘刚内疚,他并没有觉察到父亲身体的变化,还是朋友到家里来耍,才发现父亲的脸色发黄,觉得精神也越来越差。回想这十几年来,父亲一直不辞辛劳,他是一位勤学爱学的人,QQ、微信、微博、电脑,无一不通;从2008年起,父亲就开始为他的藏品创作诗歌,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解读巴渝农耕文化,他常常熬更守夜地创作;为了留住城市记忆,父亲历时十余年,走遍山山水水,手绘了四幅1949年前家乡的地图……
3月26日,父亲到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查,当时转氨酶达800多,总黄疸指数400多,医院要求马上住院治疗。到4月7日,主治医生说,父亲病情加重,肝衰竭……只有20%的生存希望,随时有生命危险。
刘刚说,这几天,父亲躺在病床上,有时候连说话都有些困难了,但半闭着眼睛,都还在向他说着他创作的《巴渝农耕文化图典·诗歌集》,问出版的事情,心里牵挂的,仍是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别样乡愁
为传承,唤起人们的乡愁
这,或许是一种别样的乡愁!
今年75岁的刘映升,仍记得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何慧丽说过的一段话:乡村的地方性文化和传统性智慧,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生命之根。从乡村、从历史去发掘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的道德、伦理之源泉;从基层和历史的根底上,系统地去激活乡土社会支撑体系的积极因素,发掘出中华民族的深度智慧和生命力出来!是真的成为收拾人心、凝聚民力的软实力。去掉了“根”,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城市建设绝无存在之凭依。
刘映升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就是为了传承、唤起人们的乡愁。
2008年,刘映升开始为他的藏品创作歌谣,每一件展品配了一首打油诗,一共1000余首,这样就使没有生命的文物,变成了有生命的历史。
这还有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刘映升办起了农民夜校——扫盲识字班,村里一个姓张的中年妇女,人称“三嫂”,一连几天学不会写“张”字。后来,刘映升编了一个顺口溜:“竖起两块柴,横起两块柴,一个风车铰铰穿过来。”就是那个从草书演化来的“张”字,她记住了。50多年过去了,她已八十,还记得那件事。 “这就易于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传承。”刘映升说。
第一首《犁》,刘映升这样写的:
老水牛拉老犁头,退出历史使人惆。
养我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深悠悠。
没有修饰,人们一读就懂。刘映升说,他收藏的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值多少钱,而在于它记录了一段历史。
还记得西南大学尹克林教授来访时问道:“刘老师,你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我蒙了,我哪来什么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啊!”但清醒了一下脑子,刘映升说道:“不瞒你说,我的镇馆之宝就是干谷草。”
刘映升说:“一根稻草值多少钱?把稻草挽成一个圈,叫草标,把它插在背着孩子的背篼上,表明要出卖这个孩子。”又一首充满生活情调的诗歌,就这样流淌而出:
干谷草,挽圈圈,背篼儿,插沿沿。
儿是娘的心头肉,娘卖儿进鬼门关。
勾起了人们点点乡愁!
十年奔走
脚丈量,希望子孙记住这些老地方
刘映升还绘制了四幅手绘地图,分别是《蔡家场(农耕)地图》、《蔡家石板路图》、《蔡家街道店铺图》、《悦来场店铺图》,都是1949年前蔡家、悦来的老地图。和普通地图不同,这四幅手绘的地图,更像是消失历史文化的重现,哪里曾是农耕地,哪里曾是石板路,曾经的古镇店铺都卖些什么?在刘映生笔下,老城最有特色的文化鲜活起来。
而这四幅地图,前后历经十余年才完成。“地图上每一条路,我都走过无数次,看着它们一点点变化……”刘映升说。
比如《悦来场店铺图》,还原了解放前悦来场的繁华。“丰”字形的结构地图,横向分为上横街、中横街和下横街,纵向街道为正街。街道两侧小横线,连着一格又一格,每一格,代表着一个老店。
张登武的茶馆、李兴顺的面馆、王恒丰的大茶馆,还有针线活店铺、稀饭店铺、油馆、火炮店铺、木匠店铺、烟摊、香烛店铺、库房……老地图一下子将人们带回到了在当年的悦来场,人来人往,商贩吆喝中,生活在盖碗茶和老故事间流淌开来。
刘映升说,《悦来场店铺图》街道石板的宽度,都是自己用脚一步步丈量的。 而另一幅《蔡家场(农耕)地图》,则明示了当年的手工业、制造业、农耕业的布置。如江家沱锅厂、狮子口锻造厂、称匠厂等。
《蔡家石板地图》,则以蔡家场为中心,上至歇马、下至李家场(现礼嘉),路过三溪口、跳蹬坝,左至兴隆场,右至悦来场、水土。右下方至水码头、龙溪河。《蔡家街道店铺图》则记录了这一条街道上的店铺分布。窑篾匠、烫槽、吕钉秤、绸缎铺、吴歪嘴豆花馆,甚至细致到了“官茅厮”和“中国地下党联络地”。
刘映升说,他没有绘画的基础,但由于对历史文艺感兴趣,十多年前,他开始用地图的形式收集起蔡家、悦来的农耕地图、店铺地、街道地图和石板路地图。
城市发展后,这些东西都不在了,总觉得可惜,自然就萌生出要通过收集、绘制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因为,这些都是老城最有特色的文化”记录下来,只为子子孙孙还能记得这个地方,只为给专家们提供更多有用的历史参考信息。”刘映升说。
相关新闻>>
帮助老人渡过难关
今年3月,刘映升老人突然罹患肝疾,并发展为肝脏衰竭,急需救治和帮助。 因为敬这一份三十年的坚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出倡议,愿朋友们一起伸出援手,帮助刘映生老人渡过难关。也愿刘老师早日康复!
1,通过银行卡转账捐款(开户行:建设银行重庆北碚支行碚峡路分理处,6217 0037 6003 3330 366 刘刚 )
2,通过支付宝捐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顾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