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深阅读丨职业旅行者:天天满世界耍,还把钱赚了
2015年11月,高超在阿富汗玛扎里沙里夫。
2017年10月,蒋大敏在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边境的维多利亚瀑布。
2017年1月,邓深在智利复活节岛。
“我看到的世界和你们不一样。”这是台湾媒体人、知名旅行家眭澔平写过的一本书的名字。他曾放弃当红电视主播和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开始独自环球旅行,20多年间走遍了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媒体评为“最让人羡慕的人生”。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人,不循规蹈矩,没有一份“正经”工作,他们把家当装进行李箱,最大的开销是国际机票,一年有300多天在世界各地旅行。
他们有一个名字叫“职业旅行者”,过着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的人生。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些川渝职业旅行者的故事。
他们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4月11日晚,32岁的重庆小伙高超今年第一次回家,在临江门和他所在的一个旅游交流微信群的群友AA制吃了顿火锅。群里都是喜爱旅行的人,但大多也都是趁着每年春节国庆出去两趟。
“还是你娃安逸!来,兄弟,再干一杯!”在渝中区一家国企负责市场运营的张轶已有些醉意,举起一瓶啤酒递给高超,自己也一饮而尽。“一年到头很少落屋,全世界都是他的家。”张轶看高超的眼神充满向往,但又摇了摇头,“佩服是佩服,但要是让我像他这样,肯定做不到……”
每次高超回重庆,群里都要发起这样的聚会,一起听他摆路上的见闻。在大家眼里,高超的生活既让人羡慕,却又难以企及。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买房买车,恋爱结婚生小孩,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也通常在30岁之前一一完成。高超偏偏不。
吃完火锅的第二天,高超就去重庆出入境管理中心申请了第五本护照。这也是他此次回家的最主要目的。前四本已盖满136个国家的签证或出入境章,所以被圈内朋友称为“130哥”。
从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及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高超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找工作,而是开始了环球旅行,9年来一直在路上。每年平均飞行5万公里,加起来大概可以绕地球12圈。南极、北极、叙利亚、阿富汗、委内瑞拉……你能想到的难以前往的国家和地区,他几乎都去过了。
成都姑娘邓深本月来重庆见朋友,站在千厮门大桥上,面对洪崖洞的璀璨夜景,忍不住连声赞叹。邓深读大三时通过交换项目到了德国,留学期间外加本科毕业后的间隔年,一边打工一边走遍了欧亚非大陆。毕业后很向往最遥远的南美洲,于是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在当地学会西班牙语后攻读硕士,一边做兼职导游,一边走遍了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研究生毕业后,她开始了漫长的环球旅行——6月—9月在凉爽的非洲,11月—次年3月在南美,不同的时间选择去往气候最舒适的国家。
对这个世界深度“上瘾”
某旅行网站的宣传语是“对这个世界上瘾”,描述的也是这些职业旅行者的状态,他们都属于深度“上瘾者”。
成都姑娘邓深来自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上大学前没出过远门,当年港澳游很火的时候,也想跟同学一起去,但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未成行。她自己认为,起初的旅行,可能有一部分是出于心理补偿。但在旅途中,她发现了自己的很多改变,变得见多识广,处变不惊,不会在琐碎事上纠结,因为知道自己的退路在哪里,这个娇小的女孩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背后还有整个地球在支撑。”
而重庆妹子蒋大敏觉得旅行让她学会了生活中无法切身体会到的人生哲学,很享受这个过程。她以前的工作是会计,工作了几年觉得一直在反复做同样的事情,辞职后每天在不同的山川河流看不同的日出和日落,她觉得,旅行不是另外一种生活,而是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不觉得这是一条歧途,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终点,只不过有人选择国道,有人选择高速,而我选择了幽静小道……”
对高超来说,放空的感觉实在太棒了。他曾在江北一家建筑公司实习了两个月,经常加班,晚上七八点下班后还要挤公交回家。而现在,在某座陌生的城市,悠闲地逛逛当地农贸市场,回旅店自己做来吃,而不是打卡式匆忙的旅游。“长途旅行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了。”
在路上走着就把钱赚了
在埃及的夜市,看到各色小吃,蒋大敏突发奇想,买来面粉和面擀皮,白菜、蘑菇、洋葱和鸡蛋做馅,包了上百个饺子,摆摊叫卖。当地人对这种中国传统食物特别感兴趣,一小时就卖完了。不仅认识了新朋友,更重要的是,还赚到了一周的生活费!
一边玩儿一边就把路费赚了,这是职业旅行者的特点。通常每到一个地方,大敏就会留意有什么特色产品,比如埃及的虎牌膏药、伊朗藏红花,亲身测试好用,就推荐给朋友,顺便赚一点跑路费,“量大的话基本上能把生活费找到。”
对于职业旅行者来说,没有固定工作,收入来源目前最普遍的就是代购。高超的朋友圈里,也能看到不少代购信息,土耳其玫瑰水、印度抗癌药等,有的是亲力亲为,有的则是委托当地朋友寄回国内。
还有一类是工作存款,比如邓深就把课余打工和兼职挣的钱作为旅游启动金,同时也尝试新的方式。2016年,她特别想去南极,但船票昂贵。于是她通过朋友圈和微博发布出行的消息和路线,召集了7名同路客人,自己当导游和翻译,客人则分摊她的船费。此后,她用相同方式去了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旅行为生
高超每次出门前,都会做相当周全的计划,比如当地是雨季还是旱季、气温、签证条件等问题。还需要具备管理运筹金钱的能力,长时间旅行讲求“细水长流”,要尽量精打细算。
那么,成为职业旅行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第一,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在路上久了什么事都会遇到,调节情绪的能力很重要。遇到困难,能够自己解决而不是沉浸其中。
第二,跟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高超就在旅行中总结出和各个地区的人打交道的方式:比如欧洲人外热内冷,有时候他们的示好其实只是一种礼貌,实则保持着一定距离,要学会判断。南美人天性热情,幽默喜欢开玩笑,所以他们的话不能全信,如果都当真了可能会造成一定误会。
第三,语言。对于大部分时间在路上的行者来说,会当地语言能很快交到朋友,也能体验到更多乐趣。邓深在德国、秘鲁都念过书,因此除了英语外,还熟练掌握德语、西班牙语,以及其他10种语言的基础对话。“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此外,身体强壮,肠胃好,适应环境能力强也是职业旅行者必不可少的条件。
难以迅速回归“正常”生活
连续9年的旅行后,高超也在考虑慢慢“回归”。“但肯定不是一下就回归正常生活,而是通过旅游方面的特长创造财富。”他也开始尝试为身边的朋友设计私人旅行路线,走的都是比较冷门的目的地,比如阿塞拜疆、格鲁吉亚。
邓深身边喜欢旅行的朋友很多,她发现他们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一旦回归社会,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于是,邓深尝试将热爱的旅行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最近,她受到某游轮公司的邀请,将成为一个环游世界88天、从南极到北极的旅行团领队,并计划做一个小型的纪录片。邓深在游历120国之后,也在准备重新回归学习与生活。她目前的想法是从职业旅行者过渡成为私人环球旅行定制策划兼翻译。
她提醒,短期旅行是一种调剂,而当旅行成为生活的大部分时,心态就和度假应该有所不同。并不仅仅是为了放松,吃吃玩玩,更多是为了增长见识,学习各种语言、文化,提升情商和智商。要在旅途中不断学习,保持上升的状态。
他们走在路上>>
酸楚和风险
人们往往只看到终日在外面旅行美好的一面,却很少知道背后的艰辛。
蒋大敏在埃及被精神病患者打过,她一边往旅店走一边委屈地大哭,却毫无办法。在外面久了,会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有一年除夕,她将一袋在国外买的过期好几个月的麻辣香锅调味料,加上郫县豆瓣酱拌在一起,买来蔬菜和肉烫着吃。虽然味道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她就假装是在吃火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
去年在纳米比亚出车祸遇难的旅行者叶子,高超也认识,他也担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正是这种危机感,让高超的自我防范能力特别强。“我不完全赞成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多人说,不做计划的旅行会遇见惊喜,是这样,但同时也会遇到危险。”但有的危险还是猝不及防,他在巴西街头差点被持枪歹徒抢劫,狂奔了十多分钟才脱险。他去阿富汗时,就直接屏蔽了家人的朋友圈。
婚恋观
“听说重庆男孩子不错哦。”在千厮门大桥上,邓深扭过头来,认真地说。长相甜美乖巧的邓深目前还是单身,虽然不停地在世界各地行走,但并不排斥谈恋爱。这个学霸级的美女旅行家欣赏情商高的男孩,“男人有头脑,说话办事让人觉得舒服太重要了,相处起来会很舒心和温暖。”当然,他也得喜欢旅行,如果一个只爱宅在家的男孩子,必定很难有共同语言。
蒋大敏在路上遇到过一个让自己心动的菲律宾小伙,向对方表白,却被婉拒。但姑娘还是很开心,因为一直在不同地方行走,错过了就很难再遇见,尽量不让自己留遗憾。
在高超看来,可能很少有姑娘能忍受另一半大部分时间在世界各地“晃荡”,所以两个一起旅行当然最为理想,但高超很理性地补充说,前提是两人必须都要具备赚钱的能力。
收获
高超30岁生日那天,正好在南极游船上。晚餐时,船员们突然全站了起来,齐声唱生日歌,推出一个放有生日蛋糕的餐车,送到高超面前,现场100多位乘客一起拍手祝贺,用不同的语言对他说“生日快乐”。吹灭蜡烛那一瞬间的幸福,驱赶了远离亲人朋友的孤独感。
走到土耳其凡城时,大敏的“沙发主”是小学历史老师,邀请她去学校给孩子们分享中国文化。刚到学校,一大群学生就围拢过来,孩子们开心坏了,欢呼着把两人簇拥在其中。课堂上,大敏分享了旅行经历,并隆重地把家乡重庆介绍给孩子们,这所学校的师生不再只知道中国有北京上海。下午又去了另一所学校,跟着老师学土耳其旋转舞,给大家跳傣族孔雀舞。
十年来,邓深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对世界的认知更完整,和不同国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情商和智商得到巨大提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