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杆枪,引而不发,等待最好的时机。
吐气,呼气,吐气,呼气……一呼一吸本是人生而自来的本能,此刻却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就在吐气和吸气的那一个不到0.1秒的空档,5.8口径的子弹累积了庞大的力量,人、枪管、目标,中间的空气形成一道笔直的通道。
下一刻,目标中心,已然是一个弹洞。
这是由重庆市特警总队拍摄的微电影《我是狙击手》中的一个片段,也是队里所有狙击手每天训练中的一个片段。这部由真人真事改变的微电影,也是这些狙击手的成长经历。
电影:其实更像一场模拟演练
狙击手。战场上,这是一把神出鬼没,杀伤敌人的利刃;和平年代,这是处置暴力犯罪,守卫平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部《我是狙击手》,用写实的手法讲述了狙击手们的成长过程。短短9分多钟的影片,没有夸张的情节和炫目的特技,却丝毫不输各种大片,原因只有一个,“真实”。
影片中所有的狙击手演员都是本色出演,主演高龙就是特警总队突击组的队员。一个非专业的演员,能否演好这个微电影?“这不需要演,因为日常工作就是这样。”对于这个问题,高龙觉得自己全程都没有在“演”,实在要说,他觉的这更像是一场模拟演练和日常训练的结合。包括在剧中的心路历程,这些他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所以信手拈来。
当然,对于角色的把握,高龙坦言还是取了经的。整个微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角的原型,就是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熊树林。
原型:特警总队里的“大熊”
在队里,36岁熊树林有个响亮霸气称呼,“大熊”。
2010年,一个夏日,南岸区弹子石某个民房。一名男子持刀劫持人质,情绪激动。围观者越来越多,劫持者挥舞着尖刀,疯狂叫嚣。熊树林作为狙击手出警,并按照指令在附近房屋找到最佳射击位置,迅速隐蔽。
谈判长达一个多小时,劫持者根本不听警方的警告,不断威胁要和人质同归于尽。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劫持者死死勒住人质脖子,锋利的刀刃已在人质脖子处划出血痕,人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请示上级后,熊树林趁劫持者注意力稍不集中的瞬间,果断扣下扳机。子弹打在劫持者后脑中间中心位置,对方应声倒地,人质获救。
2011年4月20日,重庆市长寿区晏家镇成功解救人质,熊树林击毙犯罪嫌疑人一名,荣获个人三等功。2013年7月2日,重庆市巴南区跳石镇成功解救人质,击毙犯罪嫌疑人一名,荣获个人二等功。
当狙击手近20年,熊树林多次参与追击逃犯、解救人质、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作为特警狙击业务带头人,他还为特警总队累计培养了多名狙击手,现在在职的狙击手,几乎都是熊树林的徒弟。
开枪,意味着承担一切后果
开枪,无论是否击中,都意味要承担着这一枪之后的后果。
没击中或仅仅击伤,任务失败,可能导致行凶者被激怒,伤害人质,甚至导致更大的伤亡。击中了,意味着这一枪,结束了一条原本鲜活的生命。
熊树林三次执行任务后,都是一个动作:收起枪架拿起枪,转身快步离去。
看似干净利落,甚至略带潇洒,却没人知道每次任务中开枪后,熊树林在起码一个月的时间里,晚上睡觉绝不关灯,甚至有时要开着电视到天亮。
怕黑,怕安静,怕想起来,怕一个人独处……熊树林说,这些都有,但具体的原因,他也不愿说的太细。
“特警是也人,是人就会敬畏生命。”熊树林说。
训练:苦练只为子弹能救人
练林和今年26岁,14警校毕业进入特警总队,是熊树林的徒弟,担任狙击手两年时间,是公认的“好苗子”。
练林和刚开始训练时,有时候甚至一天要做三组俯卧撑,整整450个。一天下来,饭碗都端不起。这还不是全部内容,除了日常的体能训练外,每天每个狙击手都一定要至少打一发子弹,保证对实际射击不生疏。
熊树林说,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天赋和后天努力各占一半,此外还要看队员的心理素质和状态,不过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也根本不会被选上。
“我不敢说我是队里视力最好的,但肯定都不差。”指着50米开外的一辆红色小轿车,练林和清楚的把车牌号报了出来,而且自信满满地表示,给他一把狙击枪,他能够轻松把子弹打进车牌尾号“6”的圆洞洞里。
这在熊树林看来,还只是小儿科,对于他和队里80%的狙击手来说,50米开外,两枪打出一个弹孔,这是都是普通操作。
熊树林说,培养一个成熟的狙击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这还是在保证坚持日常高强度训练的情况下。而所有的训练,都为了保证执行任务中,那一发子弹的准确性。“就像电影里说的,我们没有退路,因为我们是这个城市,最后一道屏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