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抖音”就让重庆火了?答案可没那么简单!重庆旅游竟还加了这些...
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重庆旅游发展大会16日召开。重庆旅游发展一个新的“旺季”,到来了。
旅游,不仅仅是一次去远方。出行、赏景、购物、娱乐、运动甚至研究学习,旅游是我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一种追求与体验。
旅游,不仅仅是旅游业本身的一种“自循环”。商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交通设施建设与利用,旅游是一项开放性的大产业、大事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载体与平台。
从业态、产业到服务、体制创新,“山水之都.美丽重庆”正在迈向“旅游+”的新时代。
山城夜色怡人。苏思 摄
今年元旦,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
重庆市旅发委负责人刘旗向全球发出旅游之邀,
山城美景聚焦了世界目光。
五一小长假,
“网红重庆”吸引1735万人次来渝打卡,
洪崖洞、千厮门大桥“人山人海”。
据携程网的大数据统计,
重庆旅游热度跃升全国第三,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江北嘴金融中心。牛强 摄
在“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引领下,重庆对标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从相对传统而封闭的“自循环”,向更为开放的“旅游+”转变,着力打造高品质旅游,全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开创全域旅游新局面。
业态+:高速路+旅游、研学游、运动游旅游新业态全域开花
重庆旅游业随着改革开放发端而起步,40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从旅游短缺型城市到旅游大市的历史性跨越。
与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广西、海南、西藏等旅游大省(市、区)一样,重庆全域旅游实践全面发力,催生出大量旅游新业态。
冷水服务区自驾营地的星空房。
5月13日,上海自驾达人张嘉明驾车沿沪渝高速进入重庆境内,连续多天开车,让他一脸疲态。在冷水服务区,“中国高速第一自驾营地”的牌子引起他关注,“难道不下高速,也能找到地方休息”?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嘉明推开营地大门,木屋、房车、钢架幻影球客房、集装箱房、北欧式膜结构帐篷等住宿设施一应俱全,还配有露营、摄影、运动、篝火、烧烤等休闲娱乐项目,活脱脱一个度假休闲目的地。
重庆高速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自驾营地 罗斌 摄
原来,该营地是重庆高速集团创新推动“高速路+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快进慢游”综合交通旅游网络的探索性成果之一,属全国首创。
张嘉明当即决定住宿一晚,获得极佳旅游体验。
如果说“高速路+旅游”新业态还相对“小众”,南川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则把目光锁定在千亿级市场新蓝海——研学旅游上。
南川“金佛山上,杜鹃花开”。
4月28日,南川区举行“金佛山上,杜鹃花开”研学旅游首发仪式,在全市率先奏响“旅游+教育”研学旅游号角,并针对不同年龄学生段推出“红色、蓝色、绿色”三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包括第二课堂金佛山科学营地、昆虫博物园、古杜鹃公园、喀斯特展示中心、古佛洞等15个研学旅游目的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研学旅游即将处于爆发期,市场价值超过千亿,成旅游领域新的蓝海和发力点。
此外,武隆、合川、江津、綦江、开州、云阳、石柱等多个区县,均以全域旅游为牵引,创新推出运动旅游、低空旅游、中医药旅游、房车旅游等新业态。
产业+:商业、房地产开发、交通设施、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不仅要从空间,更需要从产业角度来认识理解。” 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教授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全域旅游,需要大力推进“旅游+”,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
千厮门大桥与洪崖洞风景区。 苏思 摄
今年五一假期,网红景点洪崖洞可谓人气爆棚。该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旅游+”项目,当年有11家企业参与竞标,大多是房地产企业。小天鹅集团凭借巴渝文化的挖掘、商业管理、地产开发并重的理念,获得招标方认可,拿下该项目。为把具有巴渝特色的吊脚楼风貌完美呈现出来,设计方案做了近万次修改,最终打造出一个全国网红,540户商家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
深受外地游客喜爱的长江索道。 郑宇 摄
长江索道是我市又一个知名“网红”打卡地,也是一个“旅游+交通”经典项目。它原本只是连接渝中和南岸的一个交通工具。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重庆城市交通条件改善,长江、嘉陵江上多座桥梁建成投运,索道客流急剧下滑,面临拆除危机。
索道公司借鉴景区索道运用模式转型发展,机遇随之而来,并成为《疯狂的石头》、《极限挑战》、《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多部影视剧和娱乐节目取景地。现在,它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公具,更变成了国家4A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430多万人次。
万盛奥陶纪公园的天空悬廊。
万盛奥陶纪公园则是典型的“旅游+地产”项目,总规模约5000亩,建成地质公园、特色酒店、精装公寓、全景洋房等,并配有天空悬廊、极限飞跃、悬崖秋千、高空速滑等游乐设施。营销总监邹玥称,五一假期,该景区同样是人气爆棚,客流量一度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被迫采取限制性措施。其地产项目,因实行购房送终身免费游园政策,房价较周边楼盘贵300元/平方米以上。旅游与地产双促进效果明显。
万盛探索“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也取得良好效果。他们举办了“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中国•重庆万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凉风国际塘钓积分赛”“拳力联盟•WBO职业拳击系列赛”“全国徒步大会重庆万盛站”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的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并推出体育旅游六大精品类型、14条精品线路。
我市以“旅游+”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农业、工业、交通、体育、卫生、健康、科技等插上“旅游”翅膀,不仅给旅游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从融合产业中获取更多资源,还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较大提升了综合价值。
服务+:购物、质监、交通、环境让旅游成为高品质生活体验
旅游,说到底是一个用户体验过程。一趟美好的旅游体验,会让旅行者产生下一次旅游的念头;相反,一趟糟糕的旅游体验,就会成为下一次旅游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体验的好坏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兴衰。
如何积极关注、及时回应游客的意见建议,切实推进“服务+”,形成高质量旅游、高品质生活体验,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需要。
万盛经开区金兰坝,生态养鱼池和梯田在阳光映下呈现斑斓色彩。 通讯员 傅剑川 摄
万盛经开区建立了“1+3+N”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推动旅游执法管理从单一部门行政管理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包括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巡回法庭等执法管理机构;整合物价、商务、工商、环保、交通、质监等涉旅部门力量,联动执法、齐抓共管;在监管机制上,常态化开展明查和联合执法检查,每月组织暗访,每月开展满意度测评,建立诚信经营体系等,推进旅游市场秩序常态化治理,不断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
南川金佛山
南川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中;设立南川区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和南川区旅游综合执法支队,持续开展全区旅游联合执法,以金佛山景区为重点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举办重庆市乡村旅游创业培训班、“南川区第二届金牌导游”大赛等,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綦江区古剑山玫瑰园玫瑰盛开。 通讯员 夏昌铭 摄
綦江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游客满意作为最高追求,编织“一张网”构建综合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旅游发展合力化、旅游要素链条化、旅游产业升级化,包括打造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升级版、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升级版、全力推进“厕所革命”等,利用“智慧全域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景区视频监控、景区门禁数据、景区停车数据、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等数据信息,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轻轨2号线李子坝站,列车穿楼而过。 熊明 摄
渝中区推进了李子坝观景平台等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洪崖洞、湖广会馆、长江索道等景区周边指示标识、停车位、免费WiFi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探索推广大数据智能化在旅游票务、推介、流控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同时,加大保洁力度和清扫频率,做好网红景区周边房屋雨棚、楼顶治理,并加强景区消防、交通、食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更好地引导人流、车流。
南岸区苏家坝立交蜿蜒盘旋在夜空中。 谢智强 摄
南岸区正设计苏家坝立交观景平台,加快实施融侨720度旋转立交、苏家坝立交、江南隧道的景观提升工程,并建立辖区网红景点数据库,梳理各类潜质资源81处,已着手开展项目论证等。
精雕细琢提升旅游品质,目前我市各区县在行动,只有这样重庆的旅游才能红上加红。
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部门联动体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全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金钥匙’,是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模式。不过,新思路、新模需要新的体制机制。”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称,站在全域旅游发展视角,过去由单一部门、单个景区唱“独角戏”的格局,显然不再适应全景式规划、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新需求。
体制机制创新,就成了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我市各地在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
万盛经开区石林镇,蜿蜒的公路盘山而上,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开发。 通讯员 傅剑川 摄
以前,万盛经开区是一座资源型城市,“一煤独大”对地区经济贡献率一度高达80%左右,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成为当地最迫切的愿望。而旅游业就成为万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领域。
实践中,万盛全力推进了全域旅游发展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监管机制、营销机制、统计机制、研究机制等“体制+”改革创新,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在创新领导体制上,建立党政统一领导、综合协调,部门工作联动、顺畅高效的工作体系,从顶层设计上确保全域旅游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如成立了经开区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了经开区党工委旅游工委、建立了全域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在创新投入机制上,丰富投资主体,基本形成以国有平台公司投入为主体、财政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全域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以及以国有、民营以及混合所有制资金投入所组成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等。
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人面石景观。万难 齐岚森 摄
綦江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发展旅游业的愿望同样迫切。该区采取了“一张图”勾勒、“一盘棋”推动、“一体化”打造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突出规划引领,健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项目规划“三位一体”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结合“天作水墨画、地合大盆景”地理特征,明确“綦彩画廊、三养綦江”主题定位;突出党政主抓,坚持工业“壮筋骨”、旅游“强血肉”产业发展思路,成立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将旅游业纳入“四区一城”建设总体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结合起来,以点串线、由线及面推动旅游全方位、全领域发展,形成旅游产业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南川区南城凤嘴江城区段一片碧水风光。通讯员 甘昊旻 摄
南川区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构建起现代旅游治理体系,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各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出台旅游项目投资优惠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支持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开展全区城乡建设、土地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多规合一,委托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开展全区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等。
渝中、奉节、江北、沙坪坝等区县同样着力解决了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各种狭隘的地方、部门和个体利益,加快形成共建共享共治旅游的良好发展格局,充分激活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
原标题:一个“抖音”就让重庆火了?答案可没那么简单!重庆旅游竟还加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