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干货多多!看这5位区县委书记升级旅游亮啥高招?

重庆日报2018-05-30 10:23

中共长寿区委书记赵世庆:做好长寿文章,打造三大百亿景区

1.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长寿区是全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区市县,历史文化悠远厚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休闲旅游胜地,“长寿·人人向往”日益深入人心。刚召开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科学部署全力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为长寿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明确了实践路径。我们将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大会精神,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做好做活“长寿”文章,推动旅游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高质量全域旅游转变,打造长寿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努力建设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示范区。

坚持以文化为魂,打造人文旅游升级版。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我们将深入挖掘“长于文、寿于和”的长寿人文特质,融入并串联起天赐长寿湖、菩提长寿山、滨江长寿谷三大百亿级景区,打造全国独具影响力的长寿文化大观园。天赐长寿湖景区将充分发挥“全国特色小镇”长寿湖镇和“国家4A景区”长寿湖两块金字招牌效应,加快建设恒大旅游特色小镇、远恒佳重庆公学等重点项目,着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菩提长寿山景区将集中打造菩提山——长寿菩提古镇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加快建设“长寿三贤园”、禅修学院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中华寿源”体验旅游目的地。滨江长寿谷景区将启动实施长寿三倒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等项目,打造长寿谷滨江文化走廊、长寿历史文化体验区、城市峡谷公园等项目,建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大峡谷旅游综合体。

坚持以健康为本,打造康养旅游升级版。我们将坚持旅游业发展“两条腿”走路,发挥“旅游+”的无穷潜力,充分发掘长寿一二三产业蕴含的健康因子,着力把康养旅游培育发展成长寿旅游的新特色新亮点。积极打造“中华名果”长寿柚和长寿湖、大洪湖有机鱼等特色健康农产品,大力发展观光体验游和健康美食之旅。依托国家级长寿经开区和市级特色长寿工业园区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引进培育生物制药、健康食品、健康管理等企业,有效连接一三产业,努力做长健康产业链条。依托长寿湖、大洪湖两大湖泊,加快建设重医附三院康养中心、长寿村度假组团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养老、康复等产业,努力使长寿成为康养宜寿之地。

坚持以慢城为纲,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我们将以打造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为契机,将慢生活理念导入乡村旅游,加快完善“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橘香福地·长寿慢城”,形成现代农业旅游园区,着力打造西部第一“慢城”名片。加快建设十里柚乡·百里花海、橘香悦动村、田园乐温、清迈良园等田园综合体,努力打造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慢城项目群。深化“长寿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加快建设紫耘花乡、复园原乡、菩提文乡、黄草山乡、科技农乡、长寿柚乡、五华云乡、洪湖渔乡、寿湖果乡,着力打造国内知名、市内著名的“长寿养生乡村旅游目的地”。

坚持以绿色为底,打造生态旅游升级版。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保治理力度,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寿的良好环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天赐长寿湖、菩提长寿山、滨江长寿谷等绿水青山切实转化为金山银山,让长寿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坚持“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让生态文明之花在长寿绚丽绽放,为八方游客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贡献长寿力量。

中共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升级全域旅游,抓点连线成面

2.jpg

江津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按照市委书记陈敏尔对重庆旅游发展提出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要求,做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三篇文章,整合资源禀赋,促进全域旅游上档升级。

以四面山为龙头,推动区域美美与共,做好“生态美”文章。坚持城乡联动,以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布局和构图设计,抓点连线成面,全面提升旅游元素和美丽指数。确立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乡村旅游区、北部都市旅游区的“三大功能板块”空间布局。推动重庆江津、四川合江、贵州习水、赤水四地渝川黔旅游金三角的深度合作。明确四面山5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山双核”体系,将相关7个镇纳入大四面山旅游区一体化发展,实现由只靠四面山唱“独角戏”到周边资源共跳“集体舞”的转变。加快通道建设,今年6月底四面山高速建成通车,届时渝川黔三地高速公路将直接通达景区,重庆主城到四面山景区只需1.5小时车程。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专项投入1.3亿元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取缔关闭,深入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新建一批城市公园。

以“旅游+”为引擎,推动产业接二连三,做好“产业兴”文章。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手抓景区景点建设,一手抓多样多彩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响旅游产品品牌。突出文旅融合,打造爱情文化游、古镇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抗战文化游,增强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借助爱情天梯经典故事,坚持举办“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打造“浪漫江津”旅游主题形象。坚持举办荣获“节庆中华·传统节庆奖”的中山古镇“千米长宴”,打造全国知名的传统文化活动。抓好西南第一庄园会龙庄、千年古观朝源观等文物的保护开放,抢抓重庆沿江影视产业发展机遇,打造白沙文化影视旅游产业。突出农旅融合,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园区变旅游景区、农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规划布局一批集吃、住、游、赏、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业态,依托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示范区,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发展格局。发挥富硒资源优势和重庆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生态硒城”“中国富硒美食之乡”品牌效应,推广长寿文化和健康休闲旅游。打造四面山健康疗养型特色小城镇,利用四屏镇青堰村367户1067人中有39对双胞胎的独特现象,办特色双胞胎文化节,建设双胞胎民俗文化村,加快开发相关产品。

以改革为动力,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做好“百姓富”文章。积极探索打通城市资本进入全域旅游的通道,着力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石门镇李家村为试点,按照村集体出资、各村民小组依托集体资产组建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筹资的方式,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让农民变股东,公司重点参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开办农家乐等旅游事业发展,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成立民宿协会,推动民宿品牌化建设,启动四面山镇洪洞村胡家咀和四屏镇青堰村约8000平方米民宿试点项目,盘活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力争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160亿元以上。

中共南川区委书记丁中平:书写“金”美篇章,打好5张王牌

3.jpg

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重庆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性节点。如何把这次大会精神迅速落到实处,凝神聚力、精准发力,把旅游这项“美丽”事业搞得红红火火,使南川成为“行千里·致广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增“颜值”、添“风韵”,是需要深入思考和亟待突破的课题。

5月3日,陈敏尔书记调研南川时指出,南川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要提高金佛山的含金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得天独厚的“三优”禀赋,为打造南川旅游升级版奠定了坚实基础。打好“五张牌”、唱响“四季歌”、完善“快旅慢游”服务体系等,为提高南川旅游含金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按照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要求,我们将立足金佛山资源禀赋的稀缺性和独特性,突出全域旅游方向,推动景城乡一体化发展,书写南川旅游的“金”美篇章。

精读一座山,向金佛山要含金量。金佛山被誉为“植物麦加”“东方阿尔卑斯”,具有世所罕见的喀斯特桌山地貌,是一部古老而博大的“大地之书”。充分挖掘金佛山的科考、观光价值,吸引国内外游客领略“大地的餐桌”世界奇观,享受“一眼万年”、美轮美奂的旅游盛宴。实施“金佛山+春夏秋冬”旅游产品提升行动,全力打造赏雪滑雪、避暑休闲、中医药健康养生、山地户外运动、禅修文化五大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春赏高山杜鹃,夏享避暑天堂,秋观层林尽染,冬品南国雪原”的全季节体验。把讲好文化故事贯穿于金佛山旅游开发全过程,突出竹(方竹)文化、茶(古树茶)文化、中药文化、佛文化,让金佛山“活”起来。

深耕一座城,向城市景区化要含金量。围绕“城区即景区”理念,把城市作为景区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到南川就到景区”的城市印象。在城市建设中,尊重自然、道法自然,依托“三江六岸”亲水景观和三大城市公园,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亲山亲水亲自然。注重保护和开发尹子祠、龙岩城、“三线”遗址等历史文化,让南川成为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围绕“好看好玩好吃好购”,打造滨河特色商业风情街区、金佛山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聚集人气、财气。

心居一片田,向农旅融合要含金量。立足国家生态农业大观园区位优势、资源特色、民俗底蕴,深度挖掘与《红楼梦》“大观园”的文化契合,提档升级“十二金钗大观园”,以田园牧歌式的解读,圆游客“千古一梦”,打造重庆乡村旅游“一朵金花”。以“十二金钗大观园”为引领,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大力培育赏花采果、运动健身、中医药养生、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形成一镇一品、百村百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让游客到乡村寻找乡愁、体验“慢生活”,让乡村成为都市人的心灵家园,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统筹一盘棋,向景城乡一体化要含金量。按照“景城一体、景村一体”理念,将景区、城市和乡村通盘考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服务,以金佛山景区、“十二金钗”大观园为两极,以城区为联结点,构建“金佛山-城区-大观园”景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带,推动景城乡错位发展、融合互补,彰显自然之美、山水之美、人文之美,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让金佛山成为避暑优选地、南方国际化冰雪运动基地,让大观园成为都市人“5+2”生活方式目的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旅游领域深度应用,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积极培育“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让游客进得快、游得慢、留得住、玩得好。以参演《魅力中国城》为契机,景城乡一体,国内外联动,擦亮南川旅游“金字招牌”,让南川走向世界、世界走进南川。

中共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创建“五区两遗” 提升“两江四岸”

4.jpg

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之举。中央有决策部署,市委有具体安排,巫山要落地见效。我们将坚持把发展旅游作为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双赢的结合点,把握全域旅游新方向,打造巫山旅游升级版,展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之美,唱响“红叶恋城·神女巫山”,让八方游客在巫山“行千里·致广大”,推动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

一、城市围绕旅游建,力争“处处是景”。作为旅游城市,城市建设就要处处考虑旅游需要,体现旅游因素。为此,我们将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现代化旅游城市。以巫山县城为枢纽,加快建设“两江四岸旅游新城”。突出山、水、桥、城、绿、灯和文化等元素,提档升级高唐移民新城;突出旅游接待配套,加快建设江东新城;突出产城融合,推进早阳新城和边贸中心建设;突出夜景观光,内涵开发南陵古镇。以精品景区为核心,提档升级“巫山旅游核心竞争力”。坚持“建点、连线、成面”的思路,加快创建“五区两遗”(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神女景区、当阳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梨子坪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同步将神女景区打造成国家旅游度假区,推进龙骨坡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造以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女景区、当阳大峡谷为代表的精品景区集群,策划推出峡谷群落、神女文化、远古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同时见缝造景,加快实现景点景区全域覆盖。以乡村景点为补充,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田园乡村”。推进“一心四片三圈”乡村旅游建设,打造“一乡一景一味一礼一节一品”,因地制宜发展文化类、生态类、景观类、产业类等多类型旅游小镇与旅游村落。

二、产业围绕旅游兴,促进“相融相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将深入实施“旅游+”“+旅游”,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旅融合。着力实施文旅融合“五个一批”工程,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巴蜀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等特色文化,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深化农旅融合。依城、依景、依通道布局具有观光体验价值的产业,推进“1+3+2”(山羊+烤烟、脆李、中药材+柑橘、干果)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景观化,壮大农耕体验、回味乡愁、养老养生等业态,让乡村旅游火起来。深化商旅融合。提档升级高唐美食街等特色商旅街区,培育开发特色驿站餐饮、情景零售等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巫山好礼”旅游商品品牌体系,让旅游消费热起来。深化林旅融合。加大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规格打造巫山红叶精品植物园,着力打造森林康养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让生态环境美起来。

三、要素围绕旅游配,以求“精益求精”。现代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生活体验。为此,我们将在巩固传统配套要素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新需求,打造旅游服务升级版。

四、宣传围绕旅游抓,实现“名利双收”。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此,我们将全方位深化旅游宣传营销,让巫山旅游声名远播,让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五、全县围绕旅游动,推进“共建共享”。每个单位、每家企业、每位市民都是旅游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只有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才能共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中共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转型康养,绿色崛起

5.jpg

抢抓全市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的大好机遇,石柱将牢牢把握“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紧紧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精准聚焦“风情土家·康养石柱”形象定位,大力实施“康养+”战略行动,全产业全领域全地域发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业,全力打造全国著名康养胜地。

坚持生态优先,筑牢旅游发展基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六项原则”,正确把握“五个体系”,把保护生态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严守耕地、林地、森林三条生态红线,大力实施国土、乡村绿化行动,全力保护好龙河、长江石柱段“两河四岸”,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让石柱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石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1公里”“5公里”限制政策,加快修订产业投资禁投清单,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不搞破坏性开发,厚植绿色优势,夯实生态根基。

推进业态融合,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要求,立足石柱特有的“六度”禀赋,深化“六养”要素,在农旅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下真功夫,不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以高山、森林、草地、湖泊、河流等景观为依托,建成莼乡休闲观光度假区、高山农业休闲区、特色村寨休闲体验区、城周采摘体验休闲区,着力打造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万寿山等风景宜人的“观养”胜地。以土家康养小镇、休闲旅游地产、康养主题酒店、民宿旅游、乡村民居等为依托,开发一批高端旅游地产项目,着力打造“住养”的世外桃源。以特色土家文化和巴盐古道、银杏堂、三教寺为依托,培育巾帼土司城、西沱古镇等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文养”的静谧之地。以莼菜、中蜂等绿色有机食品和土家摔碗酒、土家咂酒等特色饮食文化为依托,全方位挖掘康养菜品、推广康养美食,着力打造“食养”的风味长廊。以高山温泉、中医康复等为依托,开发冷水雪原温泉康养度假区,高标准建设重庆市康复医院、黄水疗养示范基地标准化国医馆,着力打造“疗养”胜地。

注重全域统筹,共绘城乡一体画卷。坚持以“全域康养”为主线,统筹推进旅游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一山一水一景点”“一城一乡(镇)一景区”。践行“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理念,依托独特山水、土家文化和区位特征,加快建设黄水森林康养小镇、西沱历史文化名镇、冷水康养特色小镇、中益中华蜜蜂小镇等特色小镇,培育康居游共融、人景城共享的土家风情旅游小镇集群。将发展旅游与振兴乡村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民宿民居打造、传统村寨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耕文明保护、乡风文明培育“六大行动”,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农业主题观光园、康养生态园、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景观带,全面推广“黄水人家”和森林人家,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变成聚宝盆。

强化宣传营销,全力提升品牌形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推进康养品牌建设,加大康养名片推介力度,不断提升“康养石柱”社会认可度、市场影响力。全力推进黄水国家级度假区、大风堡—太阳湖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品牌创建,全面提升旅游品牌竞争优势,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8个。全面推进康养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旅游环境质量体系,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着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大力实施广告精准投放、区域协作互推、精品线路推广、组团政策奖励“四大行动”,高质量举办中国·重庆石柱康养大会,结合“24节气”策划开展一批主题活动,努力形成“一月一景、一季一韵、四季康养”新格局,全面提升康养休闲生态旅游吸引力、知名度。

原标题:全力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区县委书记谈

责编郑亚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