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作文让人无从下手?专家教你这样多拿分!
上午11:30,随着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2018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今年的材料作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早前报道>>快看!重庆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出炉)。这段材料的主旨是什么?考生该从哪些方面立意?上游新闻记者邀请了几位名师对作文进行了点评。
材料隐藏丰富的立意角度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荣维东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荣维东说,今年重庆高考作文采用的是全国二卷,这道题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历史事件。材料内涵丰富,在精心取舍编撰的题面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立意角度和意义空间。
我们在确定立意的时候,关键是读懂材料的起承转合关系和关键词句,从而准确确定材料蕴含的最确当意思。应该进行一番逆向思考:沃德为什么是正确的?他做出正确判断的原因在哪里?他有哪些重要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毫无疑问:不从众,坚持己见,独立思考,不被表象迷惑,科学分析证据,看到事物的本质等都是。这种信息加工提取,关联思考,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正确审题的关键。目前看来,二卷最稳妥的立意是:独立思考,慎从众;解决问题要找准要害。
然而,正确审题只是作文的第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如何联系材料进行分析、设想、推论、演绎、比较,这些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是良好的写作能力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去如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所读所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人生经历进行分析,从而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这道题无疑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些都是语文教育所应该重视的。
针对这道题,考生们可做如下立意:
1、看问题要抓要害和关键;
2、不要被表象迷惑,要注意到看不见的事实和数据;
3、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和判断;
4、不要主观臆断,想当然;
5、群策群力方能正确决策;
6、要克服惯常思维、经验主义的思维方法;
7、分析问题要基于全面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8、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9、要防止决策中的“幸存者偏差”;
但是,这其中应该有最佳立意的,比如立意1、2、9等。
给任务驱动型作文降了温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考版》执行主编李业陶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考版》执行主编李业陶认为,今年的题目“传统”得出人意料。
从形式上来说,回归传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算是给最近三年大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降了温。内容上说,相比新课标全国卷一、三今年对时代变迁、对改革开放等的考查,全国卷二算是很不容易被“押中”的题目。
这则材料隐含了一个叫做“幸存者偏差”的理论,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也就是说,人们常常只能看到经过筛选的结果,却忽略了筛选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换言之,事故后,我们是不是只留意了幸存者的说辞而没人去追究已经不会说话了的失事战机和数据?
当然,该题目审题的关键句在于:“沃德是正确的。”考场写作时,文章立意应该建立在对沃德观点的认可之上,如果另辟蹊径指责沃特的看法,立意就会出现偏差。
针对这道题,考生们可做如下立意:
1、打破思维定式,有不一样的眼光和眼界,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有所发现。
2、分析问题时,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
3、综合考量所有信息,拥有全局意识。
4、被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当然,也有同学会从比较小众的角度,关注“力排众议”这样的词语,不人云亦云,勇敢发声,也不失为一种解读方式。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