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资深教师点评高考语文数学试卷:理解和表达的要求无处不在 突出创新应用能力考查

华龙网2018-06-07 23:22

华龙网消息,今(7)日是高考第一天,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已经结束,针对两个科目的试题,我市高级教师分别进行了解析。

语文:理解和表达的要求无处不在

针对2018年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钟继仙老师进行了点评。她表示,语文试题,理解和表达的要求无处不在,建议学生多进行阅读。

“阅读材料的选择继续突出与生活相联系、与现实相联系、与时代发展相联系的特点。”钟继仙表示,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的一段文字,讨论数据时代人与世界的关系。

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则是老舍的小说《有声电影》,关注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表现物质与精神皆日益演进变化的现实生活里,人们的意识态度、反应作为等等,语言机趣,富于幽默,读之令忍俊不禁。

实用类文本阅读也真“实用”。以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呈现,四段材料,谈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的趋势,政策导向,实践经验与模式,问题挑战等。文字表达三段,第二段是统计图。学生读这些片段,最要避免的是割裂了各材料的联系。

古诗文阅读理解比较稳定。语言运用不算出新,变化够亮,确实更像实际的语言运用。

一段围绕戏曲传承话题的材料,整合了17-19题,表达连贯,成语、语病辨析。在足够具体的语境下,完成理解表达,落在实际情境中,优于“飞花出令”式一句句“单飞”的孤立割裂材料。阅读量增大,信息增多,分析作答的依据是整体语境下生成的,使理解表达能力的考察更具区分度。

钟继仙认为,语文试卷中,需要在各种语句段篇材料里、丰富现实的语境里,去展现理解和表达能力——简单概括之,即一切题目的实质都是“读懂,按要求表达”。

所以,在钟继先看来,语文试卷体现的,正是“理解和表达的要求无处不在”。题目答好的根本,在能力,不在“技术”。

钟继仙说:“那些思路、方法、策略,是不等于阅读能力的;要掌握这些技术,高三一年,足够。不够的是什么?阅读。”

数学:突出创新应用能力考查

针对2018年全国卷Ⅱ数学试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刘祥伟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试卷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渗透中外数学文化,突出创新应用能力考查。总的来说,试卷结构保持稳定,知识覆盖面大,难度梯次布局合理,整体难度有所下降。

刘祥伟总结全国卷Ⅱ数学试题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减少了需要大量、繁琐运算的题目。小题中低档题多,选择、填空的压轴题难度也不大。理科解析几何虽然以抛物线为载体,但运算量降低,随之难度下降,位置也前移。

2.文理趋同,充分体现了新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改革导向。文理16个小题中有7个相同题,4个相似题;5个必做大题中有3个相同题,1个相似题;选做题完全一样。远远高于往年的文理相似度,高度重视向新高考的过渡。

3.密切结合社会实践,注重考查学生应用能力。如文理的18题,在这个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的统计题中,完全不需概率知识,也不要求学生计算回归方程,但需要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方程的可靠性。考查很灵活,不能套作,需要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中外优秀数学文化,体现中国教育的开放性、包容性。如理科二卷的8题是关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三卷的10题涉及古西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图形。

华龙网记者 祝可

原标题:2018重庆高考语文解析:理解和表达的要求无处不在 2018重庆高考数学解析:突出创新应用能力考查

责编韩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