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重庆珍档丨追忆王朴烈士

红岩春秋号2018-06-08 22:20

红岩春秋号消息,王朴,生于1921年,重庆江北县人。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求学时即参与党领导的进步刊物《中国学生导报》的工作,承担办报经费,成为活动骨干。194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任中共江北县特支委员,9月任中共重庆北区工委宣传委员兼管统战工作。1948年4月27日被捕,次年10月28日牺牲于大坪刑场。

烈士生前,曾创办莲华中学,学校位于今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它的创办,得从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一次任务安排说起。

王朴

服从组织安排

1945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向南方局指示:“南方局和大后方的党组织,应以农村工作为主要工作,应设法发动与训练一批党员、进步青年学生、进步人士,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深入到农村中去,利用合法与非法的方式为农民服务,联络农民以及民团等,并努力获得成绩。”

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亲自布置落实这项任务,动员了一批党的骨干和进步知识青年到基层加强农村工作。此时虽未正式入党,但早就与南方局青年组建立联系的王朴正计划去中原解放区参军。南方局青年组的同志则希望他利用自己的地主家庭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办所学校作为地下党开展农村工作的据点。虽然王朴非常向往解放区,但他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当即回家与母亲商量办学事宜。

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出生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封建官宦家庭,父亲是四川总督赵尔丰的幕僚。早年,金永华随丈夫王莲舫在日本经营生丝企业,赚了大笔钱财。后来丈夫病故,她拍卖了在日本的产业携资回国,落户重庆江北老家。在重庆,她收购了大量的田产,成了当地首富。

当金永华得知儿子要办学校后,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她当即决定,以王朴的父亲王莲舫生前有为故乡办学的遗愿为名,租下位于江北县复兴乡的李家祠堂,创办学校。

然而,王朴回乡办学的想法却遭到乡邻们的非议。堂堂的富家少爷,又是复旦大学学生,为什么不进城做官而回农村办学?乡邻们议论纷纷,十分不解。为了向乡邻们解释清楚,王朴想到一个办法。李家祠堂附近有两个院子,分别住着国民党江北县政府的督学王润民和江北县参议员王镜明,王朴常去那里拜访。他热情、诚恳的态度,取得了“二王”的信任。对于自己回乡办学的原因,王朴向“二王”解释,这是继承父亲生前在家乡办学、服务桑梓的遗愿,并请他们帮助宣传。由于王润民和王镜明素有声威,经过两人的多次解释,才逐渐打消了乡邻们的猜疑。之后,王朴决定聘请“二王”担任学校董事,二人欣然允诺。在他们的帮助下,王朴顺利将原设在李家祠堂内的其他学校迁走,并办理了租用祠堂的手续。

租好李家祠堂后,王朴从父亲王莲舫、母亲金永华名字中各取一字,取校名为莲华学校。王朴任校长,金永华为董事长,地下党组织派来的秘密党员黄友凡任校务主任。正式招生前,又派来李青林、陶昌宜、杨明远、褚群等十多名秘密党员和进步青年来校任教。

独特的教学方式

莲华学校离复兴乡场较远,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这里杂草丛生、田土荒芜。虽然原李家祠堂有一定的办学基础,但房屋仍然需要修缮和扩建,操场也需要平整。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王朴亲自动手,和黄友凡等教师一起开荒填土,布置教室,平整操场,修建厕所。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莲华学校于1945年9月贴出招生广告,正式对外招生。据黄友凡回忆:“学校的教学设施极其简陋,一个破烂戏台作为办公室,两侧看楼就是教室,老师们住在戏台两边,只能遮雨不能挡风。每人一张单人床,一个小桌凳,一盏青油灯,王朴同志拿出他的藏书办起了图书室。”

王朴出资办学,使许多穷苦孩子得到了求学的机会。莲华学校的不少学生,不仅没缴学费、书费,甚至连伙食费都免了。曾在莲华学校就读的孙立霞回忆:

1945年下学期,我在江北县复兴中心小学高小毕业,家里人因受女孩子读书无用的封建思想影响,不准读书了。我像一只掉了队又身负重伤的小鸟被关在笼子里,在偏僻的农村家里过着度日如年的痛苦日子。1945年下学期开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复兴中心小学校长的爱人叫人给我捎来信,说他们家附近办了一个学校,不收学费。这意想不到的好消息,把我从失望中振奋起来。立即跑到校长家,要他们带我到学校去。师母告诉我,这所学校校址就在他们家后面的李家祠堂,校长叫王朴,他的母亲金永华是学校的董事长。这所学校是为穷人的孩子办的。就在这学期中途,我一个钱也没交便进了莲华小学补习班学习。先住在师母家,后住进了学校。学校校舍简陋狭窄,办学条件极差。住校的学生只有我、肖淑君、陈一平(男生),另外就是家在学校的王朴校长的弟妹和几个表弟妹。

学校正式招生后,收有学生近百人。据黄友凡后来回忆:

莲华学校按照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培养学生,以《新华日报》的新闻、社论及《活路》杂志诗歌作为政治教材,还结合农村实际需要,教学生写条子、家信、打算盘、记帐等。为帮助附近农民学习,还办起了夜校,来上学的青年农民很多,有的打着火把从几里外赶来学习,琅琅读书声,使这个静谧的乡村充满了生机。

莲华学校的课本都是自编的。语文第一课是:“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工农最辛苦。”为方便大家理解记忆,教师们还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十二月调”,编成四言八句进行教学。如黄友凡编的通俗课本,其中有这样一段:

农民生活硬是苦,四季耕作无寒暑,

红苕洋芋打断顿,身上穿的破烂补。

人背时来病又多,债主上门要话说,

拖儿带女七八口,这个日子啷个活。

当时,在官僚、地主、豪绅的剥削压迫下,四川的广大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为启发农民的政治觉悟,学校联系现实向他们宣传抗丁、抗粮、抗税,宣传解放区实行的“耕者有其田”政策。王朴还亲自教夜校农民唱歌:

七月里,热难当,

晒好谷子收进仓。

老板说租不肯让,

光看“水鸭”莫得想。

这是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学校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进行阶级教育,以启发农民的觉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莲华中学旧址(逊敏书院)

扩大学校规模

王朴把家里的财产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教育事业,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据档案资料记载:

1946年2月,王维跟随王朴到莲华小学去,从重庆到学校所在地,要步行八九十里山路。有钱人都坐滑竿,他却坚持步行,一路上同农民边走边谈,健步如飞。途中饿了,在一家小店要两碟小菜,一碗干饭,王朴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饭菜,大口大口吃着,津津有味。傍晚时分才到学校。校舍是由一祠堂改建的,进门是以往人们看戏的天井,穿过天井,经过一间教室才是王朴的卧室。当时王朴新婚不久,可新房陈设极为简陋,一张大的木床,床上的被褥也是半旧的。窗下一张书桌,两三张木凳,门旁还有一张小床。原来,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和他的弟妹都住在祠堂里面一间阴暗的屋子里,有时弟妹们都回来,住不下,小的弟妹就与王朴夫妇挤着住。王朴和教师同吃一样的饭菜,为自己规定了一份和教师大体相当的微薄薪金,并以此为标准控制个人的生活。

1946年,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便安排更多的党员干部到农村参加革命工作,王朴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并请示上级党组织后,决定扩大学校规模,将莲华学校改为莲华中学。学校也从李家祠堂迁至复兴场的逊敏书院,地下党的工作据点随之迁移。其间,中共四川省委青年组又派杨仲武、王敏 、钟歧青、黄雅律、张勉等同志来莲华中学任教,并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9月,中共重庆北区工委成立,工委书记齐亮化名李仲伟,以英语教员身份作掩护到校工作,莲华中学就成了北区工委领导机关的所在地,同时也成了江北县和北碚地区党的活动中心。

1948年初,学校进一步扩大。王朴通过母亲金永华买下抗战初期由天津迁渝的私立志达中学,改莲华中学为志达中学初中部,原志达中学为高中部。学校仍由金永华任董事长,王朴任校长。学校的一些骨干调到了高中部,党的机关仍在逊敏书院。

1990年,王朴的战友专程从北京到重庆,祝贺金永华90大寿

献身革命事业

1948年4月上旬,王朴与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接头时,刘国定说:“情况很紧急,已经发现有的同志被捕,有些地方组织受到破坏,急需用钱。”他向王朴索要金条和银圆,因为事出突然,王朴没带,准备去取。刘又说:“来不及了,现钞也行。”王朴随身只带了一点零用钱,在刘国定的一再催促下,他开了一张支票。之后刘国定又约好第二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王朴如约前往,却久候无人,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王朴回到江北,迅速与齐亮分析目前的局势,并检查本地区的工作,最后一致决定采取措施,以防万一:

1、立即销毁文件,分散埋藏马列和进步书刊。

2、保护群众,对好口径。因为志达中学的教师、员工全是“自己人”,必须立即编好一套说词,共同掌握,以应付紧急情况。

3、内紧外松,学校照常上课、活动,只对少数骨干下达警戒任务。

4、工委立即撤离学校,只留一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袭击。

安排好前三件事后,他们在谁留下的问题上起了争执,齐亮叫王朴转移,而王朴希望齐亮转移。一番争执后,最终决定王朴留下来应对一切。

王朴预感到事态严重,他来到母亲的房间,和她进行了深入交谈。王朴向母亲提出了三点请求:一是创办的学校一定要坚持办下去,因为这些学校是他的命根子;二是剩下的田产继续变卖;三是弟弟、妹妹要靠组织,不能离开学校。金永华虽然没能明确地知道儿子的政治身份,但她相信儿子和他的朋友们干的都是正义的事业,因此她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在王朴被捕牺牲后,莲华中学和志达中学并没有因此而停办,而是在金永华的接管下继续开办下去。

王朴创办的学校是在革命斗争中诞生和发展的,它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为农村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农民,服务乡梓;二是作为革命工作据点,党的活动中心,担负着在农村发展党员、组织队伍、发动群众、领导斗争,包括准备开展游击战和为川东地下党筹集经费的任务。到1949年底,历时4年半,学校培养了数百名学生,大多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了国家建设的骨干。中共地下党还以学校为依托,在知识青年、工人特别是农民中发展了大批党员,计约700人。可以说,王朴创办的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光荣任务。

原标题:人物丨追忆王朴烈士

责编邓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