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重庆掌故丨《华阳国志》中就有这种楼 最高可修到六七层
第1眼-重庆广电2018-08-07 09:50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重庆的吊脚楼,早在古代巴人时期便有了。《华阳国志·南蛮传》记载:“南平僚东距智州,户四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阑。”“南平”就是如今南川、綦江一带,所谓“干阑”,便是吊脚楼形式的建筑。《华阳国志·巴志》中也有记载:“郡治江州,地势刚险,重屋累居。”

重屋累居是因为坡坡,在重庆城里头,特别是城墙外面很难找到平顺的地方,面向悬崖、面向长江、面向城墙的街道,街道留了一两米,街道,外面就是坡坡,不可能用大量条石把堡坎砌起来修,那成本高了,无法修起来,重庆人想了更好的办法,就是修吊脚楼。

和傣族竹楼、广西吊脚楼有所不同,重庆的吊脚楼大都只有两只脚,杵于地面或江面,楼房内侧在岩壁生根。由于只有两只脚,楼不能修得太重,重庆人大都使用沙料和楠竹来修建,用沙料还好,可以修成穿斗形式,若是用楠竹,那就只有用篾条捆了。经过反复捆扎,重庆吊脚楼最高甚至修到了六七层。远远望去,歪歪扭扭,晃晃悠悠,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它们吹倒,可它们却这样在悬崖上屹立了数千年。

既然地无三尺平,重庆人就“向天取地”,越往上越宽敞。看似不起眼的民居建筑,其实是当地人个性最真实的展现。重庆年年发洪水,淹了吊脚楼的脚,它也只是叽嘎叽嘎叫几下,仍然咬牙坚持,即便洪水凶猛,把吊脚楼冲垮冲走,洪水一退,重庆人又在老地方,按老样子把吊脚楼修起来。如果说四合院反映了北京人的大气稳重,石库门体现了上海人的精明开放,那吊脚楼,无疑就是重庆人坚韧顽强的象征了。

重庆人想念吊脚楼,想念那风雨中微微颤抖的木脚,那吱嘎作响的楼梯,还有那晃晃悠悠的楼板。虽然它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但人们依旧希望它以另外一种姿态,重新矗立于江边,是守望,更是延续。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伏毅 张奇

原标题:重庆人坚韧顽强的象征:吊脚楼

责编邓晞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