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开学季丨校园变了样,教师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黄晔 刘力2018-08-31 07:16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再次强调“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现在,校园变了样,老师们拿到手里的工资多了,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南岸区天台岗融创小学校长李佳出身于教师世家,改革开放初期在妈妈任教的罗家坝小学读书,1992年幼师毕业后最早分配到天台岗小学当教师。回忆起自己的从师之路,有26年教龄的李佳深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现在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校园 

煤渣操场变塑胶操场

downLoad-20180831071832.jpg

还有两天新学期就开学了,昨日,天台岗融创小学的老师们正在分学科集体进行教研,整座校园焕然一新,穿工装的师傅正加紧对操场、教学楼、食堂的一些设施进行调试和完善。

李佳说,刚参加工作时,老师的暑假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20世纪90年代初,天台岗小学只有一个校区,就是现在的南湖校区。一张褪色的5寸彩色照片上,记录下李佳刚当老师时的校园和自己青春的模样。

照片中的背景是一座水泥花台,如今它已消失了踪影,变成了校园里的“黄桷树书吧”。在一棵茂盛的黄桷树下,安放了书架和适合儿童读写的设施,硬硬的水泥路铺上了色彩丰富的地砖和软和清洁的地胶。

那时,举行节日庆典活动,校园里没有演播大厅,同学们穿着演出服装,只能把操场中央当成舞台。一张老照片上,李佳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带着他跳集体舞。他俩的脚下,踩着白色石灰划线的煤渣操场。

李佳说,刚参加工作时,老师暑假里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粉刷”校园。那时校园的白墙都是石灰刷的,稍不留神,白灰就会掉到衣服上,所以,假期里,学校会给老师发一桶油漆,每个年级的老师负责刷一层楼。

现在,校园装修几乎不用老师们亲自动手。南湖校区装修得小而精,这些都是政府专项拨款,学校通过招标来完成的,老师可以花更多的心思跟同学们一起打造出自己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这些年,天台岗小学的校区增多了,老校区南湖的教学楼也变高了些。南湖校区的教学楼过道上装修得小而精,过去只有门窗和白墙,如今变成了“科普长廊”,陈列着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的各式科普器材。在加高的教学楼屋顶上还建起了一座“小雨点”气象站。当然,其它新建的校区,设施设备更为现代、时尚。

住房

从“穿斗房”到花园小区

袁小琳分到的第一间房子是抗战时期医疗所改造的教师宿舍。“宿舍在学校外面,每天上学都要爬坡上坎。房子是“穿斗房”结构,墙面用竹篾条和泥土混制的,我分的面积只有10平方米,邻居说话声音大点都听得到。”

宿舍没有厨房、不配卫生间,到1980年才通了自来水,之前每家都自备一个大水缸、一挑水桶。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老师住进了配套齐全的楼房。李佳的爸爸是辅仁中学的老师,80年代中期,学校修了新的教师宿舍,他们家分了一套50平方米的套房,从此告别烧煤球、挑水吃的生活。

2003年,袁老师和老公按揭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袁老师说:“我们现在住在花园小区,各项配套都算齐备,居住面积也算宽敞,越住越舒心了。”

教学 

不用自己动手做教具

downLoad-20180831071752.jpg

downLoad-20180831071821.jpg

1962年参加工作、1995年退休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袁小琳是李佳的妈妈,改革开放初期,李佳就读于母亲所在的南岸区罗家坝小学。

70多岁的袁小琳回忆说,那时学校的周边环境很复杂,学校夹在面粉厂、织布厂、翻胎厂三座工厂夹缝中。上课时间,工厂的各种噪音此起彼伏,经常还有一些刺鼻难闻的味道围攻教室。老师没有小蜜蜂,只有靠自己增大分贝。

那时的罗家坝小学,整座校园只有一个大办公室。所有的老师,不分学科都挤在一起备课、批改作业。

1978年,罗家坝小学有25个班,老师一周被安排了25节课,没有双休日。袁小琳说,因为教师编制、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初期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一般小学班额要求在45人以下,袁老师带过53人的大班,还同时担任班上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和班主任。

继承母亲衣钵的李佳任教的天台岗小学教学环境改善了不少。但老师的教学任务还是十分繁重。

李佳初到学校是数学老师,不久她参加了区小能人独舞赛,又参加了泥塑比赛,后来又被推荐参加市辅导员技能技巧竞赛。幼师毕业,能唱会跳,能写善画的她在比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因此,教学中她成为了多面手,“那时,数学老师上自然课(科技和科学课)不是什么新鲜事,我还被安排上过音乐、体育、美术、思品课,好像小学开设的课程中除了语文学科没上过,其它学科都教过。”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过去准备课件是一件最头痛的事,样样都要自己动手。那时教室里都是黑板,想把教材里的插图放大给同学们更为直观地展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用吹塑纸剪出来,上课的时候用水把黑板打湿贴上去;另外就是自己一笔一画地制作幻灯片,然后投影出来。“现在的多媒体课件资源真是太丰富了,解放了我们老师不少时间。”李佳说。

收入 

老师工资几十年翻了几十倍

袁小琳算了一笔账,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她的月工资每月36元,到了80年代初月工资都没上100元,“当时学校有位资历高的二级教师,工资能拿到每月70多元,工资是一般人的两倍,大家都很羡慕。”

1995年,袁小琳因病退休,那时工资是每月540元。近年来,教师的工资标准调高了不少,还增加了一些补贴,如今袁老师一月能拿到4000多元,“我们老教师的退休生活不用愁了!”

李佳参加工作时,记得自己拿到最高的一次月工资有600来元,可如今学校里的新老师正常工资水平在5000——6000元/月。这学期学校新进了一位美术老师,他考虑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在李佳看来,年轻单身老师租一套月租在600——700元的房子就合适了,没想到这位老师选择了月租1200元的品质配套房。“这对年轻老师来说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李佳说。

实施“教师的工资向当地公务员看齐”、绩效工资改革后,近年来又增加了目标考核奖和能效教学成果奖,在奖勤罚懒的调动下,能干的年轻老师收入更为可观。现在学校给老师设置了基本岗和特殊岗,特殊岗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但有报酬,多劳多得。

过去因为缺编制,小学校园里很多全科老师,现在学校设置了丰富的兴趣特色课程,也期盼老师们能搞好自己本职学科教学后,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多元发展。在暑假里,我们很多老师的生活都过得丰富多彩,打磨自己的个性特长,新学期的校本选修课上,她们都有机会露一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黄晔 摄影 刘力


责编周文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