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专业冷门难找工作?它的故事和情怀了解一下!
壁画,这样一种看似与现代社会并没有多少关联的艺术形式,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可能“找不到工作”。现在是2019届大学生秋季招聘热潮,但2018届毕业生,许多也仍在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美术学院壁画相关的专业一直很冷门,目前只有两届学生,2018届壁画系仅有48名毕业生,毕业后还在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寥寥无几。
传统壁画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上游新闻记者找到四川美术学院其中一名在毕业后进入壁画相关领域的2018届学生张家祥,他与壁画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热爱传统与现代结合 数月时间只做一幅壁画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正赶上川美成立壁画系,相对于其他艺术专业,这门学科‘材料运用’的特色吸引我去探索更多内容。”张家祥对上游新闻记者谈起进入壁画专业学习的初衷,他说虽然这是个新开设的“冷门”学科,但不妨碍他对壁画艺术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了越加浓厚的兴趣。
原本以为壁画就是剖析和运用材料——剖析这些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然而,对这门艺术有了越加深厚的了解,意识到壁画创作是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剖析不同的文化”,张家祥慢慢地脱离固有的创作方式,往往“跟着材料走”去完成作品。
在学习中,张家祥对传统“漆画”的兴趣尤为浓厚——金、银、铅、以及蛋壳、木透片、石头,这些都可以成为漆画的材料。
细致地打磨木板,等待底板定型后,再开始镶嵌材料,运用蛋壳、箔等材料组合成各种形象,随后用色漆来描彩上色,使之成为完整、生动的画面,画面完成后,还有贴箔、罩漆、喷弹等一系列工作,从前期准备的木板打磨开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心仔细,只有将每个步骤做到位,才能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这样一系列工序下来,往往需要几十道步骤,“我曾用数月时间,一心一意地只完成一幅漆画。我热爱这种传统形式加上现代材料的结合。”
对于四年来的学习心得,张家祥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我想,用不同方式运用材料让它们表达出不同的内容,就是壁画艺术的魅力所在,比如一个蛋壳,赋予不同的颜色、拼接方式,表现出来的形象就完全不同。”
回忆起学习过程,张家祥说大一时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到了大二,就有了漆画、浮雕、马赛克等材料课程,真正开始壁画的学习制作。
现在回想,虽然整个过程量大、内容多,张家祥承认会累、会烦躁,但现在想起来每天都是丰富又充实的,“不管是传统壁画,还是较为现代的马赛克、漆画等,每一个种类的制作都有整套完整的工艺过程,背后很有深远的文化追溯。很多人以为我们不好找工作,其实大家都很享受在学习中的过程,很乐意去接触壁画这个有故事的艺术形式。”
毕业后将坚持学习
在6月的川美毕业展中,张家祥用马赛克创作了一幅名为《我们》的创新作品——130x200cm大小的作品,颜色艳丽饱满,数名身材丰满、形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象的女神各方罗列。
“在进行毕业创作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在离开校园后,就不会有很多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完成一幅喜欢的作品。”这番话让张家祥深受触动,他鼓足干劲,两个月里沉淀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打磨。回忆起当时创作的经历,张家祥认为这是自己“走了心”完成的作品。
面临毕业时,张家祥在不同的选择中也曾有过犹疑:毕业了还能单纯地坚持艺术之路吗?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不好找工作?
正巧,有一家艺术公司到川美做招聘演讲,“举办巡展、高校合作、联合艺术大家”的发展理念让他很是向往,在进一步进入工厂了解后张家祥决定争取机会,经过简历与作品投递的层层选拔,他成功得到了实习机会,目前在公司从事“马赛克”这一种类壁画的制作工作。
制作一幅马赛克壁画,需要将材料一小块一小块地粘贴,一个月往往只能贴好一块四开版,极其考验耐心。
进入岗位来,张家祥时常提醒自己保持学习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展望未来,他希望能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开阔,走出学校,在全新的领域中为未来壁画的发展有所献力。
“不少同学现在笑称自己的专业是‘工地上干活的存在’,因为制作壁画的工作量大、工序繁杂,又极需要时间与耐心,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但我却觉得,壁画专业虽然‘冷门’,但不‘冷僻’,这是门有故事、有情怀的艺术学科。”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