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庆“葫芦娃”的神奇魔法:他的葫芦“会说话”、能发光
说起葫芦,很多人会想到童年时爷爷奶奶家里,圆滚滚的用来舀水、装粮食的“大瓢”,也许还有人会兴奋地说:“我会想到《葫芦娃》,那是小时候每天都会守着播放的动画片。”
一片葫芦地、一间小屋、一个每天对着葫芦琢磨的人,上游新闻记者在重庆,发现了“葫芦娃”曾裕健。普普通通的葫芦一经他手,有的“开口说话”,成为了乐声优美的音响;有的华丽“变身”成各式各样的灯具,发出迷人的光彩。
今天,跟着上游新闻记者走近这位重庆“葫芦娃”曾裕健,听听他与葫芦之间的“不解之缘”。
把爱好变成工作
在从事葫芦工艺品创作之前,曾裕健一直制作的是传统的酒葫芦,“我爷爷以前经营造酒和造纸,我从小就跟着他学习酒葫芦制作,后来把爱好变成了工作。”曾裕健说。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少人需要用葫芦来装物、舀水了,传统的酒葫芦逐渐失去了市场,让一直坚持葫芦制作的曾裕健很是沮丧。他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热爱,决心创新,摸索出葫芦新的价值,让它们再次进入人们生活。
“想到把葫芦制作成工艺品,完全是我的灵光一闪。”曾裕健与上游新闻记者分享到。
在一次制作中,曾裕健无意拍响了葫芦,发出的声音让他灵光一闪——葫芦一小一大的弧状结构能把声音放大,简直是天然的“共鸣器”,“既然如此,为什么葫芦不能变成音响呢?”,说干就干,曾裕健立刻着手研究葫芦的大改造。
一开始,葫芦的球面形状和厚厚的瓤,给探索中的曾裕健带来了制作难度,他为了保证葫芦的透光和发声质量,每次都要花费大工夫来把瓤一层层地刮、掏,处理干净,往往半个月才能完成制作。即便如此细致,曾裕健初期制作的许多灯具都存在通电、光线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报废,他就这样在错误里累积经验,一丝一丝地改进,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最终走出了自己的“文创之路”。
创立“一瓢手工体验馆”
风干、刻画、打孔、磨砂、上色……经过几年的摸磨砺,如今的曾裕健已经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创作的一批葫芦灯、葫芦音响等“有颜又实用”的工艺品,广受欢迎和追捧,他也成了许多山城人熟知的“葫芦娃”,结缘了一群爱好手工制作的朋友。
三十而立,曾裕健成立起“一瓢手工体验馆”,给爱好手工的孩子们、成年人提供葫芦工艺改造的学习机会,他会耐心地从选材、设计到雕刻教小朋友们做葫芦灯,也会讲解葫芦文化。
“葫芦谐音‘福禄’,又因为种子特别多寓意‘多子多福’,在民间代表着吉祥如意,葫芦的文化历史悠久,我不愿它就此被遗忘。”曾裕健谈起创馆初心,他说未来将专注与葫芦工艺制作,争取在作品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展望未来,曾裕健对上游新闻记者说起了自己的“终极理想”:“葫芦在全世界有50多个品种,我们国家不同地方的葫芦都形状不一,我希望在重庆成立‘葫芦主题公园’,让葫芦文化走向更远。”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