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看效果丨百万只食藻虫“打飞的”来渝,渝北碧津公园有一片水下森林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蒋艳 李斌2018-10-14 18:36

QQ图片20181009211158_副本.jpg

downLoad-20181014183942_副本.jpg

在渝北区碧津公园,弯弯的石桥下是美丽的碧津湖。而在这座湖泊,正在上演一场“虫虫攻略”。

一年前,碧津湖水质浑浊、透明度低。渝北区碧津湖水生态修复启动后,百万只食藻虫“打飞的”来到重庆,投放到湖水里,它们专食污染水体的蓝藻、绿藻,用生态修复的方式让湖水变得清澈。

一年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食藻虫打通了“阳光通道”,也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

曾经

绿树掩映下的“黄汤”

downLoad-20181014183949_副本.jpg

碧津公园已有30多年历史,位于渝北区两路城中心,外邻江北国际机场,内接两路核心商圈。白天,很多市民来这里散步、锻炼,或在湖上泛舟,欣赏美丽的公园景色;到了夜晚,碧津公园又流光溢彩,灯饰与碧津湖水相映成趣,让人们留连在这夜色里,曾获评“重庆最美公园”。

依湖杨柳、漫山桃李、雨鹃风荷、秋棠冬梅,秀色四时不易,是为碧津。畅游园中,灵塔耸峙,叮当铜铃随风;虹桥倦卧,玲珑石狮望月。更有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及神话传说的“东方情韵”“神祖灵童”大型石雕,令人遐想。

园内山势起伏,林木绵亘,亭台掩映,池沼棋布,景区境幽意远,错落有致,建筑飞檐斗拱,是典型中式园林。

downLoad-20181014184100_副本.jpg

10多万株乔木灌木,让公园四季成荫。湖水荡漾着的微波,四季鲜花不断,常年碧绿青翠。

正是这片湖泊,成了碧津公园的点晴之笔,这种依山傍水之美,也常常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泛舟湖上,也成了游客喜欢的休闲方式。

碧津湖水域面积4万㎡,平均水深3米,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水体。但是,由于碧津湖无源头活水,湖区水质渐渐变得浑浊、透明度降低,部分水域水质为Ⅴ类,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由于出现了蓝藻、绿藻,湖泊水体颜色发生改变,局部成了绿树掩映下的“黄汤”。

药方

小而神秘的“食藻虫”

downLoad-20181014184023_副本.png

以前,对湖水进行污染治理,主要是用两种办法,化学制剂、湖底清淤。使用化学制剂容易反弹,也会造成次生污染;湖底清淤和换水,不仅工程量大,也是治标不治本。

这一次,用了不同的方式:生态修复。

如何进行生态修复?也就是说,构建一套“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对碧津湖水体实施立体生态修复,回归自然的清水美景。

食藻虫,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食藻虫是何方神圣?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地区负责人谢丹,负责碧津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他描述了这个小而神秘的浮游生物发挥的作用。

食藻虫和蚂蚁个头差不多,是一种低等甲壳浮游动物。食藻虫是蓝藻的“天敌”,专门摄食藻类和有机颗粒,每天吞食量高达数十倍于自身体积,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水体透明度。它本身也是上好的饵料,因此,利用食藻虫修复水体,不存在外来生物入侵风险。

此外,食藻虫携带的有益微生物,可提高沉水植物在种植初期的成活率,促进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消除的难题。

治理

水生态修复“最佳拍档”

downLoad-20181014184055_副本.jpg

去年10月,碧津湖水生态修复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进行修复,有四个步骤:部分排水、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食藻虫、湖泊补水。

“食藻虫+沉水植物”,这一虫一草,就成了水生态修复的“最佳拍档”。

在水浅的地方,工作人员用人工插秧的方式,将苦草、马莱眼子菜等沉水植物栽进湖底;在水深的地方,工作人员就用抛秧的方式种植。

就在此时,上百万只食藻虫,连水一起装进了充氧塑料袋中,运抵了机场。它们欢快地在水里浮游,“打飞的”从上海、江苏到了重庆,来完成重要的使命。

当把食藻虫投放进湖泊后,它们可以大快朵颐。食藻虫会吃掉水体中的蓝绿藻、有机颗料,慢慢让水体变得清澈,就像打开了“阳光通道”,给沉水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downLoad-20181014184018_副本.jpg

“我们改良培育沉水植物,净化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先期食藻虫抑制蓝绿藻生长,后期掠夺藻类生存条件,从而达到除藻净水的作用。还投放了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不仅丰富物种多样性,更是建立完整水下食物链,让系统更平衡稳定”,谢丹说。

以投放的螺类为例,环梭螺等螺类在沉水植物叶片上爬行,它的唾液就相当于化学制剂“絮凝剂”,可以将细小悬浮物聚集起来,更好地沉降到湖底,这更加生态环保。

效果

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

downLoad-20181014184012_副本.jpg

downLoad-20181014184115_副本.jpg

如今,你去碧津公园游玩,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湖水。而湖水底下,已经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沉水植物们在微波中跳着“水草舞”。

谢丹拿着“塞氏盘”来到湖边,为记者演示测定水质透明度或透光度。黑白相间的圆盘放入水中,逐渐下沉,刚好看不到盘面的白色时,就是水的透明度。

碧津湖的平均水深为3米,水体清澈见底。“治理后碧津湖,就像把九寨沟的水搬到城里来了”,谢丹笑着说。

downLoad-20181014184042_副本.jpg

七夕桥、碧津塔、水榭、园林景观的优美轮廓,与碧津湖水相映成趣,倒映出湖岸边美景。园内山水园林的古韵,微风习习,湖面波光粼粼,水面倒影仿佛鲜活了起来,别有一番风韵。

渝北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碧津湖水生态修复打破传统环湖截污、库底清淤、定期换水、搭建生态浮床修复的治污模式,投入8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试点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完成治理以来,碧津湖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部分指标已经达到Ⅱ类水质,生态系统基本稳定。

downLoad-20181014184035_副本.jpg

在碧津公园试点后,渝北区启动了双龙湖、龙舌湖、晚晴园、木鱼石公园水生态修复工作,预计2019年全面完成。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摄影 李斌

责编韩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