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 | 云阳刘从兰的致富路,用独臂和决心撑起一个家
重庆云阳蔈草镇蔈草社区,天还没亮,43岁的刘从兰就已经起床了。透过点点的星光,站在小雨中洗漱的刘从兰显得有点“特别”,左臂空荡荡的衣袖随着身体摆来摆去。
“没得啥子,不影响我干活。”刘从兰笑着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在社区是个名人,因为常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到。“之前我对扶贫干部说过,虽然我有残疾,但我能吃苦,舍得拼,何况还有你们这么多双手在帮我。我一定要使尽全力好好干,一定扔掉穷帽子。”
两岁失掉左臂,但种地她不服输
1975年1月出生的刘从兰是个不服输的人,两岁失去左胳膊、五岁痛失母亲,从小与父亲、哥哥相依为命。
她小小年纪便承担起繁杂的家务。为方便她洗衣、淘菜,父亲特意在屋外水塘边用石板给她搭起了一个洗衣槽。她学用一只手斩猪草,左脚踩住猪草,却因手不稳,一年砍破过八只鞋子。她虽然人小,每天却忙里忙外,使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温馨而又快乐。
左邻右舍都夸她是一个善良勤快的好女孩,然而看着她失了一只手,又甚觉可怜,纷纷摇头叹息。深藏内心的苦楚,她唯有默默忍受。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活着,决不落在人后!
20岁那年,由热心人牵线,刘从兰与同样心地善良、家庭贫困的同乡青年胡祖秋走在了一起。
结了婚,生了子,刘从兰更加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她把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把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地里的活儿也料理得顺顺当当。眼见着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需要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可家里的日子依然清苦。贫困,就像刘从兰家屋后的那座大山,堵在她心里,压在她肩上。为此,她常常焦虑得彻夜难眠。
“总不能让孩子们跟我一辈子受苦受穷吧?”她一心想着: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两个孩子读书成才!于是,她说服丈夫外出打工挣钱,自己则种庄稼带孩子,从此一个人撑起这个家。
2014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在云阳大地吹响。通过精准识别,刘从兰家被评为贫困户。随之而来的教育资助、产业扶持等等,使她看到了希望;各级领导和干部的关怀和真心帮扶,鼓舞了她脱贫致富的干劲。她对帮扶干部们说:“虽然我有残疾,但我能吃苦,舍得拼,何况还有你们这么多双手在帮我。我一定要使尽全力好好干,早日扔掉穷帽子!”
土地对于刘从兰来说,就是一个“金疙瘩”,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面。除了精心耕种自家的田地,她还把别人撂荒的地借来种,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凡是能卖钱的,她通通都种。她一个人,凭借一只手,种下十几亩地,日日淘金一样地在地里勤扒苦做。
一只手,也能撑起一个家
由于只有一只手,人家一两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儿,她却要用上大半天,其困难可想而知。然而更大的困难,则是挑粪、背菜。挑粪,这在常人看来并不难的事,对她来讲却是折磨。
从粪池舀粪时,她用右手握住粪勺,再用左肩断臂压住勺把,每舀一次,都要使出十二分力,牙齿咬得紧紧的,待两只桶舀满,汗水早已浸满了额头。
挑粪上路,扁担压在肩上,只能靠右手来调节前后平衡。山大坡陡,每走一步都须十分小心,稍不注意,两只粪桶就要晃晃荡荡,磕磕碰碰。尽管如此小心在意,然而没有哪一次挑到最后不是只剩一半粪水。
一个久旱的清晨,刘从兰趁着天没亮,挑着满满两桶粪水去菜地,心里盘算着两个儿子这星期的伙食费还没有着落,得抓紧时间去赶场卖菜。可眼看着就要到菜地了,却一不留神摔了一跤,连桶带人滚到坎子下面,周身都是粪水。
她无力地坐在地上,用右手把左边那只空空的袖子扯过来,擦掉满脸的粪水,抱着扁担嚎啕大哭一场。“要是孩子他爸在家里——唉!”她一下想到两个娃还得要生活费,索性扔下粪桶,回家先去卖菜。
满满一篓菜,要背到十里外的场镇,这对刘从兰来说,无疑又是一番折磨!正常人背东西,可以即停即走,走到哪里累了,就可以放下背篼歇歇。然而刘从兰背菜却不能随意歇气,非得“到点”才能歇,不然一篓菜放下就难起身了。
在路边土坎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土窝,那是她几年来用背篼抵靠出的。要是没背到下一个小土窝,哪拍累得腰酸背痛,也只能咬着牙、忍着痛继续走。
就这样,刘从兰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她那伤残的身躯肩挑背驮,每年都要挑干好几池粪水给庄稼施肥,每年都要背万多斤粮食和蔬菜到场镇去卖。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年时间的辛苦奋斗, 2017年,刘从兰家终于摘掉了贫困帽,她家两层楼的新房也随之拔地而起,一家人结束了世代住土坯房的历史,开启了向往的生活。如今,刘从兰的大儿子已考上重点大学,小儿子也考上重点中学,而刘从兰自己,则依旧用她那只独臂开掘着未来人生的幸福之泉。
“妈妈是一位生活简单,但精神追求并不简单的女性。”在刘从兰大儿子胡鹏的眼里,母亲自强、勤奋,什么事都不肯输给别人。在他看来,母亲虽然只有一只手,却把别人一双手干的活儿都做到了极致。他动情地说:“我们这个家是她用汗水和毅力撑起来的!虽然我从来没有当面赞美过她,但她早就成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是我和弟弟毕生学习的榜样!”
上游新闻记者 曲鸿瑞 通讯员 杨梅娜 丁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