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走过》热播 重庆元素惊艳亮相
华龙网消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18集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下简称:《我们一起走过》)开播伊始就引发了收视热潮。昨(4)日晚间播出的第五集《血,总是热的》中介绍了重庆页岩气商业开发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世界第一的这一进步。这抹亮色让不少本土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由衷点赞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性进步。
为了实现转体制、三年脱困的两大关口,工人们亲手砸掉自己精心保养的纺织机器,以实现转型发展。视频截图。
183位改革者将讲述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
《我们一起走过》是一部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全景式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以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反映改革者依靠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共同书写了国家壮丽史诗新篇章。
据了解,《我们一起走过》摄制组兵分18路,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采访了183位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精选出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纪录片还依托40年来的时代歌曲、影视作品串起改革岁月,在反映时代变迁和百姓生活巨变的同时激起观众们的共同记忆。
图为中资公司正在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修建现场吊装一段长150米,重3600吨的巨型钢梁。这座大桥是世界地质最复杂,基础施工最难的桥梁之一。视频截图。
改革豪情激发观众干劲
记者采访了多位重庆观众,他们表示《我们一起走过》不但全景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还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感受到改革者当年为追求幸福生活的魄力和闯劲,激发了自己干事创业的干劲,也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
西南政法大学学生黄勇说:“看到第一集《弄潮儿向涛头立》时,深深感受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他说,改革开放各个阶段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而“破土”的。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姓社姓资”的争论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今天,这些这都反映出思想解放在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李兰英,是酉阳南腰界乡的种粮大户。她在深山中种植的黑珍珠米已经远销到香港。这几天,她也在电视机前“蹲点”。她告诉记者,第二集《在希望的田野上》提到的每一次农村变迁,都引发了她强烈的情感共鸣。她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村还会再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农民这个职业大有可为。
“我把企业迁入到重庆自贸试验区内,半年时间,仅跨境电商这一项政策红利让我的利润大增加。我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每天准时“追剧”的罗平安是重庆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看到第三集《打开国门搞建设》中讲述国家扩大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将对外开放引向更深层次时,她被改革者的精神感动了,她准备再扩大公司规模,乘着改革的东风,将更多的重庆本土产品销往国外。
图为油气工人正在重庆焦页183-2HF井前作业。视频截图。
重庆元素亮相荧屏
让不少重庆观众欣喜的是,纪录片在第五集《血,总是热的》中出现的本土元素让人倍感亲切,强烈激发出观众的情感共鸣。
片中讲述了重庆页岩气商业开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世界第一的进步。而片中提到的页岩气商业开发的主气田就在涪陵。
目前,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深度已经达到地下4500米,位居世界第一。开发所需的技术和装备也全部实现国产化。
也是这个气田,截至今年10月6日,累计产气200亿方,销售192亿方。涪陵页岩气正通过川气东送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往华中、华东等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从中受益。
“实现世界第一的这个过程,无疑是改革发动了创新的引擎,提供了新动力。”4日晚,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副总地质师沈金才和同事们守在电视前,看到身边的人登上了荧屏,回想起那段奋斗岁月,对于改革,他感触更深了。
沈金才介绍,涪陵页岩气田开建伊始就摒弃了油气田建设“大会战”模式,创新采用“小甲方、大市场”的管理模式,用两百多人的甲方管理人员来统筹管理近万人的施工队伍。
“谁的效率高、技术好,就让谁来干!” 沈金才说,通过制度改革,涪陵页岩气田仅花了五年时间就走完了以往需要十多年才能走完的“路”。在自身成长为龙头的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产业链下游企业成长,形成全产业链“千帆竞发”的局面。
华龙网见习记者 赵紫东
原标题:《我们一起走过》热播 重庆元素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