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二郎街道钢球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有460户1800多人。去年8月,钢球小区成为九龙坡区首个无物业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在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开始,有居民说,这是“没事找事做”。然而,随着小区发生的变化,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成了小区的居民们主动做的一件事,小区周围的不少居民也来到钢球小区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定点投放,出门再也闻不到臭味了
“以前不要说是垃圾分类了,能不乱扔垃圾都不错了。”72岁的邱沛萍在钢球小区住了20多年。小区刚开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时,邱沛萍并不看好,也没有参与。
邱沛萍说,钢球小区主要以老居民和租赁户为主。因为小区长期没有物业管理,随着租赁户增多,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差。
这几年,钢球小区先后进行了几次环境综合整治,但仍然存在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
“要让居民动起来,就必须要先让居民看到有变化。”二郎街道迎宾路社区党委书记喻蓉坦言,在钢球小区这样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难度着实不小。
怎样才能让小区有变化呢?喻蓉决定从小区的垃圾桶开始入手。
钢球小区13栋楼房都没有电梯,为了方便居民扔垃圾,每栋楼的入口旁放置了一个大的塑料垃圾桶。但是这样一来,居民出门常常能闻到一股臭味。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后,这些垃圾桶全部撤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区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以及多个收集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智能垃圾箱。
记者注意到,这些垃圾分类投放点离居民楼并不远,步行时间3分钟之内。垃圾分类定点投放后,居民出门再也闻不到臭味了。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居民用菜叶果皮做酵素
虽然生活垃圾分类给钢球小区带来了新变化,但是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依然不多。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哪里分得清楚嘛。”邱沛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这也是小区不少居民共同的顾虑。
钢球小区的老年人比较多。对他们来说,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新事物,参与其中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要有人带头,才能开展得好。”喻蓉说,钢球小区因为没有物业,长期由居民自治。因此,居民对组织的信任度高,适合通过“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由小区的党员带头参与,来推动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钢球小区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度。由党员和环保志愿者做指导员,挨家挨户教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小区还举行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活动,志愿者在现场教居民用废塑料瓶、废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制作工艺品,并把它们摆放在小区的广场上进行展示,美化小区。
居民娄碧华还在垃圾分类中发现了“宝贝”。她用菜叶、果皮制作酵素,用来洗衣、洗碗的效果很好。现在,不少居民都向她学习用菜叶果皮做酵素。
周围居民来小区参与垃圾分类,体验时尚生活
“现在,小区里再也看不到乱扔垃圾的人了。”居民李光群说,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后,环境和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
李光群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的积分卡。她说,在小区扔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都可以获得积分。居民可以用这些积分兑换香皂、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
“现在,我家里的牙膏、洗衣粉都不是花钱买的了。”李光群笑着说。
钢球小区发生的变化,让周围的其他居民羡慕不已。他们主动来到钢球小区,要参与垃圾分类。在他们眼中,钢球小区就是最“时尚”的小区。
“我儿子住的小区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但是他经常来我们小区参与垃圾分类。”邱沛萍说,儿子就住在钢球小区附近。他把家里的可回收物都拿到钢球小区来进行投放,提前体验时尚生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