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初召开的重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邓明鉴提出《关于我市进一步解决“扰民证明”“劳民公证”问题的建议》,要求清理、审查并公示已设立的证明事项,并健全监管机制,预防类似行为再发生。
对此,市司法局认真办理落实。昨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按照“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的原则,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自行设定的证明事项已全部取消。
建议解决“扰民证明”“劳民公证”问题
“国务院一再要求,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时间再减一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奇葩证明”一律取消……”邓明鉴介绍,他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清理了兑换残币需开“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在部门办事中需开“不扰民证明”等扰民证明、公积金提取需要公证“我妈是我妈”是母子关系的劳民公证,但各级法院要求开具法律文书生效证明,科技部门要求开具科技创新项目行政机关应用证明等类似的“扰民证明”依然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邓明鉴认为,这类证明均系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的,属典型的“扰民证明”,以上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办结流程”,“工程项目实施、竣工验收报告”等进行佐证,但主管部门为规避责任,推脱、不愿亲自动手,让申请单位或个人去开具一张开据难度大、耗时长的证明,企业或者个人为一张证明,盖一枚公章而东奔西跑。
为此,邓明鉴建议,市司法局应逐项审核已设立开具证明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清理要求开具的证明、公证,经第三方法定机构对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审查,向社会公示后,才能获得索取开具证明、公证的资格。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清理工作,凡是要保留的统一列出目录,进一步解决“扰民证明”“劳民公证”问题。
共取消861项证明事项
市司法局认真办理该建议。该局在复函中表示,在清理过程中,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减证便民”的要求,从“索要方”和“开具方”两端着手,共取消861项证明事项。
这些被取消的证明事项,涉及以下类别: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核实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可以通过法定证照核验的查阅开放档案的身份证明、户口证明等;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内部核查或部门间核查的房地产坐落证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备案证明等;可以通过书面告知承诺的特种设备一直在本单位使用证明、资金证明等;可以通过合同凭证核实的企业办公场所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等。
2019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对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6项证明事项,提请市人大完成了对涉及的5部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工作。以全市三级行政权力事项清理为契机,取消了“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书核发”等5项变相证明事项,全面启用中国法律服务网开通的“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办理群众投诉53件。
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标准化上线运行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市司法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公证减证便民工作的通知》《重庆市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推出公证减证便民12项措施,46项公证事项。实现了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的承诺。
全市40家公证机构已全部纳入“公证云在线公证平台”,对6大类38种公证事项提供线上服务,实现了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受理。向社会公布了《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列明了228个公证事项所需证明材料,为群众办理公证提供精准指引,从根本上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推行“绿色继承”办证模式,以“告知+承诺”的方式代为收集证据。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我市迅速出台《重庆市实施“全渝通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标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创新打造“渝快办—重庆政务掌上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全渝通办”。
目前,市、区县、乡镇、村已经达到“纵向四级贯通、横向全面联通”,全市各级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实现标准化上线运行。结合全市机构改革,市司法局将抓紧政务服务清单的清理工作,新的减政放权的权力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证明事项清单将在年内出台。同时,市司法局正在建设重庆市“行政执法信息和监督网络平台”,有望年底投入使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监督。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