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实事惠民 倾情建设美好家园
01-06 06:15:31 来源:重庆日报

2019年11月10日,沙坪坝大学城汇贤体育文化公园,一小女孩正高兴地荡秋千。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市民休闲乐园。特约摄影 钟志兵

关键词 民生

重庆日报消息,民之所呼,政之所向。让3300万城乡居民共享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心之所系、夜之所思、昼之所行——民生,成为重庆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庆全力以赴,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摘掉贫困帽

村民过上新生活

近日一早,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村民蒋凤永起了个早,到院坝外的菜地给蔬菜浇水、除草,再到自家新建的养殖场喂兔子。

43岁的蒋凤永曾是长塘村二组贫困户,几年前,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长塘村党总支书记邓大飞打来电话。

“邓书记告诉我,现在养殖市场非常好,他建议我养猪。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还能更好地照顾家人。”蒋凤永说,这个电话,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蒋凤永从亲戚处借来启动资金,又获得乡政府扶贫资金支持,买仔猪、建猪圈、买饲料……那段时间,蒋凤永整天在猪圈里忙碌。

第一年,蒋凤永卖仔猪收入了2000多元,加上出栏的生猪,一共收入近万元。

养猪给蒋凤永一家脱贫致富带来希望。

2018年初,蒋凤永了解到养殖兔子市场前景非常好,兔子不仅生长周期短,而且售卖价格高。于是,他又养起了兔。

2018年8月,蒋凤永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申请到区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建起了兔子养殖场。

凭着脱贫帮扶好政策,蒋凤永靠发展养殖业成功“逆袭”。如今,他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2019年,像蒋凤永这样甩掉贫困帽的农村贫困群众,全市共有11.4万。截至2019年底,重庆的贫困区县只剩下4个,贫困村减少至33个,贫困人口减少到13.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市上下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市扶贫办负责人说,“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的质量。要实现“两不愁”,重点是要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就业转移,开展消费扶贫,稳定增加收入,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吃穿不愁;“三保障”,分别是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重庆在着力抓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之外,还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2019年12月2日,武隆后坪乡天池苗寨文化广场,村民刘远银以房屋、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获得分红10318元钱。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斌 摄

民生政策好

安居乐业生活美

“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可口实惠的午餐,真是给我们老年人解决了中午吃饭的大难题!”近日中午,渝北区龙山街道冉家坝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内,70岁的李奶奶准时在此就餐。

“10块钱就能吃到两荤一素一汤,比我自己在家里面做实惠多了。”她说,由于价廉物美,从开业以来,她便成了几乎天天光顾的忠实“粉丝”。此刻,在这间宽敞明亮的就餐点里,已有10多位老年人排起了队。

2019年,渝北区破解“舌尖养老”难题,在4个社区开展老年助餐试点,2020年将至少增设10个助餐点。

民生问题,往往就在家门口、眼皮下,虽细枝末节却是群众感受最深、关切最重之所在。一组组数据映照的是人民生活的变化,是重庆抓民生工作交出的答卷——

幼有所育。2019年1-10月,我市新增公办幼儿园306所,移交、回收、回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143所;到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普惠率巩固在80%以上。

学有所教。全市99%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

劳有所得。通过“就在山城”就业促进计划,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5万人,比年初预期增加了15万人;全市个人所得税改革落地,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9%以上较快增长,居民收入预期持续改善。

病有所医。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实现预约诊疗全覆盖;截至2019年10月底,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54个,远程诊疗167.5万人次……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成了检验我市新一轮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老有所养。整合社区闲置商业、国有资产和废弃厂房等社会资源,鼓励开办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目前,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1221个,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6%、服务能力覆盖率超80%。

住有所居。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弱有所扶。2019年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440元,城乡差距缩小至1∶0.76,未来将逐步实现城乡统筹。

2019年4月24日,潼南区桂林街道一居民院坝,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为群众体检。通讯员 李扬 摄

城乡共发展

山城魅力耀全球

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基本面,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这是重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重要内容。

连日来,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打造的美丽院落新湾大院热闹不已,原已进城居住的村民看到老家变美后纷纷返乡生活。

新湾大院是一个集中生活着15户农户共56人的老院子。以往,这里家禽遍地跑、垃圾随处见、污水到处淌,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不少家境殷实的村民进城务工后,便在城市里安了家,偶尔才回到老家看一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18年10月,新湾大院被列为江津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院落,政府补助村民整修了旧房、新建了入户便道、增设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备,还发动村民在路边种下了三角梅、在空地建设了小花园等。

村里还对垃圾治理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保洁员负责处理公共空间环境卫生,农户负责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所有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看到老家大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迁居城里的村民争相回来翻修房屋,打算搬回老家来生活。

2019年9月4日,人们在北碚区正码头广场滨江带状公园彩色步道散步健身。特约摄影 秦廷富

农村在变美,城市在提升。

2019年国庆节,重庆全城点亮“中国红”,“祖国万岁”主题灯光秀刷爆了朋友圈。重庆两江四岸的迷人夜景成国庆期间游客和市民的首选打卡地。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主题灯光秀特意延长了半个多月。

再“粗心”的市民都能感觉到,近年来,这座城市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山更绿、水更清、夜更美……

重庆城市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市5000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上岗,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已建成899个;截至2019年底,主城区的“增绿添园”项目已完成226个,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主城建成区小而散的“边角地”变身为5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出门就上班、随时查问题”成为全市城市管理的新常态。

有人说,尽管被称为“山城”,但重庆依然是一座适合行走的城市。无论是层次丰富的山城步道,还是“两江四岸”的滨水空间,在采访中,类似的城市绿地几乎随处可见。而依托附近的公共空间,老年人健步、中青年骑行、上班族健身、小朋友游戏的和谐场面随处可见。重庆,在发展道路上马不停蹄的同时,也创造空间让市民闲庭信步。

《2019中国繁荣城市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00个大中型城市中,重庆的城市环境认可度,位居10个上榜城市第二,仅居北京之后。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和“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帮助重庆“吸粉”无数——2019年国庆,重庆游异常火爆:据统计,国庆重庆游客达到了3800多万人次,超过了重庆市户籍人口总和。而市民,则成为城市提升的直接受益者。

数读>>

380项

2018年以来,重庆完成新建改建重点景观照明项目380项,其中主城区142项。

2577个

2019年以来,全市城市管理部门已开展“马路办公”巡查6.3万次,发现问题13.1万个,整改问题12.9万个,问题整改率98.3%,解决市民关心的热难点问题2577个。

5.9万人

2019-2020学年,全市共向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实施学费资助资金3.92亿元,惠及5.9万人。

4.7万公里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通组公路已累计完工4.7万公里,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76%。到今年年底,全市“四好农村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5万公里,路网密度继续保持西部第一。

100多万

2019年投放的公租房惠及1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计划新完成5万户棚户区改造。

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原标题: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丨实事惠民 倾情建设美好家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