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来时也会担心和忐忑,现在已经逐渐熟悉并适应这里的一切。”1月28日,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黄佳这样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描述自己的心情。
黄佳是一名90后的护士,2年多以前,老公检测出患有淋巴癌,至今需要人照顾。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黄佳却主动向领导申请,自愿进入隔离病房。
“老公特意送我上‘战场’”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遭遇战中,医务工作者是冲锋在前的战士。“老公送我进隔离病房时,他就开玩笑说自己像军人家属,送自己的爱人上‘战场’。”黄佳笑着说道。
1月21日,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始筹备设立隔离病房,并招募医护人员。“这是身为一名护士的责任。”尽管自己家中也有需要照顾的病人,但黄佳仍然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像黄佳一样报名的人有很多,他们有的来自产科,有的来自心血管内科,有的来自重症医学科。
生于1993年的何平,也是请愿参加救治的一员,而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7个月婴儿的妈妈。
邓美菊,2017年荣获“重庆最美护士”称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儿子因病还在家中用制氧机定期吸氧,但她同样积极报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面,我们是一名战士,战士就应该战斗在一线。现郑重向医院请求自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线战斗,不论生死、不计报酬。”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们的请战书上这样写着。
22日上午,如同往常一样上班的黄佳接到通知,自己成为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她急匆匆地回家整理了行李,然后由老公送到单位,中午饭也是在车上简单应付。
黄佳的爱人尹先生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2017年被查出患有淋巴癌。经过两年左右的治疗,病情已趋于稳定,但需要吃一种副作用很大的药物,目前仍然没有办法参加工作。
“老公虽然没有当兵,但他从小就对军人、医生等职业非常崇敬,非常支持我去一线,而且非常自豪。”黄佳说道。
“一个不能少”
虽然坚定地报名进入隔离病房,但刚进来的黄佳仍然很担心,“那时对各种情况不了解,对于新型的冠状病毒也会害怕。”
和黄佳一起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共有12名,除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进外,6位是“80后”,5位是“90后”,年纪最小的段春花仅22岁。
“同事们每天都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外面的医生每天下午都会发来视频给我们加油。”黄佳说,医院领导下了死命令,包括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在内,“一个不能少”。
每天与老公视频半小时以上
隔离病房共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污染区也叫隔离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其中污染区是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所在区域,清洁区是医护人员吃饭和休息的地方,中间的通道是半污染区。
清洁区其实是之前的医生办公室,搬进来几张铁床,便成为了这些医护人员休息的地方。“为了防止病毒通过管道扩散,不能开空调,屋里比较冷,医院给我们送来了烤炉、暖宝宝等物资。”黄佳介绍,她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这里度过。
由于穿着防护服工作非常辛苦,因此这些医护人员轮岗上班,每一班4个小时。“刚从隔离区出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疲惫,所以我们一般都先休息几个小时,醒来后跟同事聊聊天,看看电视。”黄佳说,“当然每天都会跟老公视频半小时到1个小时,以解相思之苦。”
争分夺秒她们穿尿不湿工作
黄佳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介绍,连体防护服、口罩、防护镜、鞋套、面罩、手套......进入隔离区前,完整穿戴隔离装备需要整整六步!其中,手套需要戴两副,穿戴完毕需要近半个小时。
在隔离区,黄佳主要的工作包括收治病人、采集标本、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等护理工作。除此之外,所有病房每天都要进行3次消毒。
“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整套隔离装备完全不透气,所以工作完以后浑身都湿透了。”黄佳介绍,虽然进入隔离病房仅仅几天,因长时间佩戴护目镜,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面部压痕。
由于防护服是连体式,中间无法喝水,更不能上厕所,“如果脱掉就会造成防护服的浪费,所以我们有的同事穿着尿不湿工作。”黄佳说道。
穿戴防护服已经不易,脱掉的时候更加麻烦,整个过程长达1个小时。“每脱一件头套、手套、护目镜或者鞋套,都要洗一次手,我们需要反复洗手十几次。”黄佳说,每个人还必须洗头、洗澡,才可以进入清洁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