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古路镇兴盛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后的日子越过越甜。如今,村民们又有了新盼头!
7月15日,渝北区古路镇兴盛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村民们领到“股权证”,土地入股当上了“股东”,让他们稳定增收。
兴盛村地处渝北区古路镇北部,由原新胜村、碉楼村、花院村、花塆村合并而成。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东邻统景镇前锋村、南邻希望村、西邻百步梯村、草坪村、北邻统景镇兴发村,海拔高320-450米,适宜经济林种植。
作为渝北区9个已经摘帽贫困村之一,兴盛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兴盛村以“双十万工程”为契机,积极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打造经济林1100亩。目前,完成6个村民小组500余亩土地整治,涉及村民185户,其中包括2户建卡贫困户。
“去年村委会成立了集体经济,在村委会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了一定收益”,兴盛村副主任张瑜介绍,通过“双十万工程”建设进行了土地宜机化整治,统一发展柑橘产业,将在4年后产生收益。截止目前,柑橘栽种了1.2万多株,在柑橘还没产生效益之前,林下配套种植300亩南瓜、大豆,还试点种植了美人椒、茄子等蔬菜。
如今,新成立了兴盛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村民拿出土地入股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同时还自愿以资金入股。
什么是“三社”融合?渝北区供销社相关人士介绍,就是融合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连接资金链、生产链、供销链,发挥政府作用、企业作用、农民作用,推动三社(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科学有效融合。
在此基础上,渝北区创新设置“一社三部”组织模式,“一社”即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三部”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和资金互助部,强化为农服务,精准捕捉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发展生产,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村民“股东”们的收益哪里来?
据介绍,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收入为每天80元,入股后还可以“分红”。后期,兴盛村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扩大600亩土地,达到全村土地宜机化整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摄影 胡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