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新时代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墙”,既要继承大禹治水勇往直前的毅力,更要插上“科技之翼”开创新局面。
在“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中,科学和科技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高频词”。
科技助力,“智”在必胜。
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是重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
重庆在防洪抗洪、抢险救灾过程中,运用了很多科技手段来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从迎击洪水,到开始退水,重庆在迎击本轮洪峰前定下的过境洪水“零死亡”目标,依旧在保持并坚守着,而科技力量几乎遍布防汛救灾每个角落。
8月22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推出“智”在必胜系列报道,带你了解重庆抗洪抢险幕后的“科技之手”。
8月22日7时53分,在经历了接近两天的回落后,长江寸滩站水位降至180.50米,并在7分钟后降至180.49米。标志着这场牵动人心、形势一度十分严峻的历史罕见的洪水过境,在这里已经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来水峰高量大、洪水间隔时间短、底水高,让此轮洪水格外“凶猛”。
鲜为人知的是,防汛部门为“智”斗洪水,通过开展联动监测预警和三峡、长江上游水库群的调度,降低洪峰水位2米以上!为实现“零死亡”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洪水过境,渝中区珊瑚公园被淹
水情信息共享“抢”时间
洪水来袭,需强化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预判。
8月15日,重庆市水利局发出的《关于做好当前江河洪水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比8月16日16时长江洪水上涨提前了1天,比此轮罕见洪水正式编号提前了2天。
这些“抢”出来的时间,为重庆转移受威胁区25万群众无一伤亡,提供了充裕时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获悉,迎战罕见洪水期间,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的支持下,重庆与周边省市、各区县间的水情信息实现共享。
同时,在战线联动机制下,水利、气象、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等部门密切关注长江、嘉陵江、涪江等流域上游来水,加密会商研判、强化监测预警。
“为及时掌握涪江汛情,报汛时间从正常的1小时1次,加密到20分钟1次。”重庆市水利局水文防御处高级工程师田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8月16日15时,提前1天发出的涪江小河坝洪峰预警信息,预报的洪峰水位,为后期铜梁安居堤防提前加固防浪墙防御洪水,提供了水文数据支撑,实现了场镇财产零损失。
统计发现,8月16日起加密滚动发布实时及预报重要水情专报43期,于8月18日14时将洪水防御II级应急响应升级为I级应急响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沿江单位、群众转移避险提供判断依据。
洪水过境菜园坝的情形
拦洪削峰打时空差
为减轻长江重庆段的压力,技术上采取合理利用暴雨洪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差,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的多座水库,协同开展跨流域、跨省市多轮次水库调度。
在应对长江5号洪水过程中,国家水利部部领导每天2次主持会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研究分析三峡和长江上游水库群调度工作。
重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迎战罕见洪水过程中,积极争取水利部、长江委支持,加强与四川省水利厅对接协调,值班室24小时共享水雨工情信息,并进行远程会商。
一是上游拦蓄洪水,请示水利部、长江委向长江重庆段上游水库发出14道调度令,拦蓄洪水量超50亿立方米,减少洪峰期间上游来水量。
二是支流削峰错峰,联合四川省水利厅向嘉陵江流域水库发出8道调度令,合理分配嘉陵江水库汇入长江流量和时间,降低多流域洪峰叠加效应,减轻了防洪压力。
三是下游加大下泄,请示长江委向三峡水库发出8道调度令,将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从34000 m³/s增至49400 m³/s,减轻三峡库区重庆境内淹没影响范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通过这些调度措施,控制三峡水库最高水位在166.3米左右,降低上游库区淹没风险。通过科学调度,为长江上游寸滩站削减了135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削减率超15%,降低洪峰水位2米以上,减少了数十万人的转移,极大的减轻重庆行洪压力。
据统计,8月16日至8月20日12时,长江上游水库群累计拦洪超80亿立方米,其中三峡水库拦洪约40亿立方米。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