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川美80年 创造四座“里程碑”
10-30 18:18:09 来源:九龙坡新闻微信公众号

九龙坡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八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四川美术学院培育了叶毓山、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周春芽、张晓刚等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艺术名家,创作了以《收租院》《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汉白玉坐像》《父亲》《大家庭》《苹果熟了》《列焰青春》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艺术经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说,站在八十年是新起点,是新征程,川美人信心满怀、豪情万丈。

梳理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八秩川美,扎根九龙坡70年,历经了筚路蓝缕到充实提高,这里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铸就了川美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学术品格,在新中国的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这座学府自己的记号,更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留下四座里程碑。

1里程碑

雕塑《收租院》 传统泥塑方法创作现代大型雕塑的一次创举

四川美术学院正式建校仅5年后,第一件里程碑作品诞生。

1965年,由赵树桐、王官乙、龙德辉、伍明万等教师带领雕塑系毕业生和其他学生,根据刘文彩地主庄园考察历时4个月创作的泥塑《收租院》,一时间轰动全国,深入人心。

▲《收租院》

《收租院》以地主收租为题材进行构思,由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和108件道具组成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七组情节性构图,反映了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

《收租院》的作者们大胆运用中国古代民间庙宇泥塑的传统方法,即人物用稻草与棉絮和泥在木扎骨架上塑成,辅以其它材料如镶黑色玻璃球作为眼睛等,来进行现代大型雕塑创作,这在我国现代雕塑史上也是一大创举。

在1979年第四届文代会上,《收租院》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优秀美术作品。《收租院》保存至今已经有50多年时间,依旧完整如初,200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是当代精湛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成为中国雕塑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2里程碑

雕塑《春夏秋冬》 开启艺术从美术馆走向公共空间的大门

1977年11月26日,重庆长江大桥的修建启幕。

当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得到重庆长江大桥要立雕塑的消息后,时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叶毓山的《春夏秋冬》设计稿,赢得艺术家们的由衷赞叹——传统的飞天构图、人体自然健美的动态、四季拟人的巧思、突破性的人体艺术运用,给这幅普通的图纸,赋予了别样的生气。

▲《春夏秋冬》

但设计初稿通过后,因为雕塑太“突出人体艺术”,让它瞬间引发了一场文化大讨论。

1984年9月26日,这组用五年时间设计、完成的雕塑作品,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好评。1987年,它被评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川美副院长、雕塑家焦兴涛表示,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春夏秋冬》首次将人体审美展现到大众的视野中,是在城市雕塑题材与形式上对禁忌的突破和创新。其次,这四尊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雕塑,却在当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在争论的过程中,民众第一次接触到西方人体雕塑的概念,从愕然、冲突到理解和接纳,艺术在与民众的互动中,开启了从美术馆走向公共空间的大门。”

3里程碑

油画《为什么》开启中国“伤痕美术”先河

提到“伤痕美术”和“四川画派”,高小华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正是他的一幅《为什么》,开启了“伤痕美术”的先河。

▲《为什么》

“当年创作《为什么》时,我可是逃课躲在家里悄悄画完的。”著名油画家高小华说,当年自己所在的川美77级油画班,后来被业界称为“明星班”。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杨谦等都是他的同学。

名为77级,其实高小华他们是1978年的3月份才入校。那年夏天,高小华完成了《为什么》的素描小稿。待作品完成后,高小华听说首届全国美展“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将举行。他把《为什么》扛到了重庆市美协,往现场一扔,就悄悄溜走了。几天后,高小华收到市美协的电话,对方说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他。就这样,《为什么》一路过关斩将,闯进了全国美展,并获得了银奖。

《为什么》从题材到表现形式,充满着对历史的反思。铅灰色的调子、厚重的笔触迥异于当时流行的美术样式“红光亮、高大全”。

高小华说,因为自幼随父母各地飘游,走南闯北,当年的他自觉见多识广。1977年参加高考时,他就想考去北京,“无奈中央美院那年偏不招生,当命运将我送到川美时,我觉得很遗憾。然而,上了川美,我从此不再遗憾!”

4里程碑

油画《父亲》实现了“伤痕美术”的转变

198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罗中立的《父亲》一举夺得金奖。一个历经风霜与磨难的“父亲”,呈现了中国当代农民的典型形象,也成为中国大众精神上共同的“父亲”。

1965年,在四川美术学院附中读二年级的罗中立来到了大巴山支教,住进了邓开选老人家里,而邓老也就是后来油画《父亲》的创作原型。

▲《父亲》

他用超级写实主义的手法精准刻画了老农民的形象,用过去描绘英雄伟人的巨幅尺寸来呈现这位普通农民,并命名为《我的父亲》。同年作品送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亮相就吸引了评委们的目光,这是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幅头像。

评委吴冠中认为,这位满脸皱纹苍老的父亲完全是上一代的父亲形象,用“我的”太小了,应该去掉,就叫“父亲”,最后罗中立采纳了吴冠中的建议,也就是沿用至今的《父亲》。

《父亲》一画不仅推动了四川油画从“知青题材”向“乡土绘画”的过渡,也实现了“伤痕美术”批判现实主义向乡土现实主义的转变。

原标题:川美扎根九龙坡70年 创造四座“里程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