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起飞!常州这6座机场,助力“空天地”巡查!

常州发布2025-03-12 14:42

随着飞手按下“政飞云”AI管理平台的起飞按钮,位于钟楼区新闸街道一幢建筑物天台的无人机机场缓缓打开舱盖。

30秒内一架大疆M3TD腾空而起,5分钟之后它便飞临京杭大运河钟楼段,仅用10分钟无人机便完成了8公里长河道的巡查,并将实时影像数据与超800张的高清照片自动回传平台。

钟楼全民健身中心楼顶的无人机机场

电量低于40%时,无人机自主返航充电并从断点处由另一架接力续飞——这是钟楼区数据局无人机低空巡查体系的日常运作场景。

钟楼全民健身中心楼顶的无人机机场

钟楼区分别设置了邹区机场、西林机场、卜弋机场、泰村机场、新闸机场、勤业机场6座机场。

自2025年3月全面启动以来,仅仅几天,覆盖钟楼区全域的无人机机场集群已经在“政飞云”AI管理平台的智能调度下,累计执行数百架次巡查任务,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海战术”向“科技赋能”转型。

这一高效的巡查体系,源于前期的创新规划。面对水利、城管、资规等多部门的巡查需求,钟楼区数据局于2023年便研究规划了“一飞多用”无人机常态化巡查方案,并深入部门明确巡飞需求。今年以来,钟楼区基本建成覆盖全区重点区域的“空天地”监测巡查网络,借助AI系统,通过精准标注河道、耕地、工地等9大类48项巡查要素,实现了两违监控、市容环境、水文监测等场景的全天候覆盖。

在河道巡查中,这套体系大放异彩。

无人机搭载的14倍光学变焦镜头可清晰捕捉河道图片,配合后台AI大模型自动识别黑臭水体、非法圈圩、岸坡垃圾等10余类问题。过去人工巡查全区水体需耗时起码2个月,现在无人机+AI仅需一周就能完成,效率提升很多。工作人员只需要设置好路径,无人机就会集体开启巡查模式,同一时间可以对6条不同的河道开展巡查。如果在巡查过程中抓拍到疑似有害水生植物、水体污染、违规建设等现象,后台AI大模型会自动识别,并将疑似问题图提交管理员进行复核。“这些问题我们会迅速反馈给区农业农村局,由业务主管部门快速闭环处理。”钟楼区数据局数据资源及建设科王逸翔说道。

不仅大运河穿境而过,钟楼还有着超过2万亩的耕地,但分布较为破碎,田埂错综复杂,凭人工巡查犹如“大海捞针”,只能被动应付。区资规部门提出需求后,如今无人机已经可以五天巡查一遍所有地块,提前发现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等苗头性问题,从而主动作为解决问题。

无人机不只是“会飞的相机”,更是基层治理的“智慧眼”。

今年以来,钟楼区启动了全域二维建模工作,预计月底就可以完成首轮制作。相比卫星影像,无人机建模分辨率更高,更新周期更加可控,为自然资源核查、城市管理、应急处置提供精准底图。“未来我们将开发全自动工单系统,各部门通过‘政飞云’平台提交需求后,无人机集群可自动生成巡查方案并执行任务。”王逸翔如是说。

原标题:起飞!常州这6座机场,助力“空天地”巡查!

责编胡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淘宝推广广告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