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缙云 > 正文
读书丨周蓉: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读《梁平当代文学作品》
2023-06-04 07:22:18 来源:上游新闻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

——读《梁平当代文学作品》

文/周蓉

4月22日,暮春。连续两天大雨,气温陡降十几度。这些一点也没有影响梁平本土作家们的热情,《梁平当代文学作品选》新书发布暨文学专场——作品诵读会,在梁平区少儿图书馆成功举办。

拿到这部厚重的书,心潮澎湃。该书历时四年,共收集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141名作家、诗人,共计110余万字的作品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并已在新华书店上架销售,以此书为媒介,几代作家的文字得以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文学梦圆。

梁平区作协李光飞主席说,我们有理由去坚持并实现这个心愿。这是梁平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让作家、诗人们洒落在高梁山脉、明月山脉、巴渝第一大平坝的那些熠熠生辉的思想和生命体验,用心用爱凝聚成的文字得以栖身并流传下去。让子孙后代们,通过此书了解到先辈及现当代人们鲜活的生活场景和生命历程。

“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翻开《梁平当代文学作品选》,梁平优美的风景,深厚的人文底蕴一一呈现。这个地处渝东北的小城满蕴灵气,兼具山的巍峨和平原的温婉,地域特有的个性滋养出了生活在这方热土的大批作家、诗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爱着这座血脉和精神上的故乡,用自己的审美自觉抒写着对这片热土的理解和挚爱。

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快速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压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疲惫需要精神放松来得以释放,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生活亟需精神力量的支撑。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心中始终存在一个桃花源,梦想着不惹世事寄情山水的日子,这日子慢悠悠,慢到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的情状。人们对美好的向往都能在文学中找到共鸣,文学具有打动人心的温度和力量。然而诗意不能脱离现实,舍弃地面,悬浮于大地上。“人生在世,成绩斐然,却还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荷尔德林写出了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这也是生活与文学,特别是诗歌不可分割的本质。

南宋乾道八年,陆游时任夔州通判,应四川宣抚使老友王炎之邀,到川陕边境、抗金前线的南郑协助策划抗金事宜。途经梁山,写下了《题梁山军瑞丰亭》一诗,诗中写道,“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盛赞梁平物阜民丰。千百年来,梁平坝子富饶丰美,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无论出生在梁平还是生活在梁平的诗人们都在此留下了大量饱含深情的诗歌,“为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想,这句话也是对《梁平当代文学作品选》所有作者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解放初期,蓝蒂裕在梁平开展农运和武装斗争时被叛徒出卖被捕,1949年10月27日晚上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用一个废弃的香烟盒写下了《示儿》一诗,第二天上午被敌人公开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时年38岁。

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诗言志。诗句中饱含一名父亲对幼子沉甸甸的爱与不舍,对孩子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期许,还有宁死不屈的革命信念。诗人为了坚定的革命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诗意则是他在动荡的年月中的另一种精神信仰,他的诗歌不啻是一种血泪的倾诉,饱满的爱国、爱家、爱子情怀,读来让人热泪盈眶。

还有历任中共梁山县特支书记、中共梁山县委员会第一任书记的范纪曼和当代诗人彭敏、苏波、李少军、周舟等,留下了《汐之螺》、《喷薄的红》、《东方的大海》等充满红色信仰脍炙人口的诗篇,忠实地表达了梁平人民对党、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和赤诚情怀。

诗歌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通读《现代新诗卷》,我欣喜地看见梁平诗人们用自身特有的敏锐观照自己,觉察当下,留下了大批为家乡画像,为时代放歌的精品佳作。在这些诗歌当中,既有对乡村一草一木的细腻情怀,对日子如水流逝的怀念,也有底层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挣扎和迷茫,还有乐天知命的意识流露,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冷啊。真的很冷。打霜的青菜叶/在父亲背后轻轻地战栗了一下/四处弥散开来的雾气,像钟声,一片一片/消失在山道上,草垛上,和某一个饥饿的年月里”,钟声的意象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中,同时也表明那个饥饿年月已经结束。时间的那一头,无疑是诗人的故土,也是诗人珍藏于心头的童年时光。诗歌激活并唤醒了人们记忆深处那个特殊年代烙下的印记。因为饥饿,感到身体发冷,看不清周遭的一切,听到牛反刍枯草也会让幼小的孩子羡慕。而同样饥饿的父亲望向饥饿的儿子的眼神,那份心疼、无力一直沉甸甸地压在诗人的生命中。唐仁平的《大清早,乡村的雾》读来让人颤栗,他在很多的诗中反复出现麦垛的意象,一再强调了那个年月对粮食的渴望和父母艰辛却无私的爱。诗歌踏实低沉,带着深刻的蕴意,甚至可以使人感受到油画般的色调和隐约的稻香。

刘东灵的诗清新自然,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他看到家乡的炊烟袅袅,他反复倾听着家乡的鸟声和虫鸣,在他婉约的诗句中我们品出一种清浅的幸福感,也读懂了那个东山上美丽的家园和他幸福的童年。

谢泽雄的散文诗《萨克斯的独奏》给我留下了极为独特的印象。萨克斯的音色,沉郁、厚重,适宜在夜色中聆听。演奏者的颤音和滑音能加强对乐曲的表现力。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而音乐是所有艺术的抵达,诗歌的节奏感和跳跃性更是与音乐一脉相承。诗人的苦痛在高低音中淋漓尽致地释放,也得到安抚。所有已然发生的事情都无可抱怨,所有命运的赐予都只能承受,还好有诗歌抚慰灵魂。我们在诗人的A调B调C调D调E调F调中沉沦,层层递进的悲怆和茫然,未诉诸笔端的大片留白,留下了对生命深刻的反思:“合上乐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我们该去做的,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诗歌从不需要给出答案,它只需赋予人们真善美的感知。

遗憾的是,此书筹集之初,本人方初窥诗歌门径,文笔稚拙,行文浅陋。不过拙作有幸能忝列于大批优秀的作家诗人们的作品集中,深感荣幸。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能够随时回望自己最初的文学萌芽,这对本人的成长将是多么有意义的帮助啊!

一部百余万字的《梁平当代文学作品选》浩瀚的文字,一时不可能一一评说,只能撷取其中几篇诗歌略加描述,这些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梁平文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通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剧本等体裁,为现当代梁平的人文地貌、风土人情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字资料。“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作为热爱写作、热爱诗歌的一名作协会员,我将一如既往地用手中拙笔去勾勒生我养我的故乡。

作者简介:周蓉,重庆电力作协会员、梁平区作协会员。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