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缙云 > 正文
文学新征程丨晏菁:紫雾里的守护星
2023-06-14 07:24:27 来源:上游新闻

晏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重庆市南岸区作协会员,重庆文学院第五届创作员,重庆心理学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被《儿童文学》杂志社评选为“2014全国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已出版有幻想小说《我是你的守护星》系列(7册)和《紫雾心谜》系列(11册)等,作品曾被《出版商务周刊》及全国新华书店出版系统评选为“中国最美童书”。

晏菁:紫雾里的守护星

(本期访谈主持人:陈泰湧)

上游文化:我们很多的人都认为,儿童文学文字浅显,不识字的老太太都会给孙子讲故事,这是一个最没文学含金量的创作领域,又有人认为,儿童文学是写给纯真的孩童们看的,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影响,举笔若千斤。你是怎么看待儿童文学的?

晏菁:我认为,儿童文学创作其实是一件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事情,说简单,看起来人人都可以去讲述儿童文学的故事,它的形式质朴。不简单,它所赋予的故事的内涵,还有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又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在讲故事和寻找故事内涵的过程当中,我相信每一位创作者也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创作意义和价值。

就我自己而言,我会感觉到,其实要同时实现讲故事和传递真善美价值,还需要创作者很多的努力。我也是经过了很多不同题材和类型的创作,慢慢在寻找自己的道路,就像是我在写作《我是你的守护星》系列的时候,我会更加关注故事的可读性,包括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十二星座的文化底蕴,把一个故事讲得孩子们既喜欢听,又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力量。这样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让我也有很多的成长和收获,去和更多读者偶然相遇。

2023年的4月,当我去往北京参加图书活动的时候,我遇见不少童年读我的书的小读者,他们已经上了大学或者即将大学毕业,我能够感受到这些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2016年到今天,我在创作心理悬疑推理小说《紫雾心谜》,在这一时期,我是抱着强烈的使命感的,因为我接收了很多来自于小朋友的信件,这些信件是写给小说中的主人公程愈老师的,他们诉说着他们在生活中的烦恼,渴望得到程愈老师的帮助。

我组织大学里工作室的学生一起来处理这些信件,倾听他们的故事,然后再写出能够治愈的故事,在《紫雾心谜6:直觉》当中的前言,就引用了他们想说的话。

如果单纯讲心理学知识,可能对孩子们来说不一定适宜,但是当我们用巧妙的形式,并把故事治愈的力量放到这些里面去,既需要作者有很多的心理学的储备,也需要有非常精湛的叙事技巧,所以说同时结合这两点,才能写出我内心想写的故事。

围绕着这两点的话,我做了大约20年左右的尝试。现在,我更体会到,孩子们他们拥有自己的审美,也有非常好的品味,对一个儿童文学创作者来说,要同时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想法,以及满足孩子们的阅读期待,事实上并不简单。

▲晏菁的《紫雾心谜》图书系列作品

上游文化:毋庸讳言,“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因为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人”,我们一些家长发现,现在市场上儿童读物很多,精品却很少,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不错和推荐的,孩子并不喜欢,同样的,有些孩子喜欢的,家长又觉得不放心,你怎么解读这种儿童文学写作者和受众之间“不对称”现象?

晏菁: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他们的阅读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懂得去尊重孩子的学习和阅读的习惯。孩子的天性,喜欢听精彩的故事,那么像这样的一种美好愿望是我们可以去满足的。

另外一个方面,在故事性之外,我们要有美好的审美体验,还有优雅的审美趣味,这些可能是孩子们需要慢慢去感受和理解的,所以说家长们在进行读物选择的时候,需要和孩子共同来讨论。在孩子早期的阅读里面,我们要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读物推荐给他们。当然我们也要相信一点,那就是孩子们拥有自己独有的审美品位,而这些审美品位是基于有一些经典的作品阅读前提下所形成的,所以我认为,家长们和孩子们都需要共同交流和讨论,有可能孩子们的某些美好的品位也可以带动家长们的阅读。

作为创作者,也要多去和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阅读趣味,能够把既有美好的故事性,又有良好的优雅的美学品位的作品带到他们的面前。

▲晏菁的旅行家书作品

上游文化:就儿童文学创作,你能给我们的一些爱好者和年轻的写作者们一些建议吗?

晏菁:围绕着写作,我也有一点经验跟大家分享,就是在我读大学期间,有一段时间处于创作的爆发期,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写了大量的作品,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爆发期也意味着我写的作品在那时有一部分透支了我的热情。

透支写作热情意味着,可能这个部分不是你特别想要去写的,但是基于某种目的,然后你去完成了它。透支带给写作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说在2005到2009年,我基本上就处于一个休耕的阶段,休耕期意味着我们能够沉淀下来,什么都不写,又或者是尽可能多地去感受生活,也不再去要求自己要写些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休耕期里面,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也完成了职业的选择,其实这个阶段像是一个完整的休整期,像是一块被过度开发了的土地,慢慢休养生息,去找回与大自然之间的这种联系。

我想和创作同行们分享一句话——珍惜你今天的创作热情和你想要写作的冲动,不因为任何人的期望和要求去写作,因为,写作是非常纯粹,发自内心想要生长的愿望。

到2009年大女儿的降生,才让我内心重新生长出了那种写作的冲动和渴望,从2009年到今天,我又处于另外一个阶段了——我遵从于自己内心创作的愿望,而不再被外界的期待推着走,有时候显得有些自我,我会拒绝一些稿件的写作,同时严格选择自己的出版合作伙伴。只有这样,这样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内心的创作愿望,我才能好好去保护内心里那一块故事生长的土壤。

《荀子·王制》中有这么一句箴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写作,也需要像是一年四季,遵循心灵的节气,春天和夏天的耕种,秋天的丰收,都离不开冬季的休养生息,这些是我内心创作的节奏,需要我们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各位写作的伙伴,去好好的呵护这块写作的心里的土壤吧。

▲2006年,晏菁硕士研究生毕业

上游文化:你从事的职业并非儿童教育,你的职业与你作品的读者群是有距离的,即便你家有两个女儿,可以从她们的身上去寻求共情与共鸣,但你家的孩子在不断成长,甚至很快就会超越你创作的“年龄域”,你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晏菁:我的职业是一位大学老师,每当我在校园里面看到这些大学生时,很多时候,我是从他们现在的状态去倒推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童年和少年期的。我想,所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可能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就好像是你开启了一个宝贵的站台,在这个站台上,你所见到的是这些人们某一个时光片段,你见证他们的一段历史,这也会是写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创作的时段会受到孩子们的成长阶段的影响,像是几年前,我就更加关注绘本的创作,而现在,我则更加关注青春期的成长故事。这种陪伴成长的感觉,是给创作者们一份宝贵的礼物,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去跟着孩子的成长,一步步回溯自己的成长经历,无论是童年的天真烂漫,又或者青少年时期的思考,有孩子陪伴的时光,让我们得以再一次成长。

如果到了那一天,当孩子们长大之后,我们也可以去牢牢把握住最重要的宝贵的部分,那就是留在我们内心里的那位孩子或那位少年,这对于一位儿童文学创作者来说,是他们写作的灵魂。

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并未有过孩子,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写出感动人心的故事,我相信这种灵感的来源,来自于他们内心活跃着的那个孩童,当这个孩童保存着自己天真烂漫的力量,创作者就有力量去写作出更多精彩的儿童故事——他永远不会变老,因为这是居住在他心目中的孩童想要听的故事。

▲2022年,晏菁(右四)获得《儿童文学》第六届金近奖

上游文化:如果请你推荐一篇你自己的作品,你会推荐那一篇(部)?能否请你给我们讲讲这部作品的的创作故事?

晏菁:我想为大家推荐我所写的青少年心理悬疑小说《紫雾心谜》系列。

2016年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说在当下的中国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而且不管是成年人也好,还是小孩也好,人们都有很多的焦虑和压力需要去面对和处理。

我就想自己能够去做一些什么?我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所以从2016年开始,我就开始写作心理悬疑小说《紫雾心谜》系列,它是以心理咨询师程愈在南山中学接待这些个性各异的来访者们,然后一次次的经历和冒险所串起的故事。

到目前,这套书系已经出版了有11本,我觉得在这个系列故事的写作过程中,我放入了很多的情感,很多的心力在里面,我学习大量的心理学案例,考取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球生涯规划师等资质。

因为这个书系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欢迎,有很多小朋友给主人公程愈老师写作,所以后来我们就在微博上建立了程愈老师的微博账号,去接收这些孩子们的来信,然后也同时在《儿童文学》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发表这些来信,整个时间持续应该是从2017到2019年左右。

这个过程中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包括有时候,可能我正在开心地跟小孩一起聊天,突然听到网络消息提示音了,我的大学生助手们可能会告诉你说,老师我们又收到一个非常危险的信息了,然后我就要赶紧去处理。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当时我们也建立了一个相应的应急机制,就是说把信件日常进行分类,日常的小烦恼可以交给我的助手同学帮助处理,难度上升一点的就需要我来处理。然后还有更高危险级别我就需要转交给专家来处理。

后来我也开始成长,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然后也加入了重庆心理学会,我们也组建了一个专家团队,就作为我们的专家智囊团,危险级别最高的信件就在这里讨论和处理,尽可能多地去帮助这些孩子们。

回头看,我觉得那几年还是挺不容易的,那时候我家孩子还很小,工作也很忙,就在这段时间要同时处理这么多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要继续?我问过自己,我觉得这件事情我必须得去做,然后还要把它做好。

2018-2019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去英国访学一年,即使是这样,我也想继续,我就问这些工作室的同学,我说我不在国内,你们能不能坚持?同学们说可以。

出国之后,我带着两个小孩在国外,但是我们程愈老师的微博工作也一直在做,我一直希望能够多帮孩子们一点。

有一次在火车上看到暴雨如注,行人的雨伞被风折断,看似寸步难行,可火车仍然一路疾驰。忽然之间,天地为之一亮,云层之中,闪现一道彩虹,因为刚才的暴雨,这彩虹反而更加透明纯粹,它横跨整个大地,由远方直通天穹。   

那道彩虹,会永远镌刻在我的回忆之中,这世界有很多珍贵的财富,那是由一个个记忆瞬间镶嵌而成,永远独一无二。  

我记得那些细节。当我们第一次收到身陷抑郁的求助者来信,她发来自残的照片时,当时大家瞬间就乱了阵脚,为了寻找更加专业的督导,我让同学们把所有的零散语音全部整理成文档。那些语音并不成句,饱含愤怒和痛苦,如同一片片碎玻璃。工作室有位同学叫兰玲,她竟然听了一晚上那充满苦痛的诉说,将它全部整理成文字,直到现在我都在想,兰玲当时哪里来的勇气?  

或者说,我也可以用这个问题问自己,问所有曾经来“程愈诊疗室”的伙伴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勇气?  

华晨宇有一首《好想爱这个世界啊》,里面唱道“当你的笑容绽开,这世界突然填满色彩”,也许,我们所有的奋斗,所有的勇气,所有的热情,就来自于一个简单的想法——我们,想让自己,想让所有站在星空下的孩子们,都多一个去爱这世界的理由,让这世界填满彩虹的色彩。

2019年9月,“程愈老师”开始他人生中的Gap Year,不再处理微博来信了,可我相信,程愈诊疗室的故事不会结束,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程愈是我,是你,是他,是她。

在写作过程当中,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工作室处理了有上千条信息,上千个来自孩子们的求助,并不能说所有这些求助我们都响应得非常完美,但是我们的确是尽力了。

过了好几年,一个曾经向我们求助,重度抑郁的孩子和我们联系,说她现在在一所职高,说她不会像从前那样偏激了,我说,只要你好好活着就好,那就是胜利。

听到她的消息我非常开心,我告诉了以前工作室的小伙伴,大家都特别开心,所有人都牵挂着她,我们并没有忘记她。

《紫雾心谜》正是这样一套书系,它围绕着这些孩子们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也包括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形成的故事。

到现在这个系列也还没有终结,我希望这套书系能够有长久的生命力,能够有力量去帮助到更多的孩子们。

▲2018年10月,晏菁到英国访学

上游文化:如果请你给读者推荐一位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你会推荐哪位,你最喜欢他/她的哪一首作品,并请说出理由。

晏菁:我想推荐的三位年轻的作家(笑:排名不分先后)。

一位是来自于北京的顾一灯,她的写作特点是具有非常深厚的哲思,也有非常宽广的学科背景,而她在讲故事的时候,独具韵味的意象,深沉的思考,这些都让故事很精彩,我认为她是非常有创作潜力的年轻作家。

另一位是高源,高源也是一位非常专注和纯粹的创作者,她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在她的写作当中既有写作的诗意,也有轻灵的可爱,同时,创意写作专业的背景也让她可以从容驾驭不同创作题材和创作类型,她也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年轻作家。

重庆的吴越也是我想推荐的一位年轻作家,他的创作特点是在童话短篇小说,甚至是包括幼儿文学,他都能进行自如的切换。他创作态度专注,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我比较喜欢他的一个短篇《犬娘》,这是一部“周庄杯”儿童小说的获奖作品,融汇了一些民俗,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我比较喜欢这篇作品。

▲晏菁的小说《你好,阿光》

延伸阅读:

一生悬命(《你好,阿光》自序)

文/晏菁

对我而言,值得“一生悬命”的事,是什么呢?一定是写作。

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便是成为一名作家。这意味着,我可以在我的创作中,一次次地去体验和我所处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

“你想写什么?”这个问题抛向我的时候,我想了很久,在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想法。

“我想写杂技团的孩子。”我也说不出我为什么喜欢杂技,只是舞台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感觉到那便是一个奇妙的世界,灯光五彩,观众们的掌声响起,华丽,迷醉,有一种让人沉醉的魔力。

我的心,会被杂技表演的舞台给深深地吸引住,向着那舞台飞去。

很感谢杂技艺术团的朋友们,因为他们,我有了跟随儿童杂技演员们一路采访的机会。

我感受着他们的生活,表演开始前的紧张排练,和他们一起坐着长途大巴跋涉在夜间的路上,那路途中一起度过的时光。我鼓足勇气——我曾经是一个多么内向的人啊,现在为了更多地了解他们,我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去了解他们的生活。

还好,那些孩子们终于还是接纳了我。在大巴上,他们把自己的故事一点点讲给我听。我认真地让他们写下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的。在大巴前行忽明忽暗的隧道灯光中,我想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我是一个记名字方面的超级白痴,这对于我而言,真的是一件蛮挑战的事。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这辆巡演的大巴也快要到了终点,我站起身,看着挤坐在一起的他们。

我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九个男孩,我叫出八个的名字,最后一个名字,小伙伴们补上了。能够在茫茫路途中相遇,这短短的相遇,便如流星的相遇般,而那些孩子们啊,我发誓,下一次,我一定为你们贡献自己的一点点票房。

一定,我保证。下一次,作为一名“伪装者”,我将再次潜入生命这条深深河流,去寻找到我偶然相遇的故事,它们就像“舞流星”一般璀璨。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