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了重庆导演李冬梅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的放映,放映结束已是深夜11点,映后没有主创亮相,现场却两次响起观众掌声……在本届电影节中,多部重庆电影人拍摄、制作的电影亮相各个不同单元,也都收获了关注与好评。
《我们的名字》入围电影项目创投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共有33个剧情长片项目入围,其中13个入围创作中项目单元,里面就有重庆导演周劼的新片《我们的名字》,这也是一部重庆导演执导、重庆出版集团易传影视公司出品、讲重庆故事、并将在重庆取景拍摄的电影。
▲《我们的名字》海报
“《我们的名字》故事取材自重庆民警冯中成的英雄事迹。”周劼给上游新闻记者介绍到,影片讲述了女儿逐步探寻心中一直缺席的父亲,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亲有了新的认识的故事,“影片在警察父亲与女儿的温情故事中,再现英雄不一样的一面。”周劼透露,电影将于8月份左右在重庆开机拍摄,计划明年与观众见面。
▲周劼在上影节圆桌洽谈
周劼的《淡蓝琥珀》曾获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最佳青年导演项目”,完片后还荣获了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新人摄影,并获最佳影片提名。
入围电影项目创投的影片,有机会与电影节邀请的投资方、发行方、选片人等进行一对一的圆桌洽谈,“我们这3天的圆桌洽谈都已经排满了。”周劼告诉记者,目前电影项目收到的反馈都还比较好,自己也更有信心做好这部电影。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电影展
重庆导演李冬梅的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入选了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中国当代艺术电影展”。当晚的放映结束已经是晚上11点,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影片一结束,观众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片尾字幕结束,观众又再一次鼓掌。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是一部重庆造电影,由浪力(重庆)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制作,全程在重庆巫山拍摄,是一部纪念妈妈并向母亲致敬的电影,以导演李冬梅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全素人演绎,从一个12岁女孩小咸对家庭和村庄的记忆入手,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农村的七天经历。电影曾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并在平遥影展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在哥德堡电影节获英格玛·伯格曼奖。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剧照
上海电影节在推荐《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时这样写到:“或许是最难描述的那类电影:讨厌它、蔑视它、忽略它、篡改它,理由可以有很多;但喜欢它的理由一个即可:献给我们最爱的人,不管多少年过去了。”李冬梅也表示,“一直想用这个片子跟自己去世的妈妈作个告别,因此故事和拍摄的场景都比较真实。电影里我尝试用最质朴、最简洁的方式去呈现那些记忆片段,不做任何修饰和渲染,但每一个镜头里的时光都是我记忆27年以来反复的回响”。
李冬梅正在重庆进行紧张的新片拍摄工作,没能来到上海。“正在拍摄的是一部剧情片。”李冬梅告诉记者:“《妈妈和七天的时间》也计划在今年上映。”
此外,宋川导演的第三部故事长片《单单》入选了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6月12日在上海进行了展映。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青年电影人池清波担任了该片的制片人之一。
▲《单单》上影节映后见面会现场
上游新闻特派记者 孔令强 上海报道
编辑:杨虹
责编:孙琼英
审核:吴忠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