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味 > 正文
博物馆的力量丨博物馆,有趣的大课堂
2022-08-10 15:30:04 来源:上游新闻

眼下正值暑假,除了游泳池、海洋馆外,博物馆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6月底,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探秘营”暑期研学活动刚推出,名额就被家长们一抢而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简称“三峡博物馆”)推出的文保基地少儿研习营,也同样受到青睐。

近年来,我市博物馆在做好收藏展示的同时,不断放大公众教育的功能,有效拉近了市民与博物馆的距离,也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2022年举办第一届“小小博物学家”活动

博物馆里的“老师”

杨鳗倪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5年进入三峡博物馆工作。“小时候到博物馆参观,我就很向往在这里工作。”杨鳗倪在三峡博物馆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美育老师,比如为展览开发学习纸、绘本,带领青少年动手参与互动等等。

比杨鳗倪更早进馆的白玉银,毕业于教育学专业。当她的同学成为中小学老师时,她将三尺讲台搬到了博物馆。这些年,白玉银培训了无数个“小小讲解员”,也曾将展览送到偏远乡镇的农村孩子面前。

白玉银所在的教育推广科,是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的一个科室。“2015开始,我们科室的人就多了起来,不仅从其他部门调了人,还招聘了一批大学生。”白玉银说,三峡博物馆教育推广科有十几个人,算得上“大”科室。

三峡博物馆的青少年研学课堂

在三峡博物馆,活跃着不少像杨鳗倪、白玉银这样来自教育学、播音主持、美术、平面设计等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的生力军。

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首次把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放在首位,直接影响到全国博物馆的运营方略,引导博物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即使不是博物馆公众教育的专职人员,也少不了客串成为“老师”。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每天面对古生物的研究员时常扮演孩子们的科普老师,将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探索恐龙化石、昆虫标本的过程中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

孩子们在三峡博物馆的研学课堂上操作皮影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对教育职能的推崇,直接决定了博物馆展览、活动的形态。

过去,观众看完展品和图文介绍后,往往也意味着参观结束。近些年,很多博物馆都在展览中增添了趣味内容,还开发出课程、互动环节,极大加深了观众的参与程度。从静态的参观到动态的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正在向主动的探索者、思考者转变。

博物馆奇妙夜,是公共博物馆夜间开放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全国颇为流行。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往往围绕某个主题,通过独特的活动环节,让观众在夜游博物馆时增加沉浸式体验感。

今年5月,20组亲子家庭在夜幕下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按照沉浸式剧情设定,由于天空出现裂缝,众多体型庞大的不明生物给人类生活带来困扰,化身“自然科学小侦探”的孩子们,要在博物馆贝林厅、进化厅中找到两位化身“时空联络员”的科普辅导员,一同破解“谜团”。夜间的自然博物馆本就显得神秘,以游戏的方式走进古生物世界,孩子们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研学课堂

将课堂“迁移”到博物馆,孩子们学习的方式也从单调的课本学习,变为了专题探究。因此,博物馆也常被称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面向青少年,不仅需要奇思妙想,也要兼具教育意义。

杨鳗倪记得,去年在为《一白高天下——齐白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策划青少年教育活动时,她和同事一度犯难。“孩子们很难从书画作品本身体悟到其珍贵之处,我们后来决定在齐白石生平故事上做文章。”

从齐白石的艺术历程切入,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识到,齐白石的大器晚成少不了前面的积淀,艺术家的成功不仅是画面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超越前人、超越自己。

消解博物馆的“墙”

2015年11月9日,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开展的活动也比过去丰富了许多。除了六大基本陈列展厅外,博物馆还为青少年研学开辟了新空间。

周末来到重庆自然博物馆,时常会在一楼大厅的角落看见这样的画面:穿着“实验服”的孩子认真地瞄着显微镜,修复手中的“化石”。这个角落,便是重庆自然博物馆“化石修复师”研学项目的常设场地——“达尔文试验站”。

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活动不止发生在场馆内。重庆自然博物馆与很多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将展览、讲座、活动送到学校,送到留守儿童身边。

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墙”正慢慢被拆除。

近年来,三峡博物馆长期开展的“展览遍渝州”流动送展活动增加了不少体验环节。白玉银记得,有一次在石柱县中益乡,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戴着VR设备看到白鹤梁水下题刻时非常激动,“她说自己从来没去过博物馆,现在通过一个小小的机器就能看到文物,非常有意思。”那一刻,白玉银强烈地意识到,乡村也是需要博物馆的。

有一年,三峡博物馆流动送展活动来到巫山县玉米洞遗址附近的一所小学。工作人员发现,孩子们竟然对玉米洞一无所知。随后,三峡博物馆便组织了一场走进考古发掘基地的活动,请考古专家给孩子们讲解发掘过程。那是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

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墙”也在慢慢消解。

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使得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对成年人也极具吸引力。

三峡博物馆研学衍生手工作品

三峡博物馆共收藏古琴48张,在全国博物馆界都是一张响亮的名片。近年来,三峡博物馆屡屡推出面向成年人的古琴培训班,每次培训名额都很快被抢空。同样丰富的花鸟画馆藏,使得三峡博物馆的花鸟画培训班也比普通的国画培训更有优势。尤其是当文物数字化后,藏品的高清图片、三维资源都是很好的“教材”。

这些公众教育活动,正在重塑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在不断琢磨、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博物馆主动走近公众,一股柔软、强大的文化力量因此而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今日重庆记者 刘晓娜

图片 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