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宜宾学院因录取通知书上的“录”字被误写为“寻”字而引发关注。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14日,四川宜宾学院就此发布声明,表示已将通知书中的“寻”字更正为“录”字,并重新寄出,旧的通知书将于学生报到时统一回收。对于工作上的疏忽深表歉意,将认真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录取通知书不仅是学生知晓录取与否的重要载体,更是到校报到的重要凭证,很多学生对即将就读高校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来自于录取通知书。可以说,高校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一纸通知,更是相当严肃的“正式文件”,还关乎学校“脸面”,容不得丝毫马虎。
“录”字错写成了“寻”,虽不会影响学生知晓是否已被录取以及何时何地报到,可一项如此低级的差错,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寄给学生的重要文件之上,不禁让人怀疑学校在印制录取通知书上,是否有尽到审核把关责任。还未与学校谋面,就被“错版”录取通知书“刺痛”,这样的“见面礼”学生收起来估计心里也会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每到招录季,各地高校“卷”通知书可谓一道靓丽风景线,各种别出心裁、创意十足、诚意满满的录取通知书总能博得关注。对于这些锦上添花之举,当然不能强求每一所高校都必须有,可信息准确、内容无误这条最起码的基本底线却不应失守。录取通知书出错,不仅有损学校的形象与声誉,更会让高校在学生眼中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其实,录取通知书出错并非宜宾学院一家。就在上个月,宁波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的“university”一词被印成了“unversity”,少了一个字母“i”。而往年也曾出现过巢湖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新生录取通知书印制错误的案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虽说“错版”录取通知书可以回收,重新制作一份正确的也不是难事,但经舆论关注后受损的高校形象与美誉度要修复,却并非易事。类似低级错误成了每年招录季的“保留节目”,也侧面说明,高校对录取通知书的重视程度不够,审核把关不严,没有将录取通知书的印制当成事关学校“脸面”的大事对待,对自己的“脸面”不够重视,自然也就容易被各种低级错误打脸。
当前,高考已经结束,即将迎来招录及寄发录取通知书的集中阶段,各高校在比拼创意之前,恐怕更要以此为鉴,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印制、把关、审核等流程上做到万无一失,别被“错版”录取通知书轻易打了脸,同时也留住学校在新生眼中良好的第一印象。
夏熊飞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王蓉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