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来论 > 正文
花近千元在海洋馆看“假鱼”,提前告知有那么难吗
2024-11-14 14:11:21 来源:上游新闻

“我们全家出行,花了近千元,你给我看假鱼?”近日,有关“如果你在大型海洋馆遇到假鲸鲨怎么办”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据报道,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试营业期间,吸引了大批游客,众人期待亲眼见到真实的海洋巨兽,但最终只看到了“假鲸鲨”,不少人抱怨被“欺骗”。在正规的大型海洋馆里看到“假鱼”,不少外地消费者还为此专门跑来一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自然会心生不满。

据媒体调查,目前已有至少5只人造鲸鲨投入国内市场,行业龙头海昌海洋公园同样选择“人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假鱼”可不便宜,仿生鲸鲨身价最高上千万元一只。不过,真正的鲸鲨更贵。鲸鲨、虎鲸等大型海洋动物身价动辄上亿元,而且还很稀缺。从成本上考虑,满带科技感的“机甲鲸鲨”的出现或许是无奈之举。也有网友认为,使用人造机械鲸鲨,能够加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避免将鲸鲨圈养在空间有限的环境中,降低对动物自然天性和健康的影响。

但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生态环保”,虽有一定的客观性,却不能全盘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海洋馆和游客之间属于商业交易行为,海洋馆有义务事前告知游客:海洋馆里的鲸鲨是仿真的。让消费者了解真实情况之后,进行自主选择。如此遮遮掩掩,反而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影响公众对海洋保护的认同感。

公开透明是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基础。对于海洋主题公园而言,引入人造鲸鲨原本是创新举措,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还保护了海洋生物资源。两全其美的创举若缺乏足够透明度,不仅会让游客感到被欺骗,也涉嫌虚假宣传,反而损害了整个行业的信誉。海洋馆完全可以在“真假矛盾”之中,多挖掘其中的环保内涵,“机甲鲸鲨”科技感满满,本身不乏卖点和亮点,如果提前做好告知,就是一个环保方面的好故事,不用担心消费者不买单。

环保的归环保,商业的交给商业,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环保的科技创新并不冲突。除了“机甲鲸鲨”,海洋馆还可以利用AR、VR技术模拟鲸鲨的生态环境,通过高科技手段增强展品的互动性与教育性。同时,加强对活体海洋生物的科普教育,向游客传递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

消费者并非不能容忍“机甲鲸鲨”的平替,“代餐”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不能忽视的是,仿生物无法完全替代活体鲸鲨在教育与情感连接上的作用。有限度地使用仿生科技,让消费者仍有路径看到真实生物,才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海洋主题公园才能在满足公众需求与促进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特约评论员 焦杨

编辑:康磊    责编:王蓉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