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长安重马面孔|银发跑团:跑了四十年马拉松,还没跑够

上游新闻纪文伶 宋剑 刘力2023-03-18 11:49

送完孙子上学,摘下老花眼镜,换上跑鞋,肆意奔跑在山城的山水之间。

有一群银发跑者,平均年龄60岁以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参加马拉松,从青丝跑到了白发。他们说,生命不息,跑马不止! 

数十年跑下来,马拉松已成为他们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代表健康、快乐、自信的生活态度。

今年的长安重马,这群已是爷爷辈奶奶辈的“银发团”依然不会缺席!

▲银发跑团成员们在交通茶馆  /图源 刘力

跑了40年,身材没变样!

今年71岁的李静,人称“木子大哥”,从1982年就开始跑步。让他记忆犹新的是,1986年,重庆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马拉松,沿途围观群众站了里三层外三层,跑起来神气极了!不过完赛并没有奖牌,仅留下一本成绩手册作为纪念!

有了这次马拉松经历,厂里的春季长跑他更是每年参加,从1987年到1996年,李静连续十届拿了冠军。大家只要听说他要参加,“嘿,这冠军姓李是跑不掉了!”家里的床单、被套,都是他那个年代跑马的奖品。

李静还记得,最初,身边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叫马拉松!在跑马拉松赛时,沿途也谈不上有补给,有一年甚至是人车混流!而如今,跑马的路线越来越优化、美观,他跑过的就有从虎头岩到施家梁、从大田湾到江北机场,不过最爱的还是现在南滨路的线路。

▲马拉松爱好者李静 /图源 受访者供图

每年马拉松李静几乎都没落下,除了2010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停了一年。退休后,木子大哥依然坚持每天跑十公里以上。在很多同龄人流连麻将桌时,他奔跑在山野、湖畔、林间。家里去贵州遵义避暑,他在娄山关跑,去海南过冬,又在海边跑步!

“(上世纪)80年代的身材保持到了现在!”这是让他最自豪的,穿上40年前的运动服,嘿,还是年轻小伙! 

看到胸前5个“8”,你便知“张姐”驾到! 

在重庆马拉松赛场上,当你看到胸前贴着5个“8”号牌的选手,你就知道重庆马拉松界的传奇人物“张姐”张辉冀来了!

▲马拉松爱好者张辉冀 /图源 受访者供图

“88888”号牌是怎么来的?2014年张辉冀报名首届重庆马拉松,获得了市民组全马第一名,组委会为她送来定制的终身荣誉号码。

说起张辉冀的“战绩”,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单说重马,她已获得四届市民组第一,更是重庆、武汉、北京、广州马拉松大满贯获得者。她曾用70分钟爬7700级台阶登顶泰山,曾用17个小时翻过9座山,也曾用3天时间越野百公里。

她已经数不清拿过多少冠军,甚至现在带着奖牌回家,老公都会嗔怪道:“家里真的没地方摆了!”

重马赛道愈发显得漂亮,张姐心态始终保持年轻。今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辉冀将继续征战。她瘦小的身板只有80斤,可总能够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一次重马有目标吗?“我总是能给自己惊喜,希望这一次也一样!”张辉冀自信地说。 

珍惜每一次奔跑 保留着第一双马拉松跑鞋 

39年前,周天才骑自行车从十米高处落下,脊椎受伤,手腕失去两块骨头。医生摇摇头:“怕是会瘫痪……”他不甘心,每天坚持康复训练,一年半后,靠着双拐能走路了,再一年后,他能跑起来了!参加厂里组织的运动会,在男子1500米跑比赛中轻松赢得第一名,甩了第二名500米。

工友们都不敢相信:“想不到你跑得这么快!那干脆去参加马拉松撒!”

 “马拉松是啥,听都没听过。”1986年,周天才第一次接触马拉松比赛。在听完马拉松比赛的路程介绍后,他被吓了一跳!

▲银发跑团成员们在操场上训练/图源 刘力

从电影机械厂开始,经石油路、石桥铺、小龙坎、陈家湾、烈士墓、双碑、井口,再原路返回。周天才只有三天准备时间,每天坚持跑10公里,第四天直接上赛场。

3小时41分钟25秒,是他人生中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的成绩。跑完后,周天才已无法控制双腿,“只能像螃蟹一样慢慢挪开腿,横着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回家15分钟的路程,那天他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

他珍惜每一次奔跑的“机会”。从1986年开始跑步以来,有记录的比赛500多次,可谓是“身经百战”。最好的全程马拉松成绩是2小时57分24秒,是在1992年成都马拉松赛上创造的。

“在跑步运动中,我找到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跑步健身的观念不如现在普及。当周天才清晨沿着马路跑步时,路人常常投来诧异的目光。而现在,路上有越来越多自如奔跑的人们。

家里第一双跑马的鞋,鞋跟已被磨破,鞋底齿纹几乎被磨平,周天才还是舍不得扔掉——这是他对马拉松的深爱和纪念。

▲银发跑团成员们在操场上训练/图源 刘力

银发跑团里,还有68岁的田洪泉,跑了40多年的“老马”,先后参加了上百次大型比赛,获得的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足足装了四麻袋!李林,曾是上世纪80年代重庆马拉松界的“大神”,还带出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冠军……

在今年长安重马赛场,我们依旧会见到这群“银发少年”如风一样自由奔跑的身影。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宋剑 实习记者 袁艺函/文

编辑:何保

责编:吴键

审核:赵蕾

责编何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