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没有手机导航,古人出行靠什么识路?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2018-04-16 14:55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消息,现代人出行,特别是选择自驾或步行等方式,地图导航必不可少。那么什么导航设备都没有的古人,要是出远门应该怎么办?

对于古人来说,出远门可是一件大事,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如避难、科举或者探亲等事宜,多数时间是不远游的,毕竟一路上风险太大。可真要是遇到上述情况,如何认路可就是件难事了。

古代有关道路的名称要比今天多。《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所谓达即通,一达指没有岔道,三达指丁字形街,四达是两路十字交叉。

但是《尔雅》所列道路并不完整,有些道路甚至好几个岔路。例如衢,也有人说是五达,有人说是六达,甚至有说九达的。康、庄、逵是不是五达、六达、九达,从文献中也很难看得出来。大约道、路为通名,凡人、车常走的地方都叫道或路,比较宽阔的叫康、庄,岔路多的叫衢、逵。《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日列大夫,为开第(宅第)康庄之衢。”

秦直道遗址:秦始皇修建的一条重要军事大道

除了这些大路,还有一些小路。

第一种小路叫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斋戒),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走小路,是因为小路一般较大路近,可以更快地到达,更重要的是没有关卡、人少,免得暴露。

蹊也是小路的一种。《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树下的路自然是小路。

还有冲,指的是交通要道。《左传·昭公元年》:“适(嫁)子南氏,子晰怒,既而橐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子晰伤而归。”冲要则通常专指军事上重要的地方。《后汉书·南匈奴传》:“连年出塞,讨击鲜卑,还复各令屯列冲要。”也可以说要冲。

道路的名堂这么多,要是不认识路,走错了,恐怕浪费的时间不止是几天几夜而已。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些走过路或者知道路的人,便会为了后人建立起一些指路标志。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道路管理人员认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按一定的里数用“土堆”的方法来作为固定的里程标志,土堆被称为“堠”。凡按“堠”记数的里程称为“堠程”,而管理“堠”的官吏称为“堠吏”。这种道路标志虽然简单,却起到了便利行人了解道路里程远近的作用,是今天道路里程碑的发端。

据现有史料记载,我国使用“堠”作为道路里程标志始于东汉。史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后汉书·和帝纪》)意指从广东到中原转洛阳的路上,每10里设一驿,5里做一标记。史籍记载献龙眼、荔枝的年代是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也就是说,距今1800多年前,中国已有了里程标志。

除了用堠记路程,还有就是在道路两旁种树。这个方式从很早就开始了,《国语·周语》载:“列树以表道。”古代道路两旁所植树木品种很多,多为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一些重要的干道上植松、柏、梧桐或植果树。东汉时,道路上除种植一般树木之外,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及宗庙、官室和陵园的道路均有梧桐之类列于道侧,反映出当时重视在道路两旁植树的风尚。

大路两旁都种着树,只要按照树的指引走,就不会走到深山中迷路了,因此种树也是路标的一种。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道路两边群山树木

中国古代的道路标志,除里程标志、种树外,中原地区还流行一种叫“杈子”的道路标志。“杈子”古称“梐枑”、“行马”,俗称“拒马叉子”,用以阻拦行人车马通行。杈子由一横木连接数对两两交叉的木棍而构成。南宋盂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坊巷御街,两边乃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漆杈子之外。”

在中国南方的湖南、两广等地,人们通常在村寨岔路口处,立一小石碑,向过往行人指明方向,旧时民间认为此举是“阴功积德”,为来世创造幸福。

草标,是中南土家族人的一种道路标志。土家族人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深山荒野。人迹罕至,难识鸟道兽路。土家人为防止误入鸟道兽路,走进枭禽猛兽筑巢的荒岭,就在歧路口挽起“草标”。这是一种指路暗号,土家人一看就知道哪条荒径不能走,有危险,但外地人往往不知。

土家族人于山寨道路上也设指路碑,他们的指路碑叫“挡箭碑”。碑的上方横刻有“挡箭碑”三个大字,碑的正中刻“开弓断弦”四字,两旁再刻“左走某某”地名,“右走某某”地名。行人至此,虽是崇山峻岭,也不至于迷路。土家人之所以把指路碑说成是“挡箭碑”,缘于土家人的宗教信仰。土家族人的小孩病了,或遭凶恶,他们认为是有恶煞作祟,暗地里施放阴箭,射向小孩魂灵,故才有此难。因此,必须在岔道口竖立“挡箭石碑”,将“阴箭”挡住,指路积善,才能保佑孩子灵魂逢凶化吉。

除此之外,还有道路上的馆舍,又称为“亭”。“亭”最早是为了君王的使者和官员走在路上能及时得到休息,沿着国家的主要道路设置的,有人看管,备有粮柴。《周礼·大行人》和《掌客》说天子境内沿途为诸侯前来朝聘准备粮食、马料,并且定量供应。其所述的具体条例并不可信,但行人在亭舍“打尖”则确是古已有之。

后代又有长亭、短亭的区别,此时的“亭”已经不能提供吃喝住宿了,据说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时的亭似乎已经纯粹是供人歇脚的地方了。当然,这些亭的存在也是一种路标。

费以耕《长亭送别》1868年作

除了陆地,水路也是常用的出行方式。就我国古代天文导航定位技术而言,只是到了西汉以后,才有了这方面明确的记载。最早提到航海时依靠天上的日月星辰来判明方位的是西汉古籍《淮南子》,书中提到一种“海人之占”的原始天文航海导航定位技术,它是从我国发源于远古时期的占星术发展而来的。

唐代的天文航海术,基本上仍处在天文导航阶段。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送秘书监还日本国》的诗中说:“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这种天文导航术,只能使海船沿岸航行,或做惯常的较短距离的横渡航行,如横渡东海、暹罗湾口、孟加拉湾口,还不能确保海船在大洋腹地作连续几十天的远航。

宋代的天文航海技术,在继承了唐代及唐以前历代的天体定向助航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重大的进步,其主要的标志是与远洋横渡航行至关密切的天文定位导航技术开始问世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暝,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由此可知,在西太平洋近海作较短距离的惯常航行中,天文定向仍是天气良好时的主要导航手段,而指南浮针,则是坏天气时的主要辅助导航手段。

苏州石刻天文图: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所刻

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天文定位导航技术始于宋代,该时代已出现了全天候定向导航仪器——水浮针(以及针盘),并开始在磁针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的航迹推算。

发展到元代,通过测量天体高度来辨认船位变化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马可波罗提到在航海中天体高度的变化,表明当时的航海者是通过测量某些特定星辰的出水高度来确定船位的。宋元时期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中的量天尺,就是这种天文导航定位技术中的一个主要工具。而明代的“牵星术”则是这种技术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出现的。这种技术在郑和下西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当然,认路的方式虽然不少,但都比不上今时今日有一部手机导航来的方便、快捷。

原标题:没有手机导航,古人出行靠什么识路?

责编周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