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宋朝官帽的“翅膀”为何那么长?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吗?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2018-05-16 10:13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消息,赵匡胤创建大宋朝后,发明了一款帽子。这款帽子带有超长帽翅,就像飞机的螺旋桨一样。戴上后,相邻的两个人再想交头接耳就不大方便了。因为帽翅会碰在一起,要是挨得再近一点,帽翅甚至会抽到对方脸上。这可能正是赵匡胤追求的效果——“切勿私语”。

以上是坊间流传的故事,但翻遍历史典籍也不会找到哪里记载着这款帽子是赵匡胤发明的,甚至宋代帽子的独特款式并没怎么引起后人的注意,仅有一本元朝人写的《席上腐谈》曾记载:“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里面也没提及有赵匡胤什么事。

那么,帽翅的发展史究竟是什么样的?

据抢救性挖掘的考古学家们发现,商代以前的人们是披头散发的。到了商代,人们觉得不雅,就开始系头巾。那时候,头巾是一张正方形的布头,四个角系上四条带子。其中前面两条带子系在下巴下面;后面两条带子系在头后。这在当年叫做幞头,幞头的意思就是覆头,或者说盖头发用的,是一种简易的帽子。

大概经过了2000年的发展,到了6世纪下半叶的北周,周武帝宇文邕要求将幞头的戴法加以规范化。即将其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同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这就是后世乌纱帽的最初雏形,而幞头这种帽子也开始朝着“飞机螺旋桨化”的方向发展了。

唐朝,飞机螺旋桨化明显加快。帽子的形态从软榻榻变为硬壳状,简单来说就是给帽子外面进行塑形,然后再在里面加层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帽子可以直接戴在头上,如此四根带子也就显得多余了。

所以唐朝人将前面的两条带子系到帽子上面,形成一个蝴蝶结。剩下的两条在脑后的垂脚,在里面衬上绢、纸板甚至是铁丝,或如燕尾般下垂、或如飘带般长长的拖在后面,这就已经十分接近宋代的官帽样式了。唐太宗和唐玄宗就非常喜欢这样的帽子,可见对蝴蝶结的喜爱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唐太宗所戴帽子,已经接近宋代官帽样式


到了宋朝,有个皇家宗室叫赵彦卫,他是赵匡胤弟弟赵光美的后代。赵彦卫写了一本书叫《云麓漫钞》,里面记载了不少唐宋时期的故事。此书里记载着,五代时期后汉高祖刘知远,在他还没当皇帝,任并州衙校时,曾出访楚国。他见楚国的国君马希范的帽子上有两个翅,都是向上的“L”型,就问:“这两个翅叫什么呢?”马希范说:“这是龙角啊。”刘知远就想,这个帽子帅,我也来一顶吧。但是刘知远不敢叫龙角,因为这是犯上的罪过。所以他就将“L”型的变成了“—”字型,两边各长1尺多(40厘米)。后来他当了皇帝,就将这种帽式推广,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戴上了此款帽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螺旋桨似的帽子不是专门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设计的,帽翅仅仅是一种夸张倾向的外露装饰,或者说是人们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帅而设计的,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也有相似记载。另外,在官方史书《宋史·舆服志》中也有记载说,帽翅变成平直是五代时候的事情。

宋朝时期,一高一矮似的帽子从圆形变成了方正、有棱角的帽子,而且以黑色为主,其他颜色兼有之。幞头后面的翅,不只有我们所见的两根长翅。据《梦溪笔谈》说,当时已经分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 五等。看来这时,帽子的“飞机化”终于完成,而且还至少出现了5种“螺旋桨”。

直脚又叫平脚或展脚,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所见的宋朝标准官帽,这种幞头,或者叫乌纱帽的最大问题是造型太过招摇。

头戴直脚幞头的宋朝官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儿谈话时,老头儿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恭谦。寇准感到奇怪,故意发问:“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老头儿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听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老头儿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长翅帽,哪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

所以,如果每个人都戴着不能摘掉翅的帽子在街上行走,那每个人都得前后左右距离1米以上,要不就会被帽子翅所误伤。正因为这个原因,到北宋中期,这两个外展的翅改成可以摘掉的,并不固定在帽子上。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刷洗更加方便。

局脚幞头,即弯曲的幞头脚,就是将直脚幞头的两根长翅的尾端卷起来,形成“C型””S型”或“螺旋型”。戴这种帽子的常见于状元、翰林学士等文官,比如当年著名的翰林学士包拯就特别喜欢。

包拯戴的是局脚幞头

今天我们在京剧《铡美案》里就能看到,包拯坐在审案的大堂上,头上戴的就是这样的帽子,以显示其开封府尹的权势和地位。同时,包拯还念着著名的贯口:“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嗣良心丧,逼死韩琪在庙堂,将状纸压在爷的大堂上。”

交脚幞头,顾名思义就是两脚相交,即将直脚幞头的两根长翅对折,然后再在上面交叉成“X 型”。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和包拯唱对手戏的庞太师的帽子就是如此。戴这种帽子的常见于皇亲国戚。一些电视剧认为包拯的得力助手公孙策也戴这样的帽子,很显然是越制了。

这顶交脚幞头,公孙策其实是戴不得的

朝天幞头,就是两脚直上,即将直脚幞头的两根长翅对折,然后再折成两根平行朝天的电线杆似的,戴这种帽子的常见于各类官员。

顺风幞头,就是将两根翅一起折向一边,如同比目鱼,一边有两根翅,另一边没有翅。另外也有人认为是一边下垂,一边上抬,就如同“∽”符号一样。这种帽子的常见于平民百姓。另外,我们还常见一些太监或杂役,戴着没有翅的幞头。

另外,我们还常见一些太监或杂役,一般戴着没有翅的幞头,尽管沈括没有记述,应该也属于宋朝常用的幞头。

宋人的《迎銮图》中几乎有宋朝能看到的所有帽子的形式。

《迎銮图》局部,可见多种宋朝帽式


到宋朝时,幞头基本定型,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见到的样子。明朝虽然出现了圆翅,但其他几类基本都继承于宋朝,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因为帽翅都用长的或圆的,体现不出来高官的特殊地位,所以明朝皇帝为了奖赏一些有功之臣,特意允许他们在帽翅的边缘镶玉,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比如海瑞的帽子上就有镶玉。清朝没有继承明朝的习惯,也就不再有这类帽子了。

那么,帽翅又是如何被当做“螺旋桨”的?

据说在明朝中叶,大致是嘉靖年间,山西的戏曲行里出现了一种新剧种——蒲剧,该剧种是今天山西梆子(晋剧)的始祖。蒲剧里有一个专门的特技,叫做帽翅功,即戏曲演员要利用耍帽翅来表达角色心理活动。耍帽翅完全由脖颈及后脑勺控制,需刻苦练习方能运用自如。此外,帽翅上的弹簧也要长短、软硬适度,便于演员控制。

著名戏剧《徐策跑城》就是帽翅功的经典之作。《徐策跑城》是薛家将系列故事之一,讲述了唐朝徐策养子薛蛟持徐策书信到韩山,搬来薛刚、纪鸾英夫妇人马,欲反上长安。徐策闻报大喜,不顾年迈,上城观望,见薛家兵精马壮,益为欢悦,飞跑入朝,代其雪冤,并迫使朝廷杀了当年在元宵节与薛刚无理取闹的奸相张天佐之子张泰。演员在摇起帽翅的时候,帽翅就如同螺旋桨一样,在帽子侧边或是一边转,或是两边一起转,甚至是两边帽翅朝着相反的方向悬转。

蒲剧《徐策跑城》中的帽翅功

后来,这种帽翅功被晋剧、婺剧、京剧学了去,在一些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剧烈的时候,就表演帽翅功。就这样,帽翅真的变成了“螺旋桨”。

原标题:宋朝官帽的“翅膀”为何那么长?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吗?

责编周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