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活在喀斯特石山里容易吗?不容易!
11-22 07:18:14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地区,虽然地处湿热的亚热带,但这里山岩嶙峋、土壤稀薄,一些独特而神奇的生物在石灰岩山地中过着隐秘的生活。

1.webp.jpg

一只罗蛱蝶闭合着翅膀,落在摄影师的镜头前,它的身后,是广西德天瀑布

这是怎样的地方?

喀斯特地貌的土被不连续、土层浅薄,只有在洼地和谷地底部有浅薄的土层,还有在一些石沟石缝中积留着零星的腐殖土,再加上喀斯特地表岩层渗漏强、蓄水能力差,导致地表水严重缺乏。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很多树木还没有到达其生理寿命年龄,就因缺水而死。

正是树木的不断死亡和消失,改变着喀斯特石山的地质特征。年复一年积聚的枯枝落叶层积蓄着水源、倒塌的树干和腐殖质缓慢充填着地表的裂缝,根系和树叶,减缓了大气降水的急剧下渗,更多森林滞留水出现在洼地,也出现在岩山的中层和上层,这是一个极其缓慢又很不稳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各样树木花草,依靠祖辈用身体拦截下的水分,吸吮着腐败枝叶中的养分,逐渐占据了喀斯特石山的每一个角落,形形色色的动物就生活在这样的山林中。

2.webp.jpg

树根扎入岩石,在看似潮湿的喀斯特地区,森林反而需要面对干旱的胁迫

能跳比能爬更重要

喀斯特山区,地无三寸平,生活在这里的爬行动物,要是像鳄鱼那样老老实实地爬行,肚皮不知要被石尖划开多少伤口。喀斯特丛林中的很多爬行动物,迫不得已学会了 跳跃和攀爬,比如蜥蜴目壁虎科的蛤蚧。

这是一种色彩斑斓的大型壁虎,凭借着腿部强大的爆发力,可在树干上来回跳跃,并依靠强壮的尾巴来维系身体平衡。它们的足底有黏附性极强的刚毛结构,可将身体牢牢地固定在垂直的树干或崖壁上。

3.webp.jpg

蛤蚧

必要时,要学习“飞”

斑飞蜥从树梢跃起,可借翼膜滑翔至另一棵树上,然后继续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丛林。

这种飞蜥虽属于爬行动物,却在山岩嶙峋、树林高耸的环境下,掌握了近于飞行的本领。

4.webp.jpg

斑飞蜥

如果不会跳、不会飞,一定要灵活

喀斯特石山中,狭窄曲折的岩缝本是鸟类、鼠类等动物栖息繁殖的绝佳场所,可是蛇虽不会跳跃攀爬,却能舒舒服服地钻入缝隙之间,将难以躲闪的雏鸟、小兽悉数吞入腹中。

比如百花锦蛇,利用细长灵巧的身体,在夜晚出入岩山上的洞穴和缝隙,在狭隘的空间中捕食无路可逃的鼠类和蜥蜴。

它们还有上树的能力,可以趁着夜色高举高打,攀爬到树枝甚至树冠上去捕食入睡的鸟类。

5.webp.jpg

美艳的百花锦蛇

搬家,然后改变自己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躲避云豹和灵猫的袭击,白头叶猴和黑叶猴逐渐向石山连绵陡峭的悬崖绝壁转移。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草木无处立锥的崖壁,成了它们安全生存的栖息地,深入山体的岩溶溶洞,正是绝佳的繁衍庇护所。

适应崖壁的过程中,这两种叶猴的身体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它们的体形变得更加纤瘦,峭壁上跳跃时会更轻松;它们的四肢变得更加细长,可以在攀登时更好地抓握固着点,也使它们更高效地取食树叶和果实;发达的臀部胼胝与岩栖的生活相适应;长长的尾巴为在树林里、绝壁上行走和跳跃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6.webp.jpg

白头叶猴

原标题:活在喀斯特石山里容易吗?不容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