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期,河南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引发持续热议。11月9日凌晨,三大共享单车运营商联合公告“超区域骑行将强制锁车”。11月9日下午,郑州、开封两地交警先后发文,对郑开大道郑州段、开封段非机动车道实施临时禁行措施。至此,火热的“夜骑开封”被按下暂停键。
据了解,“夜骑开封”的热潮源于今年6月。当时,4名郑州的大学生为了吃开封灌汤包,在晚上7点骑共享单车出发,历时3个多小时抵达。直至近日,在移动互联网的放大下,“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成为颇具号召力的口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夜骑开封”,使得“夜骑开封”从少数学生的个别行为渐渐发展成了一个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符号和现象,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流量。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万岁山等景区也连夜宣布凌晨开园,对“夜骑特种兵”全部免票。
然而我们看到,巨大流量并不总是意味着“泼天富贵”。随着骑行人数的大量增长,更多的问题开始显现。大量骑行车辆挤占道路,郑州从市区至开封的多个路段都陷入严重交通堵塞;开封市区涌入大量共享单车,街道被七倒八歪的单车占满,路边垃圾遍地,一些街道几乎已经没有可以行走的地方,当地市民出行受到很大困扰;共享单车运营公司不得不寻找办法将车辆调回郑州,带来了极大的调度压力;另外,为了保障骑行大学生的安全,郑州、开封两地出动公安、城管、医护、志愿者等多个方面全力保驾护航,导致对公共资源的大量占用。
大学生需要表达个性、宣泄青春,在同龄人群体性的活动中获得集体认同感和“情绪价值”,这无可厚非。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去表达自我,守法依规、确保安全是底线,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负面影响是前提。做事要考虑到可能的代价与后果,要考虑到对自己和环境、他人可能的不利影响,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郑州开封两地交警果断出手对非机动车道实施临时禁行,不是给大学生的热情浇冷水,而是为参与夜骑的大学生们好好上了一堂课,让大学生们更能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应当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其实,对于青春的诠释理应丰富多彩,跟风“夜骑”绝不是唯一选项。针对大学生的热情和诉求,当地教育、文旅等部门也要加强引导,用好当地资源禀赋,开发更加多元、有益、可控的文旅活动载体,用更多的选项为青春赋予更加个性化的记忆。选项多了,人数“分流”了,骑行自然就能回归日常、回归理性,保持在更加适度的热度上。这样,方能体现城市对青春个性的包容和友善,也能体现城市对流量的驾驭能力和管理水平。
特约评论员 吴迪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