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星”助力 贵州如何有效承接红色旅游的“大流量”?
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将高科技融入红色文化,打造出《伟大转折》《红飘带·伟大征程》沉浸式演艺“双子星”,创造出红色旅游拥有“大流量”的贵州样本。
“伟大转折”在贵州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有一栋别致的两层楼建筑,既有中式的韵味,也融合了西方的特色。这座位于老城区的地标性建筑,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曾是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家。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栋楼里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现在人们称颂的“遵义会议”,这是一场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如今,遵义旅游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遵义全市旅游游客接待量达到1.1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2.98亿元。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接待了一位盲人游客,他在眼睛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专程来了解这段历史,让我很有感触。”12月5日,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了4年的讲解员谷翊雪,向“冬游贵州 别样澎湃”2024全国主流媒体贵州文旅行的媒体团介绍,她清晰地记得,这位盲人游客凭着对这段红色历史的热爱,排除艰难都要来实地感受。
“随着红色文化传播越来越广,各大高校的学生会来这里参观学习,很多家长也会带着小朋友前来。”谷翊雪提到,这几年游客群体在悄然变化,游客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和我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对红色文化了解得更清楚。”
遵义会议陈列馆大厅。王珏玮 图
在遵义会议旧址旁边,便是遵义会议陈列馆。进入馆内,迎面而来的是参与遵义会议的20人雕像。三面大型浮雕环绕雕像,上面清晰刻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
“实际上,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伟大转折包括八个会议,即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和会理会议。”黎平会议纪念馆研究馆员杨祖华介绍,这一系列会议中的每一场都很重要,都有各自的意义。
以黎平会议为例,杨祖华说,黎平是红军入黔的第一站,“黎平会议完全放弃了过去的既定方针,决定不往湘西,前往黔北,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折。”在黎平县的黎平会议旧址,展示资料中清楚地写道: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端。
“双子星”解锁红色文旅新可能
2024年1月,在遵义会议召开89周年之际,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在遵义开演。该剧目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战贵州召开遵义会议为主线,通过普通红军战士的视角诠释了红军战士的精神和初心。
《伟大转折》艺术团副团长夏莹12月5日介绍,自该剧目首演以来,已演出800余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对长征历史和红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其中在2024年国庆期间,剧目演出场次从每日3场增加到每日7场,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较平日增长近6倍,7天接待游客量达2万人次以上。
“在旺季每天演出场次能达到七八场,对演员的需求比较大。”夏莹说,为了保证剧目演出的效果,运营方现在和3所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不仅保证演出的质量,同时也带动了毕业生就业。
贵阳打造的《红飘带·伟大征程》是与《伟大转折》联动的姊妹剧目,共同被称为贵州红色文旅“双子星”,在展示内容上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公开信息显示,一年时间里,“红飘带”通过不断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热度不断攀升,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观影游客80万人次。仅2024年国庆假期,就有7万人次游客涌入“红飘带”,合计演出510场。
游客在《红飘带·伟大征程》演出中沉浸式边走边看。 陈鑫露 图
“通过联合推广、共同举办活动等方式,二者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贵州,感受长征文化的魅力。”夏莹介绍,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项目,“双子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这不仅提升了贵州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贵州策划推出20条红色旅游线路
当前,红色文化无疑已经成为贵州吸引游客的一张金名片,许多游客因红色文旅来到贵州,又多作停留,去探访贵州更多的“色彩”。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今年1月至9月,贵州全省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1%,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4.8%。
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响应全省文旅系列优惠活动,贵州策划推出20条红色旅游线路。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20条红色旅游线路不仅涵盖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等贵州著名风景名胜区,还深度融合了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娄山关等红色旅游资源,实现线路景点全省各市(州)全覆盖。
西江千户苗寨
同时,特别注重线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既有适合大众游客的经典线路,也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定制线路,如亲子游、研学游、党建红培等。这些线路以旅游观光和红色体验相结合,力求为游客提供一次难忘的红色文化体验和自然风光欣赏之旅。
上游新闻记者 蓝娅莉 通讯员 宋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