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似乎已经不能很好地形容今天的孩子。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比4年前差不多翻了1倍。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心”事。
前不久,重庆市教委等18部门印发《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日前印发的《重庆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指出,要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干预,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和学生心理健康。
青少年有如稚嫩的青苗,如遇风雨的打压,扶一把便能借势生长,开花结实。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容易“盯上”青少年?少年“心”事该当何解?值得探讨。
01
前段时期,“儿童精神科一号难求”等话题冲上热搜,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度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很多家长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如今一些小孩的脸上并不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反而显得“心事重重”。偶有发生的自残甚至自杀等极端案例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更是让一些家长感到困惑——现在的小孩到底怎么了?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抑郁症离青少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等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在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分布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数的30%,五成抑郁患者为在校学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升高,这“一低一高”的新趋势,更值得重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金良在2023年针对重庆市部分区域的追踪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抑郁情绪检出率由2021年的12.9%上升为16.5%,焦虑情绪的检出率由2021年的7.6%上升为11.6%。
而青少年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间”。王金良认为,关心、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关系到家庭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关注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必须抓住一个“早”字。
事实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就已经将青少年划为抑郁症防治重点人群;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我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少年“心”事,显然已经成为成长要事、教育大事,兹事体大,亟须引起重视、拿出措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一路保驾护航。
02
“如今条件好多了,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小小年纪哪懂什么抑郁,多半是装的。”“现在的小孩太娇气,多吃点苦头就好了。”……提起抑郁症,仍然会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和谐,加深了一些孩子心里的“划痕”,加大了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的心理“鸿沟”,也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的破损和缺失暴露出来:
比如,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特提出过4大家庭教育类型: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忽视型。常见的“虎爸虎妈”的权威型教育方式,往往容易让父母专注于“鸡娃”,甚至将工作和社会压力传导给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使其负担起心理“不能承受之重”。
有研究调查显示,严父严母养育的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远超于其他家庭。这就好比打水,如果打得太满,反而容易倾洒出来。给予青少年太多压力,也只会加剧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出现的风险。
比如,社会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尚未完全消除。心理疾病作为一种病理性的心理状态,却常常被人认为是“矫情”“作”“钻牛角尖”,这无疑加剧了青少年患者的病耻感,容易使其错过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加剧患者的精神障碍。
以抑郁症为例,这本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既不可耻也不可怕。据了解,目前全球大概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然而不少青少年患病而不自知,或者出于病耻感不愿意告知家长,甚至还有家长会阻挠孩子寻求医疗帮助,导致孩子在抑郁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比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各学校也在积极推动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咨询辅导等工作。但由于教育理念滞后、基础设施有限、人才不足等原因,仍有部分学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边缘化、空心化。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相对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农村学校在心理教师的配备、心理课程的开设等方面往往又“有心无力”,农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隐秘的角落”。
03
关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像织一张网,必须环环相扣,才能疏而不漏。
倾听自己的心声,做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在王金良看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个人调适,是守护心理健康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比如,青少年可以在客观评估自己学习现状和能力的基础上,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将“向上与别人对比”转变为“与过去的自己对比”。不要过度苛责自己,而是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拥抱更加阳光、更加热烈的青春。
此外,青少年也要破除自身的病耻感,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不等于承认自己有精神疾病。如果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不必“望病生怯”,而是要勇敢地向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及心理咨询师求助,积极寻找心灵的出口。
正视孩子的心事,当好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持续终身。因此对家长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与孩子结伴成长。
这就要求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正视孩子出现的心理困扰。如有需要,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
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能力特质、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去尝试和探索新事物,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只用普遍的社会标准去要求孩子,更不能将经济压力、社会竞争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传导到孩子身上。
呵护孩子的心灵,守住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景,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线。近年来,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政策要求接连出台,巩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上工治未病。学校应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充分开好上好心理辅导课,同时大力整治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等问题,为学生创造阳光开朗的成长环境。
此外,针对呈多发趋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也要积极引进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辅导室,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干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便明确指出:2023年,学校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中心)全覆盖;到2024年,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率达100%;到2025年,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率达100%,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60%。
一个阳光开朗的孩子,可以照见一个家庭温暖的当下、一个民族光明的未来。少年“心”事这道难题,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求解。
原标题:少年“心”事如何解?
编辑:陈璐 责编:廖异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