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经纬 > 正文
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重温这份倾注领袖巨大心血的宪法草案初稿
2024-09-09 08:16:34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2024年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纪念日。

9月9日早间,@人民日报 发文缅怀毛泽东:他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永志后人的崇高精神风范。48年前的今天,毛主席逝世。缅怀! ​​​

图源:@人民日报

9日,@央视新闻发布彩色版开国大典影像缅怀伟人毛泽东:48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逝世。他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带领人民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

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领袖的故事】一份倾注领袖巨大心血的宪法草案初稿》,介绍了毛泽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故事。

1954年3月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图源:毛主席纪念堂微信公号

文章介绍,在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里,陈列着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文献的封面已经泛黄,其上“一些意见,请提交党组会上讨论”等字迹清晰可见,这是毛主席70年前所作的亲笔批语。

1954年3月,这份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草案初稿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因此它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西湖稿”。

图为毛泽东在修改宪法草案。图源:毛主席纪念堂微信公号

1953年12月24日,一趟专列从北京出发,载着以毛主席为首的宪法起草小组前往杭州。这是一趟特殊的行程,肩负着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定千秋基业的大任。车上,毛主席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毛主席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度过了60岁的生日,于27日抵达杭州。

在此后的77天里,毛主席和小组成员们忘我投入到宪法起草工作中,他们深入思考着每一个问题,反复推敲着每一个词句,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常常是午饭在夜里、晚饭在早晨。毛主席作为起草小组的主帅,既动脑动口,从宏观上把关定向,又亲自动手动笔,写了又写,改了又改。起草小组每完成一稿,就迅即发往北京,请刘少奇等在京领导同志研提意见。毛主席在1954年2月24日、26日发往北京的手稿,落款时间均为凌晨二时。

彼时,神州大地万籁俱寂,唯有西湖岸边的一缕灯光彻夜不息,见证了毛主席和起草小组的呕心沥血,照亮了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探寻之路。

为高质量完成好宪法起草任务,毛主席秉持“搞宪法是搞科学”的精神,集中研读、精心比较了中外各类宪法,包括我国自清末以来的历次宪法。我国的立宪史由来已久,但从清末“十九信条”,到“袁记约法”,再到“蒋介石伪宪法”,都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直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说,“我们的宪法,是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人民领袖心中真正装着人民,在宪法起草过程中念兹在兹的更是人民,这为宪法起草工作奠定了基调。

宪法草案初稿鲜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将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并用专章规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毛主席不仅关注宪法的内容,他还专门对宪法的文风作出要求,“能听的人听得懂,能看的人看得懂。让老百姓都能理解宪法”。这为“五四宪法”深入人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3月17日晚上,毛主席和起草小组圆满完成任务,从杭州回到北京。23日,毛主席主持召开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会议正式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宪法起草委员会又召开6次会议,反复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讨论修改。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和各省市党政机关、军队领导机关,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地方组织,共8000多人,参与了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提出各种修改意见5900多条。6月14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

毛主席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他说:“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他满怀信心地指出:“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他们热烈拥护这个宪法草案,又提出许多修改和补充意见,真正体现了人民宪法人民定。当年出生的很多孩子,都被以“宪法”、“立宪”、“迎宪”等来命名。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出席会议的1197名代表投下1197张同意票,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治国安邦的基石意义,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在“五四宪法”之后,我国宪法几经修改完善,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构建了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穿越历史的时空,开国领袖和新时代人民领袖对宪法的重视和尊崇一脉相承。今天,这份宪法草案初稿因其永恒历史意义和重要时代价值而依然绽放光芒。

消息来源:毛主席纪念堂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编辑:高鑫    责编:廖异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