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
数百年前,这首代代相传的民谣唱出了明清时期成渝古驿道上安富镇制陶的兴盛景象。今天,这首民谣和着悠远而婉转的旋律被再次唱响,那一声声浑厚而粗犷的窑公吆喝声仿佛就在耳边。
9月1日,由重庆市委网信办、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重庆网民文化季在“云端”正式启幕。同一天,由荣昌区委网信办出品的《陶宝陶宝你在哪儿》MV正式发布,标志着2020重庆网民文化季重头戏——“非遗,我来传”网络文化互动活动也同步启动。
2020重庆网民文化季以“共建巴蜀文化走廊,共享网络美好生活”为主题,将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网民文化活动。荣昌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携手重庆市委网信办,精心策划的“非遗·我来传”网络文化互动活动,将为网民们带来一场线上线下交融的非遗传承之旅。
“此次活动的主角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荣昌陶不仅是荣昌的宝贝,更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独具“薄如纸、红如枣、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出土陶器文物显示,早在汉代,荣昌地区就开始了制陶;到了唐宋时期,荣昌的制陶业日渐兴盛,工匠们的技艺也愈发成熟。
“‘非遗,我来传’的首个活动是一首古老民谣的新生,希望借助民谣的网络‘传’唱,让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荣昌陶宝’走入网民的视野,逐渐成为大家心中新兴的‘流行’。”该负责人介绍,启动“非遗,我来传”网络文化互动活动,就是希望融通古今,循着传统文化的脉络,发挥互联网“传”的力量,对荣昌非遗文化的传承加以更好的推动。
打开这首民谣的MV,伴着清新舒缓的乐曲,陶宝古街上的那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道映入眼帘,两旁的川东民居古朴而典雅。陶艺馆里的师傅,全神贯注地在陶器上刻画精美的图纹……
“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童声歌谣响起,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的年代。随后,MV中温暖的男声响起,吟唱了数百年的民谣被重新谱上了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曲调。
画面中,揉泥、制坯、打磨、刻花……工匠师傅们不慌不忙地打造着手中这个跨越千年的“陶宝”。
“传唱,是这次活动的第一步,接下来活动将继续在‘传’字上做文章,与广大网民分享、交流荣昌非遗文化。”该负责人说,除传唱民谣外,还将通过寻陶、晒陶、品陶、制陶、享陶等内容,从传授、传播、传扬等多个层面生动立体地展示荣昌陶的魅力。
据了解,在这场持续半个月的活动中,“开窑”仪式将最为隆重。
开窑是荣昌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最令人期待又紧张的时刻。在夜以继日连续100多个小时高温柴烧过程中,泥、火、柴、窑,每一样都影响着陶器的成色,甚至成败。如何才能烧制一窑“陶宝”?唯有经过岁月历练、有着炉火纯青技艺的老师傅才能获此心得。
9月中旬,荣昌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先才老先生将亲自上阵,上演“开窑大戏”,网民们可以通过上游新闻等网络平台观看开窑直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