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新发现|述评:三“十”而立
唱好“双城记”,参与“双循环”。
2020年1月,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三个“十年”之际,党中央在中国西部画了一个大圈,致力于建设双城经济圈的成渝地区,不再是成都和重庆的“独角戏”,瞄准的是成渝“双核”带动。
成渝地区历来是国家的战略后方,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回旋空间。
重庆西扩,成都东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东西结合、南北交汇,正是“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交汇点,是打通“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有北向中欧班列、南向的陆海新通道以及东向长江黄金水道等大通道资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建设,将带动周边乃至西部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并增强发展韧性。正因为这样,在2020年10月16日,中央再度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地区要作为发展的“高水平样板”,形成一盘棋、一体化、一家亲的和谐自然“都市圈”。
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西部大开发奔三,成渝双城如何而立?
在岁末之际,川渝主流媒体再度携手,以“双城新发现”为主题,开启探寻中国经济第四极新动力源专题采访行动。
从重庆在双城一体化的一路奔跑,到渝北区与广安市共建“高竹新区”,到同饮一江水的潼南区与遂宁市的遂潼一体,再到斑斓成都的一路向东,在双城这个“大圈”之中,成渝地区的各区市州县正凝心聚力共绘同心圆,向着“圈”在一起,“融”为一体的中国经济第四极扎实迈进。
又或是广安深广园区、遂宁的西部物流园、成都武侯区的西部智谷、重庆大足区的协同发展示范区……
一路探寻,一路发现。
踏上新赛道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醒得早、动得快,以大数据、智能化等新经济为牵引,全面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创新发展新动能;以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为要素依托,坚定全面开放之路,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以“一体化”为指导,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要素,释放场景、制度、文化与市场的潜能。
未来的成渝地区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长江经济带在地理空间布局上共同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经济圈,在大幅提升成渝在全国发展版图的战略地位和节点地位同时,必将有助于实现先进生产力的有效牵引,最大限度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论语中说“三十而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中国经济第四极,在西部大开第三个十年,通过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必立于西南、立于中国、立于世界,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