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貌与新期待,中国篮球改革这一年——专访中国篮协主席、CBA公司董事长姚明
2017年,中国篮球改革迈上了新征程,中国篮协主席、CBA公司董事长姚明做了很多事,也还有很多想做的事。年终岁尾,到了总结的时候,关于中国篮球的宏观、微观,收获、经验,未来、展望,姚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篮球改革:继承与发扬
2017年2月,姚明当选中国篮协主席,7月,他被任命为CBA公司董事长。也是在这一年,CBA联赛进行了诸多改革,分为“红”“蓝”两支集训队的中国国家男篮也在国际赛场上呈现出了新面貌。
对于2017年的中国篮球改革,姚明表示,所有的年份都不能孤立来看,无论是CBA联赛还是国家队的改革,都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的继承与发扬。
姚明说:“虽然CBA公司是新的,但CBA联赛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大家都在讲颠覆创新,但体育是处于文化板块中的,如果有剧烈的割裂,对文化是极大的伤害。我认为2017年的篮球改革其实不是一个改变,而是一个继承和发扬。”
在国家队层面,篮协推出“双国家集训队”模式,两支国家集训队由李楠、杜锋分别率领,分别承担国际大赛任务,适时合并备战世界杯与奥运会。在联赛方面,CBA公司2017年成立,联赛在赛制、选秀、体测、商务推广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创新。
姚明认为,这些篮球改革措施是在“做加法”。“很多东西是A加B,而不是A变成B,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大地释放能量。”
CBA裁判:职业化是方向 “好司机”不一定能当“好交警”
赛制的改变为CBA联赛带来了更大的曝光度,CBA裁判的表现也屡屡成为球迷议论的话题。12月13日,CBA公司对外发布了第一份裁判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当值裁判在比赛最后两分钟的每一次判罚均得到了评定,其中一次判罚被认定为漏判。
姚明认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裁判这份职业。“运动员都有技术统计,裁判也应该有,我觉得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裁判员的业务水平我们肯定会想办法去提高,但从另外一点来说,裁判跟教练员、运动员没有什么区别,也会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犯一些错误,裁判是一个高度专业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姚明表示,CBA裁判职业化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裁判人才的储备和管理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么比方吧,很多人天天开车,开得很熟练,但是都能当交警吗?”
国家队的使命感和“人情味”
今年4月,备战2017年女篮亚洲杯的新一届中国女篮集训队人员名单在中国篮协官网公布,与以往不同的是,15名女篮姑娘各自收到了个人邀请函。函中写道:“接过这份邀请,就意味着你们扛起了中国女篮厚重的责任与担当。”和过去的通知简单地写上报到时间、地点及要求不同,邀请函发出了热情的号召:“巾帼英雄们,加入我们吧!”
此外,在男篮世界杯预选赛之前,中国男篮红队的12名队员每人收到了一件专属荣誉外套以及一封鼓励信。信中写道:“你将肩负前所未有的责任,这些责任来自家人亲朋、广大球迷对你的期望,更来自于对你所代表的这支球队的使命。”可见,姚明非常看重激发国家队球员的使命感,使之成为球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重要动力。
“我们希望来的队员能够全心全意为国家队付出,让他们感觉到为国家队付出是值得的,值得一辈子去铭记。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必须全心全意对待队员,在乎他们,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平台是充满人情味的。”姚明说。
破解“洋和尚”问题要增强流动性
谈到联赛和国家队平衡的问题,姚明认为这就好比人身上的两条腿,联赛为国家队输送人才,国家队历练回到联赛成为明星,永远以协调的方式向前走,缺一不可。
在不久前的男篮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篮力克韩国一役中,诸多年轻球员发挥出色,但很多人在联赛中表现相对平淡。目前,CBA中大量的出手权和关键球权由外援掌控,享有“头号主力”身份的国内球员凤毛麟角,联盟场均得分前10的球员全部是外援。
对此,姚明分享了一个例子。“记得最早是95-96那个赛季有了外援政策,当时的浙江万马引进了CBA第一个外援,当时给他的工资也不高。我个人感觉当时引进是为了补短板。但补短板的真正含义是国内球员的流动性不够,只能用外部流动性代替内部流动性去解决球队的实力问题。”
姚明表示,国家队和俱乐部球队道理相同,都是一支队伍,但“国家队的流动性没有问题,只要球员的意愿、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可以的话,都有机会进入国家队,而俱乐部层面亟需解决的就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夯实基础需把量做大
相对于国家队和联赛的顶层设计,更多面向少年儿童和街头草根的“小篮球”和三人篮球更是中国篮球的基石。而在这个夯实塔基的过程中,姚明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数量,不要过分强调质量。
姚明表示,小篮球是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的一个阶段,培养兴趣爱好就要降低一些门槛,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更多地体会到篮球的乐趣。“我们都知道,篮球最吸引人的还是得分,我们都希望可以投进一个篮。这么小的孩子身体条件差别很大,差几个月都会差很多,我们除了篮筐降低以外,场地设定、规则设定都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去体会这种成就感,把球投进去,我们的很多规则都是鼓励进攻的。”姚明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能把孩子们留在场上,把他们的爱好和兴趣留住,使之成为篮球事业发展的一笔财富。
同样的道理,姚明认为三人篮球也潜力巨大。“三对三不管是不是奥运项目都已经存在30年了,是一个真正发自热爱,从社会最基层做上来的一个比赛,它不是自上而下而是完全自下而上的,从这点我认为三对三有很大潜力。”
姚明还表示,普及的关键是要做好引导,把它和国家队、奥运会这些平台好好对接起来,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五对五的经验照搬过去。
瞄准未来:从家庭到学校营造篮球氛围
谈到篮协近期的工作设想,姚明表示要在校园篮球和业余篮球上着力操作,让中国篮球的基础更加牢固。
“学生篮球的普及面和质量的提升是着重要去做的,我们也在加强工作,希望和学校体系有更多的合作,把我们的基础打好,把赛事做好。”
关注青少年训练是因为青少年有可能填充进职业联赛,进入国家队,而业余篮球则是为了培养社会篮球氛围。“业余篮球的组织方式、主体、动机可能主要从兴趣爱好出发,但这可以提升篮球氛围、体育文化。”
姚明认为,业余篮球很多是成年人在玩,但我们有时并不太关注成年人的篮球,因为他们可能没机会进国家队或者打职业联赛了,但大社会是由一个个小的家庭单元组成的有机体,家庭篮球小氛围的营造更加重要。“如果他喜欢篮球,家里面的小孩就很有可能喜欢篮球,如果父亲母亲参加业余联赛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的孩子也可能成为篮球爱好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原标题:新面貌与新期待,中国篮球改革这一年——专访中国篮协主席、CBA公司董事长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