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幕式背后:精确到秒的把控、细致到厘米的点位排布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图片来源:新华社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数百名表演者手持绿色荧光长杆,在场地中央汇成同心圆。音乐变换,长杆律动,与地面大屏特效融为一体;现场观众凝神屏息,静待冬奥盛会大幕开启……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更在开幕式背后的“大算盘”里千百次提前上演。
4日晚,全球目光再次齐聚国家体育场“鸟巢”,奥林匹克之光再度闪耀千年古都。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圆满成功,让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激动不已。两年来,丁刚毅带领北理工虚拟仿真团队,运用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冬奥会开幕式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出冬奥会开幕式全流程,对演员、观众、灯光、音乐、烟花、奥运火炬,甚至转播机位等全要素进行全方位‘排兵布阵’。这个平台就像电影预演系统,帮助导演团队等直观了解节目整体效果。”丁刚毅说。
总流程时间、当前环节时间、细分步骤时长,加以逼真的人物细节、环境呈现、声光效果……透过仿真系统大屏幕,不仅能够从多个视角观看表演效果,还可窥见演出设计里的“毛细血管”——精确到秒级的时长把控、细致到厘米级的点位排布,确保“在对的时间,出现对的元素”。
“我们把开幕式各个团队的创意细节甚至想象整合在一起,变成系统里的一个个实际效果,从而对不同方案进行论证。系统呈现的所有效果,比如杆子摇摆的次数、人物步行的距离等,都要与实际演出效果保持一致。”丁刚毅表示,借助仿真系统,可找到理想状态下开幕式各环节“最优解”,再根据彩排实际不断打磨方案,大幅降低现实表演排练中的试错成本。
谈及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冬奥开幕式筹划中扮演的角色,丁刚毅用了“算盘”一词。“策划处、仪式处、导演团队、技术部等都要找我们,各方提出需求,我们再‘精打细算’。演出筹备过程中,各个团队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想法,比如节目人数变化、音乐变化、动作调整,‘算盘’要不停地打,有时一个小的修改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同步在系统里,拿出最新解决方案。”丁刚毅说。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最大的难点是,每一个节目都需要把音乐、舞美和地上屏幕特效完全耦合,但由于这三个要素由不同团队分别设计,而且基本都是全新创作,需要先在仿真系统中把三者拼在一起,再一遍遍调整、模拟。多个元素需要同时进行修改,有时很难找出‘主要矛盾’。”丁刚毅说,通过团队不分昼夜的辛勤努力,保证“算盘”的“算力”持续输出,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症结”所在。
2008年,“鸟巢”举行的奥运会盛大开幕式惊艳世界,当时丁刚毅带领虚拟仿真团队参与了开幕式技术保障服务工作,为千人击缶等环节设计人数、点位、动作等。2022年,“双奥之城”北京为世界开启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冰雪盛会,令人惊叹的开幕式上又一次烙印下该团队的科技足迹。
从夏到冬,作为“双奥人”的丁刚毅表示:“14年间,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突飞猛进,背后不变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冬奥会开幕式刚刚结束,丁刚毅又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冬奥会闭幕式、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紧张工作中……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雪五环”章节中,有一个以水墨动画方式呈现的“冰立方”。这一中国文化与数字科技的巧妙结合如何实现?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高妍玫教授介绍,2021年11月12日,该校数字水墨动画创新设计团队接到一项重要任务:以“水墨艺术+数字科技”方式呈现开幕式“冰立方”运动主题动画。
按照张艺谋导演“以水墨形式赋予人物传统质感和生命精神”的要求,团队对动画内容中表现的历届冬奥会运动项目进行人形定帧,并尝试通过宣纸水墨手绘和数字水墨笔刷两种形式进行视觉描绘。
最终,通过在近2000张宣纸上用毛笔进行人形绘制、在超过1万张纸上进行毛笔书法练习后,团队运用中国传统“观象取意”方法提炼出运动人形内在的“神情”“妙意”。
2022年1月,按照国际奥委会观摩意见和张艺谋导演“突出书法书写质感”的修改要求,团队强化水墨人形制作的“力量感”“书写感”。在测试近千张的纸质效果、绘制近三万帧数字动画后,数字笔刷被赋予毛笔字“骨气雄强、飞动之态”的“内力”,同时确保动画中运动动态的高度流畅和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
高妍玫介绍,团队主要成员为“00后”研究生,为参与动画设计奋战了80多个不眠之夜,先后做出七版调整。对于能够用所思、所学助力冬奥会开幕式动画设计,在全世界面前以“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将中国文化融入经典场景,大家感到无比荣幸、骄傲。
(原标题:冬奥会开幕式背后:精确到秒的把控、细致到厘米的点位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