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杨小中:热心邻居专为独居老人修家电

两江新区官网2018-06-22 19:31

2016年,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2015年,第34期重庆好人

2015年,重庆市文明市民

2015年,重庆“最美家庭”

两江新区礼嘉街道白马社区居民杨小中,5年来免费帮助独居老人修家电,并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全家帮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以朴实行动生动诠释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优秀志愿者” “岗位学雷锋标兵”“明星志愿者”“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悉数5年来获得的16张奖状,帮助独居老人已被杨小中当成了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如今的他仍继续着自己的爱心事业,并感染、带动着身边人。

“不专业”的维修工 带着儿子做服务

今年37岁的杨小中是重庆顶正包材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专门负责设备维修管理。自2006年搬入白马社区,就经常帮着左邻右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维修活。

2013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杨小中加入了社区580(我帮你)工作站,成为了一名注册志愿者。

“当时是在儿子学校参加亲子运动会,看到了社区招募志愿者的宣传展台,我就去注册报名了,因为一直挺想做点好事的,但是没有平台,这一次算找到了组织。”杨小中告诉记者,一开始其实也是报着试试的心态。

令杨小中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任务”就来了。

“所有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当中,只有杨小中是专业维修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白马社区8000多常住人口中,1/3以上是老人,如果家里电器坏了,会来找社区,社区就会联系杨小中帮忙处理。

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电话的当天晚上,杨小中下班后就带着儿子一起去了社区退休教师杨建国家。

“我虽然是修理工,但一般是维修工厂的设备,没修过家电,第一次真有点紧张。”对于第一次上门修家电的经历,杨小中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杨建国家的是台新式洗衣机,对于杨小中这个并不是家电维修出身的维修工来说,维修起来还是有些难度。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我又是百度搜索,又是求助相关专业的同事,最后发现可能是洗衣机门上的一个磁石开关掉了,需要找个新的。”杨小中告诉记者,折腾了两个小时,总算有了进展。

正在这时,一旁10岁的儿子杨鑫垚听说是磁石的问题,马上跑回家拆掉了玩具上的磁石给杨小中送来,说要给爷爷修洗衣机用,这让杨小中感到意外和惊喜。

“他一听到,想到自己有磁石马上就跑回家去拿了,可能从小老给他灌输这些吧,我很为他骄傲,也更加坚定,要用实际行动继续影响他。”提到儿子,杨小中眼神里闪烁着自豪。

被问及查找问题就用了两小时,为什么没放弃?杨小中斩钉截铁地回答:“那怎么能放弃呢?要做就做好,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一直信奉这句话,而且这样也会让大家不相信社区的这支服务队伍,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这是责任。”

因为儿子杨鑫垚拿来的磁石并不能用,第二天上班,杨小中利用休息时间做好了一块适配的磁石,当晚下班又跑到老人家,修好了洗衣机。

助人中受触动 重点关注独居老人

第一次“并不顺利”的经历使杨小中感到振奋。很快,他的志愿服务之路就走上了正轨。只要接到社区通知,下班之后的杨小中都会直奔居民家中。

“先修了才会回来,我们吃饭等不到他回来,就知道他去修东西去了,我肯定不会责怪他,这是做好事。”杨小中的妻子刘玲告诉记者,找杨小中维修家电的基本都是老人,他怕去的太晚,老人就休息了,先给他们修好,他们也安心。

一次杨小中来到一对独居老夫妇家修灯泡,两位老人一个卧病在床,另一个在床前照顾,家里的灯泡全部坏完了,才找到社区来换灯泡。

“我一进他们家,看到家里很乱,药味和那种霉味混在一起,空气都不流通,很难闻,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样的老人很需要我们的帮助,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多帮帮他们。”

这一次帮助独居老夫妇的经历,令杨小中深深触动。从此,他尤其关注独居老人,从维修家电到陪伴老人,照料他们的生活,更抚慰他们的精神。

2014年白马社区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失独老人,杨小中夫妇立刻加入并坚持帮扶一对失独老夫妇至今。不仅日常送些生活用品,节日送些礼品,更经常全家出动去陪伴老人。

“第一次去老人家我还记得,一进门是邓大爷开的门,也是一股很重的药味,社区工作人员说明来意,从老人家表情看,他很惊讶。”当时的情况杨小中至今记忆犹新。

进门坐下后,邓大爷对自己和老伴的情况做着介绍,杨小中注意到,在厨房忙碌的老伴邓阿姨很少走出来。

“看的出来她内心是抵触的,后来我和大爷交流的时候,也证实了我当时的想法,邓阿姨还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情绪里,看到我们团团圆圆一家人,有点难受。”原来,杨小中结对帮扶的这对老夫妇,儿子车祸去世,承受着丧子之痛、再加上疾病缠身,老太太很少出门。

眼见着交谈的气氛越来越哀伤,杨小中看着大爷桌子上的象棋,来了主意。

“儿子,你陪邓爷爷下盘棋呗,看你俩谁厉害些。”“好啊!”一听要下棋,杨小中一旁原本有点害羞、不知道怎么和老夫妇沟通的儿子马上响应了爸爸的提议。

邓大爷也是棋迷,两个人马上开始了对弈。“邓大爷是个高手,我儿子肯定不是对手,但是气氛一下变了,因为注意力转移了。” 据杨小中描述,下了一会,在儿子的感染下,邓大爷的脸上有了笑容。

后来杨小中才听儿子说,邓大爷爱下棋,儿子早就在社区看到过他下棋。同时杨小中也意识到,相比邓大爷,老伴邓阿姨不爱出门也不爱与人热闹,悲伤的情绪更重。

“当时下棋的时候,邓阿姨也时不时从厨房出来站在旁边看一下,我感受得到她很渴望和大家在一起,只是她内心有伤,在逃避。”关于邓阿姨,杨小中至今仍在努力寻找好的方法去给她宽心。

“相比吃穿这些,老人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是家庭生活。所以我经常喊我儿子一起去,让家的氛围更浓,我们陪他们下下棋,聊聊天,他们开心多了。”杨小中说。

5年间,白马社区的很多老人都被杨小中帮助过,“话不多,技术好,连口水都不喝”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

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老人强烈要求社区给杨小中开“工资”,“人家一个月工资也不高,还要义务做这么多的事”;有老人专门写表扬信,“给小杨评个优秀志愿者吧,他真的是踏踏实实在做好事”……“小杨技术好,服务周到,不吃烟,不吃酒,水都不喝一口,也不收我们的钱,弄好就走了,我以为社区会给他钱呢,原来是免费在给我们干啊。” 被杨小中帮助过多次的杨建国这样评价。

而杨小中的口头禅却是,小事,这些都太平常了,不算什么。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580工作站对志愿者们采取积分制,每做一次志愿服务,就给算积分,根据记录,杨小中五年来已累计服务近200小时。

“因为小区的很多老人都和他相熟,有时候都不通过我们,直接找他的,他都没积分,不然积分会更多。”社区工作人员说。

全家总动员 最美家庭继续爱心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老话在杨小中家表现的尤为明显。

“课堂上老师讲课文说到帮助别人的时候,我总会联想到我们一家人去帮助别人的这件事情。”杨小中的儿子杨鑫垚,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经常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比如自己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小鬼当家”项目,帮助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辅导作业,被社区称为社工们的小助手。

杨小中告诉记者,儿子杨鑫垚现在带他的弟弟妹妹出去的时候,看到他们乱过马路,乱扔垃圾都会马上去制止,而且会带比他小的朋友去做志愿服务。

“娃还这么小,做不了什么事,但我觉得事不在大小,哪怕陪孤寡老人聊个天,对孩子来说,也是收获。”杨小中希望以实际行动影响孩子,让他以后当一个热心人,这也是他经常带妻儿一起上门维修的原因。

在杨小中的感染下,妻子和儿子都在社区注册了志愿者,只要有时间,都会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一次,杨小中夫妇带孩子在照母山公园参加 “心手相牵 为爱奔跑”心愿征集活动中,认识了一名叫柯柯(化名)的小朋友。柯柯不仅家庭困难,自己更患有听力一级残疾。在得知小朋友的新年愿望仅仅是想要有一个新书包的时候,妻子刘玲马上自掏腰包购置了一个新书包并亲自送给了柯柯小朋友,鼓励他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想想自己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这个孩子想要一个新书包的愿望真的不算什么。”刘玲至今提及此事鼻子都酸酸的。

除了与杨小中一起参加志愿活动,刘玲也经常在社区参加包饺子送温暖、整理社区书架等多项志愿服务。

除了妻儿,杨小中的朋友也被杨小中带动着。帮老人带路、给老人提东西的事情经常在杨小中的朋友圈子里发生。

有次杨小中和几个朋友饭后在社区散步,一位来奔丧的老人因为着急没带手机,也不认识路,眼看天就黑了,几位朋友陪老人找了半天终于将她带到了目的地。

“那个老人只知道去世亲友的名字,不知道住址,刚好那时候社区几位老人去世,都设有灵堂,我们就在社区挨个找。” 杨小中说道,“这也是礼嘉的传统,我们都是受礼文化的熏陶,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能达到的。比如有次我和妻子看到我们楼上的邻居牛儿在义务清扫楼道的垃圾,我们就也加入了,我们也受了别人的感染。”

杨小中告诉记者,妻子、儿子甚至是朋友的加入,都让他更加坚定了志愿服务这条路。

“其实真的不算什么,我们只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就和平常人家过日子一样,没什么特别,我们以后也会继续这样做。”杨小中告诉记者,和家人一起献爱心他觉得很幸福。

责编龚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