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观察丨创新让传统文化既重焕活力 又拥有宽阔的市场
    09-14 18:09:5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开州的汉绣、綦江的版画,奉节的白帝城、南川的金佛山……重庆幅员辽阔,大山大川馈赠给重庆宝贵的自然风光,也造就了独特的巴渝文化。

    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重庆各区县,如何突出本地特色,让地方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本届文博会上,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釆访了部分区县,看看他们如何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走好文化创新之路。

    奉节

    诗歌节、实景演艺《归来三峡》 文旅融合彰显诗城底蕴

    提起重庆的奉节县,您一定会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朝发白帝城》。其实历史上描述奉节的诗歌还有很多,它们孕育了奉节的诗词文化和独有的“夔”文化。可以说,奉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是一座无处不流淌着诗韵的城市。

    本届文博会,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奉节县文旅委主任潘万山,听他讲述了近年来奉节县在保护和创新诗词文化上推出的多项举措,深入了解了奉节文旅融合之路的建设以及“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文化品牌的打造。

    潘万山介绍,为了传承和弘扬好奉节的诗词文化,近几年多措施并举让诗词文化融入旅游景区,深入百姓生活。

    “我们奉节一直在争创‘中华诗城’,2017年6月,奉节被重庆市诗词学会授予‘重庆市诗教名县’荣誉称号,同年10月,奉节又成功地创建为全国唯一的诗城,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第一张‘中华诗城’名片,让专业学会为奉节正名是我们的第一大举措。”

    此外,奉节县还开展了诗歌‘六进’活动,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院坝、进企业、进景区,让大家传诵起来,让全县人民动起来。仅是进校园这一环节,全县师生参与诗词文化普及活动规模就达到了10万人次以上。

    他表示,“通过诗歌‘六进’,奉节诗词文化得以深入人心。”同时,与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联姻,将奉节美食、景点、生态产品、文化历史巧妙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节目观众规模高达6亿,“中华诗城”奉节知名度得到了提高。

    在做好本地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之外,奉节也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深入发展。首先是办好国际诗歌节,以诗歌文化搭台,旅游经济唱戏,每年吸引30多万人参与,今年9月27号,第三届国际诗歌节也将盛大开幕。此外,和著名导演张艺谋团队联合打造的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项目《归来三峡》,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一步,游客能在唯美诗意中同时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诗城”奉节浓厚的文化底蕴。

    去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80.6亿元,接待游客1800多万人次,其中白帝城景区游客接待数达105万人次,三项指标增长率都超过了20%,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文化创新、文旅融合、经济发展的红利。”

    5_副本.png

    开州

    传统汉绣如何变时尚?牵手现代元素走出国门

    刺绣作品有什么用途,也许你会装裱起来做装饰,或者当礼物赠与亲朋好友,它还能化身一盏造型精美而又实用的台灯呢。

    作为开州一项有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汉绣得到百姓的喜爱,走入平常百姓家。重庆古今庭文化有限公司扛起了对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大旗。

    “如果把开州汉绣融入到实用的生活用品中,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那也许将开创出一个新的领域。我觉得台灯就是一个最好的整合载体。”重庆古今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昭介绍,“我们的台灯将大巴山独特的开州汉绣、现代的铁艺、竹艺、棉麻布、和生活用品台灯相结合。在造型上不拘一格,形式多达10多种。在汉绣画面上,除了绣各种花卉、动物、鸟虫等20多种花形,还融入了浓浓地方元素。目前,我们的产品形成了以台灯为代表的三大品类。一是文创系列,譬如书签、虎头鞋、虎头帽等,二是家居系列,也就是台灯、挂画这些;还有就是服饰系列,主要运用在汉服制作、走秀、婚礼等场景。”

    7_副本.png

    传统技艺通过创新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变得更加现代时尚,还培训了更多“传承人”。

    “这几年,我们免费培训‘开州绣娘’和‘非遗传承人’2000多人。‘绣娘’面向广大在家农村妇女群体,一方面解决技艺传承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问题,她们可以把绣品拿回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可以坐下来刺绣,这样她们既能顾家又能有一部分收入,多的一个月工资可以达到5000。”

    目前,由于汉绣品质好,已销往日本、俄罗斯、美国等8个国家,今年还荣获了“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我们的海外推广工作,现在正在和意大利进行项目合作,把汉绣用在手提包上,让开州风情、巴渝文化走出国门。”

    6_副本.png

    綦江

    扩大版画创作群体 为传统文化注入新能量

    一支刻笔、一张白纸、一块木版、一堆涂料,简单的工具在手艺人的手中经过几步操作,一幅栩栩如生的版画就制作完成。9月12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文博会綦江馆看到,大批市民朋友被这美丽的版画吸引,争相体验版画印制的魅力。

    一张小小的版画,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观众的目光?文博会綦江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通过扩大版画创作群体,让非遗文化在创新中焕发了新生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能量。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作品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表现手法在简单传授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技法,诸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木雕、石刻、布贴、挑花、木板年画、剪纸、蓝印花布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于2011年入选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了让綦江版画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重庆市綦江区已将綦江农民版画正式列入该区中小学课程。

    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綦江农民版画创作群体基本上是以农民作者为主,但是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版画已经被纳入了綦江的中小学课程,连中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成为了綦江版画的创作主力军。”目前,通过创新传承,綦江版画这一优秀的非遗文化做到了后继有人,一批来自各个行业、熟练掌握版画技艺的创作队伍正在形成。

    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品,綦江农民版画也是一种含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对促进乡村振兴有显著作用。譬如依托古剑山风景旅游区,綦江区打造了古剑山艺术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綦江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创作群体的壮大,綦江农民版画被注入了新能量,版画相关的元素也已经融入綦江的各个角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在新时代继续放光彩。我想,这也是版画能在本届文博会受到市民欢迎的原因。”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柯 实习生 胡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